我院住院药房管理工作体会

2012-01-25 10:19:13
中国药业 2012年19期
关键词:药柜精神药品调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药剂科,重庆 400042)

住院药房作为医院的窗口,面向临床,担负着药品供应和为患者提供药学信息服务的艰巨任务。在拥有2 000张住院床位、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药品调剂工作量逐年增长,在药房工作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优质、高效的服务,必须对住院药房的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笔者从本院住院药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3个方面介绍住院药房管理工作的体会。

1 药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1.1 人员的管理

制订规章制度、确定工作流程:根据药房工作的现状,制订规章制度,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住院药房目前已有的规章制度包括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工作管理制度、麻醉精神药品调配管理制度;确定的工作流程有药品发放流程、药品清查流程、特殊药品调配流程、退药流程。

加强业务学习,培养职业道德和工作理念:药学人员自行完成药学专业再教育学习,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班组定期进行业务知识讲解。医院定期聘请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辅导、礼仪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对新进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适时组织药学人员到其他医院或药厂参观、交流;药房每月组织1次工作总结及思想分析会议。

1.2 药品的管理

质量管理:药品质量管理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药学人员每人分配管理若干个药柜,责任到人,对自己管理的药品定期检查。药品效期每月清查1次,近效期的药品按规定退回药库,特殊需要留用的近效期药品要有明显标识并做好记录备查,药品按照“先到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上架使用;发现药品有质量问题,及时与药库联系处理;对药房环境温湿度、冰箱储存温度每天专人进行检查记录,出现不正常情况及时调整,保证药品存放环境合格。

信息维护:计算机网络管理已在医院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自使用“军卫一号”软件系统以来,医院已全面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药品也已完全纳入信息化管理[1]。住院药房设定专人管理药品信息系统,通过软件系统实现药品的库存处理、信息查询统计,对药品名称、库存定义、药品供应标示、药品货位标示等信息进行维护,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

经济管理:住院药房药品的出入库金额、月结库存量都是医院卫生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每笔出入库都要仔细核对金额、数量,做到有凭可依、有据可查、账目清楚。月结库存实行数量清点和金额核对的管理模式,贵重药品备存数量每日清点、普通药品每月清点,通过药品月出入库金额统计及库存金额的核对来确定账物相符率。

特殊药品管理:麻醉、精神及毒性药品严格遵照国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药房配备专用保险柜,根据医疗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发药窗口和周转柜基数,专人管理、双人复核发放,每班交接。

病区药柜药品管理:病区药柜药品是患者急救或治疗需要立刻使用而贮备在病区的一些基础医疗用药,是住院药房的分级库房,药学人员有责任监督和指导病区对贮备药品的管理。各病区都指定专人(一般为护士)管理病区药柜药品,药房的药师则协助病区药柜责任人定期检查药品的储存条件、外观性状、效期、基数清理,为药品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基本的管理知识培训;配合医院医疗监管部门对病区药柜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及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1.3 调剂工作管理

调剂准备及审核工作:首先应根据临床需要储备相应的药品库存;其次按照科室药品领取的频率、数量,合理安排各调剂窗口的工作量和工作人员。住院药房的工作因科室每天医嘱的处理有一个峰时段,在峰时段前调剂人员可对药品进行整理,根据调剂需要拆零、分装,为调剂工作作好准备。在调配药品前药师通过合理用药系统对医嘱进行审核,对不合格医嘱及时与医师联系;处方调配前严格“四查十对”,对不合格处方药师有责任提示医师进行修改后再进行调配;麻醉精神药品处方需认真审核医师处方权资格、处方填写的完整性和处方限量。

药品调剂工作:药品调剂工作包括为患者提供治疗需要的药品和专业的药学信息服务。住院药房负责发放各科室注射剂医嘱、处方药品(包括不可分零药品、贵重药、特殊管理药品、出院带药)及病区药柜药品。医嘱摆药按照科室医嘱出库汇总单调配药品;处方药品凭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调配;病区药柜药品则根据各病区填写的领药单调配;大输液根据医嘱摆药单集中统计用量,每周2次,由专人配送到各病区。在调剂过程中药师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基本的药品知识宣讲;积极为医护提供药品咨询和药品更新信息等药学服务,将传统的调剂服务模式和科学的药学服务模式紧密地结合起来。

