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飞
(广西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545006)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一种慢性劳损所致的疾病,常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运用火针加艾灸治疗该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4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7岁,平均46.51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7年,平均3.2年。
诊断标准[1]:①肘关节外侧疼痛,呈持续性发展,握拳、伸腕及关节旋前转动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前臂乏力,甚至持物不稳。②肱骨外上髁部位有压痛点,压痛可向前臂外侧放射。③前臂伸肌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
1.火针治疗:①取穴:主要取阿是穴。患者坐位,患臂屈曲成约90°置于治疗床上,取肱骨外上髁最敏感压痛点1个及其前后左右各旁开0.5cm处,共5个阿是穴;前臂疼痛者加手三里、上廉、下廉,均取患侧。②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取0.30×25mm号不锈钢针灸针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烧红针尖和针体,然后对准穴位垂直快速刺入0.3~0.6寸,随即出针,快进快出,不运针,也不留针。在操作过程中若针灸针发生弯曲变形的,要及时更换针灸针。
2.艾灸治疗:做完火针治疗后接着做艾灸治疗。手持点燃的艾条1~2条悬灸肘关节及前臂约30min,重点灸疼痛部位,灸至局部潮红、发热(注意:不要烫伤皮肤)。可用木制或竹制的艾灸盒代替手持艾条。
治疗后嘱患者注意保持针刺部位的清洁,且12h内不要沾水,以防感染。
所有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10次(20天)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1]:痊愈:局部疼痛和压痛消失,肘关节屈、伸、旋前、旋后活动正常。显效:局部疼痛和压痛显著减轻,肘关节屈、伸、旋前、旋后活动时有轻微疼痛,但活动基本正常。有效:局部疼痛和压痛有所减轻,肘关节屈、伸、旋前、旋后活动有好转。无效:局部疼痛和压痛未见减轻,肘关节活动度无改善。
本组痊愈 32 例,占 69.57%;显效 7 例,占15.22%;有效5例,占10.87%;无效2例,占4.35%;总有效率95.65%。
中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属“肘痛”、“痹证”范畴,是由于肘关节长期受力超负荷劳作,造成筋脉慢性劳损,筋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或肘关节长期感受风寒湿之邪,以致筋脉挛缩、痹阻不通。西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的病因主要是桡侧伸腕肌在肱骨外上髁附着处受到牵拉性损伤,如跌仆挫伤,强力转肘,腕部反复用力过猛,过久或较长时间提携、抛掷重物等,引起肱骨外上髁部位发生缺血性病变,局部肿胀和炎症细胞浸润。严重者继而发生肌肉中心性坏死,坏死肌肉可部分或全部吸收,逐渐由瘢痕组织所代替,因而失去弹性,发生痉挛,使关节出现僵滞、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2]。
火针、艾灸均有祛寒逐湿、温通经络、通利关节、祛风止痛的功效。从治疗效果看,火针和艾灸具有消肿、减少炎症渗出及松解粘连的作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
[2]陈小凯.偶刺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