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仔猪死亡原因及预防

2012-01-25 09:11:31邹月娥李新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2期
关键词:初生仔补料哺乳期

邹月娥 李新泉

(云南省耿马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耿马 677500)

哺乳期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初生仔猪在60日龄内,因管理不善死亡量较高,是导致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分析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哺乳期死亡,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哺乳期死亡原因

1.1 抵御寒冷机能差

初生仔猪对寒冷环境非常敏感,尽管仔猪有利用糖元储备应付寒冷的能力,但由于其体内能源储备有限,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还不健全,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尤其是在山区和高海拨地区温度过低环境可使仔猪冻死。

1.2 母猪踩压

因有些母猪护仔能力较差,或是由于产后患病及环境不安静等原因,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母猪压死或踩死。有时猪舍环境温度低,垫草太厚,仔猪躲在草堆里,也易被母猪压死或踩死。

1.3 疾病

疾病是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病有肺炎、下痢、低血糖病、溶血病、先天性震颤综合征、涌出性皮炎、仔猪流行性感冒、贫血、心脏病、寄生虫病、白肌病和脑炎等。

1.4 饥饿

(1)产后母猪少奶或无奶且通过催奶措施效果不佳;(2)乳头有损伤;(3)产后食欲不振;(4)所产仔猪数大于母猪有效乳头数。

1.5 仔猪应激反应或母猪营养不良

仔猪在某些应激条件下(如拥挤、空气质量不佳、光线过强、饲粮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会出现咬尾或咬耳恶癖,咬伤后发生细菌感染,轻者生长缓慢,重者死亡;母猪产前饲养管理不到位,产前严重营养不良,产后口渴烦躁出现咬吃仔猪的现象。

1.6 初生仔猪体重过小

初生体重对仔猪死亡率也有重要影响,引入瘦肉型品种猪初生体重不足1 kg的仔猪存活希望很小,并且在以后生长发育过程中,落后于全窝平均水平。据笔者长期在基层观察及对养猪户调查结果统计,初生体重不足1 kg的仔猪,死亡率在44%~100%,仔猪初生体重与死亡率成反比。

2 预防

2.1 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妊娠前期在一定限度内降低营养水平;妊娠后期(临产前1个月)再适当提高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2.5~3 kg/d),并可添加油脂,还应保证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需要,从而提高母猪的产奶和仔猪的初生体重,保证仔猪的摄奶量,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2.2 对假死仔猪及早抢救

(1)先清除仔猪口腔黏液,擦净鼻部和身上黏液,然后将其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另一手托着臀部,一屈一伸反复进行,直到仔猪叫出声后为止;(2)采用在鼻部涂擦酒精等刺激物的方法来急救。

2.3 做好防冻保温工作

提高哺乳仔猪育成率,保温是关键。仔猪生长适宜温度:1~7日龄:28~34℃;8~30日龄:25~28℃;31~60日龄:23~25℃。保温措施:在保证产房舍温20℃左右基础上,可在产栏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W或175W的红外线灯,箱距底面40 cm,或在箱内铺电热板,都能满足仔猪对温度的需要。

2.4 采取防压措施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母猪产前1周到产后1周,要求昼夜值班护理,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有条件的应采用组合式产仔栏,保持温暖环境,防止仔猪躲在母猪身体下或垫草内,减少仔猪被压死的机会。保持产房安静,减少应激因素,以消除母猪烦躁不安、起卧不定的情绪。

2.5 吃足初乳

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力。初乳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每100 ml初乳含免疫球蛋白7~8 g(常乳仅含0.5g),初生仔猪肠道上皮24 h内处于原始状态,免疫球蛋白很容易渗透进入血液。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获得免疫力。

2.6 固定奶头

母猪整个哺乳过程持续3~5 min,但每次哺乳真正放乳的时间仅20~30 s,如果仔猪吃奶位置不固定,势必会造成以强欺弱,强夺弱食,使弱小仔猪因抢不到乳头错过放奶时间而饿死或变成僵猪。因此,在仔猪生后2 d内,应人工固定奶头,保证全窝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2.7 选择性寄养

规模化养猪场寄养是必须做的工作。在母猪产仔过多或无力哺育自己所生的仔猪时,应将这些仔猪过哺到其他母猪哺育。在实践中,最好将多余仔猪寄养到迟1~2 d分娩的母猪,为了使寄养顺利实施,可在被寄养的仔猪与收养母猪的仔猪合养在1个保育箱内一段时间,干扰母猪的嗅觉,使母猪分辨不出它们之间的气味差别。

2.8 补铁

大量实践证明,仔猪生后2~3 d内,仔猪肌注补铁100~150 mg/头,不但预防了缺铁性贫血,而且平均每窝断奶育活仔猪数可增加0.5~1头,60日龄体重可提高1~2 kg,在缺硒地区,还应同时注射0.1%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合剂,1 ml/头,10日龄再注射1 ml/头。

2.9 补料

补料可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增强体质。母猪的泌乳量,一般在第4周以后逐渐下降,而此时仔猪生长发育很快,从而产生营养供求矛盾,若不及时给仔猪补料,必然影响其生长发育。仔猪生后7 d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即在补料槽里放上颗粒料等,让仔猪自由采食。为使仔猪尽快吃料,开始几天将仔猪赶到补料槽旁边,上下午各1次,效果更好。

2.10 矫正母猪咬仔不良行为

给母猪戴上防护口罩,人工强制哺乳,过1~2 d有可能转为正常;母猪产前、产后给予充足的温盐水;接产人员要及时清除母猪排出的胎衣;保证母猪妊娠后期营养充足;淘汰有咬仔恶癖的母猪,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保证仔猪的安全生长。

猜你喜欢
初生仔补料哺乳期
做好初生仔猪生产管理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北方牧业(2024年2期)2024-03-13 12:10:17
反应型冷补料与溶剂型冷补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公路与汽运(2022年1期)2022-03-05 01:33:46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精补料增重净能对西杂肉牛育肥性能和成本的影响
饲料工业(2019年23期)2019-12-19 08:58:04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哺乳期乳房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
规模化猪场初生仔猪的断牙管理
新农业(2016年20期)2016-08-16 11:56:22
本地白山羊和隆林山羊冬春季补料效果对比试验
初生仔猪低血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