退药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2]”。但由于各种原因,退药的情况还是非常普遍,包括患者退药和病区剩余药品退药。药学人员严格按照退药流程处理退药,认真核查药品的来源,包装完整性,批号、有效期是否合格。对不合格药品由药房回收后统一销毁。

2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调剂差错

住院药房工作任务重,住院患者用药复杂,因此调剂差错是药房工作管理中需要特别警醒的事情。调剂差错主要体现在药品名称错误、药品数量错误、用药交待错误等方面。药品相似性(包装相似、药名相似、规格相似)、药师发药核对不仔细、患者识别不足以及疲劳工作都是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

2.2 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烦琐

住院药房麻醉精神药品每日调剂量大,在管理使用过程中,个别责任心不够强的药学人员为提高工作速度,未严格执行双人双锁管理;处方专册登记的工作量很大;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统计、查询只能通过手工进行,很难及时发现调剂差错。

2.3 病区药柜管理不够到位

各科室通过手工填写领药本领回的药品未进行入库,在患者使用后由护士凭医生临时医嘱计价,而不同科室的病区药柜储备的药品品种及数量不同。因此,在领用的过程中,各科室病区药柜储备的药品数量、使用情况及收费情况药房无法进行确切管理。

2.4 药学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在工作中药学服务的主动性、全面性还很欠缺,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询问解答不积极、用药指导不主动、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不够、药品知识掌握不足导致的用药咨询解答不全面。住院药房的工作要适应高速发展的医药事业,因而对药学人员的职业素养、业务技术要求不断提高。

3 改进方法

3.1 调剂差错

为避免调剂差错,药学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责任心,认真执行调剂“四查十对”制度及操作规程;工作时集中精力,科学排班,杜绝疲劳操作。我院住院药房还总结归纳“相似性”药品,并将相似药品图片做成海报张贴在药房内,在药柜上张贴醒目的提示标识。并且将调剂差错作为一个固定的品质指标进行长期的监测、分析,制订了调剂差错监测计划。通过对调剂差错的持续监测,我院药房的差错率降低到了阈值(1%)以下。

3.2 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围绕国家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我院2010年引进了麻醉、精神药品智能管理柜(以下简称“智能管理柜”)。智能管理柜采用机械锁及指纹或密码进入,切实落实双人双锁的管理;对使用者权限实行独立设置;加药时需录入药品的批号,按提示摆放药品;智能管理柜系统自动识别药品批号,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批号管理原则提示取药的位置;对每一次操作都可以实时查询,完整统计。医院信息系统可与智能管理柜系统联网,通过提取医嘱和专用处方核对发放麻醉、精神药品,更能监控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还可导出已执行医嘱记录作为专册登记,让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更加简便、快捷、准确。

3.3 病区药柜管理的实时性

为了及时准确地管理好病区药柜药品,医院启用“军卫一号”软件系统中的病区药柜管理程序。各科室通过病区药柜管理程序将药品入库,在使用后通过医嘱计价出库、药房统计科室药品使用品种数量,打印清单发药,科室凭清单单据号入库。这样就可以对病区药柜药品的领用情况进行实时管控。

3.4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住院药房可按照药品药理学分类,通过查阅各种药学资料对药房现有药品的特殊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相互作用等内容进行总结,编写成电子版药品快速查询手册,方便查看,快速准确地为医护患提供用药指导和用药咨询;药剂科每个季度出版的院内《药苑》,收集了各方面的药学信息,并将新药进行汇总介绍,对药学知识的更新提供了帮助;参照《优良药房工作管理规范》,对药学人员进行培训,强化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

4 结语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医院药师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以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工作、尽心奉献[2]。为适应医药事业的发展,跟进医院的发展步伐,住院药房的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先进、创新管理手段,提高工作品质。

[1]于 湛,汤新强.我院住院药房微机管理的应用及现存问题[J].中外医疗,2010,29(10),132.

[2]杨晓荣.医院药师如何为患者服务[J].中国药业,2011,20(1):57-58.

猜你喜欢
药柜精神药品调剂
“神经疾病”VS“精神药品”
药物与人(2023年7期)2024-01-15 15:46:16
智能药柜在胸心血管外科病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STM32的智能药柜设计研究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紫禁城(2020年4期)2020-05-20 09:01:12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8:50
智能药柜应用环节用药错误识别与防范指导原则
保健文汇(2017年7期)2017-02-02 13:06:38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区别
家庭医学(2016年8期)2017-01-10 20:17:08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2010-2012年某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