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笔者多年来一直采用刺络拔罐配合药物治疗此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组20例患者,全部来自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住院和门诊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10例;病程3天~2周。病损部位左上肢3例,右上肢2例,左腰部8例,右腰部7例。
病损局部酒精消毒,用三棱针在病灶区域点刺,在疱疹病灶的头尾两端可适当深刺 (可有效阻止带状疱疹病损部位的进一步扩展),然后选取适宜的火罐在所点刺部位采用闪火法拔罐15min。然后给静脉输注抗病毒 (笔者选用阿昔洛韦注射液0.5g)和活血化瘀药物 (笔者选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口服维生素B1和B12(肌肉注射也可),并外敷抗病毒药物 (笔者选用阿昔洛韦乳膏),共治疗5日。
3.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消失,疱疹消退,皮损干涸结痂;显效:患处疼痛明显减轻,能入寐,疱疹消平,红斑色退;有效:患者疼痛减轻,疱疹变小,红斑色减;无效:患处疼痛不减,皮损及伴随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治疗1次痊愈2例;2~3次治愈14例;4~5次治愈4例。后4例患者均系耳后面部发病,无法刺络拔罐,只能采用普通针刺配合药物治疗。随访5例年龄偏大者,均未遗留后遗神经痛。
王某,女,66岁,农民。2012年5月4日入院,住院号503451。主诉:左侧胁肋部疱疹、剧痛一周。一周前左侧胁肋部出现水泡,患处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以致夜不能寐。检查:痛苦面容,左侧胁肋部涂有大量炉甘石洗剂,擦拭后可见部分完整疱疹如黄豆大,疱液混浊。部分疱疹已干瘪、结痂。诊断:带状疱疹。治疗如前述。第1次治疗后,自觉疼痛明显减轻,当夜即能入睡。共治疗4次,疱疹全部干瘪,结痂而愈。
带状疱疹中医称蛇串疮,或称蛇丹,又因其每多缠腰而发,又名缠腰火丹。并因为肝气郁结、脾经湿热蕴积、或兼感毒邪、或因体质虚弱,血虚肝旺,湿热毒盛,致气血凝滞不通而疼痛,并外溢肌肤而现红斑、水疱。治法当以清利湿热、行气活血为主。三棱针点刺肌肤以后加火罐,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有激发经气、温通经络、化湿止痛之功,兼有开门祛邪之力。刺络拔罐结合抗病毒及活血化瘀营养神经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