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直播高效生产技术

2012-01-24 17:24:59,,,
作物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硼肥甘蓝型定苗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05)

2012-06-18

符明联(1972-),男,云南鲁甸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油料作物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应用,Email:fml0871@yahoo.com.cn。*通信作者,Email:genze_li@yahoo.com.cn。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D01B08);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11BB010);云南省人才培养项目(2011CI062);国家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NYCYTX-00564)。

云南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直播高效生产技术

符明联,李根泽*,原小燕,张美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05)

针对云南早熟油菜生产需求,研究制订了包括良种选择、化学除草、精量播种、一次定苗培育壮苗、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环节的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直播高效生产技术,将油菜生产综合成本降低了10%~15%。

油菜;栽培;直播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我国年产菜油450万吨左右,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20%。近年来,我国自产食用植物油供给率不到50%,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量还在不断增长,市场需求缺口极大[1]。大力发展油料作物生产是我国应对这一局面的紧迫任务,其中,增加种植面积是缓解这一矛盾最重要的生产措施[2]。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的高投入、高强度、低效益的农业种植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油菜生产在追求优质、高产的同时,更加重视轻简、高效,对油菜品种、栽培技术及良种良法配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云南省属中国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产业带上的油菜主产省,是中国南方直播早熟油菜的代表产区,常年油菜种植面积30万公顷左右,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脂来源和小春重要经济来源[5]。在长期的早熟油菜推广应用过程中,针对近年来劳动力转移及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下的油菜产业技术需求,开展了大量的栽培相关技术研究[6~8],制订了包括良种选择、化学除草、精量播种、一次定苗培育壮苗、根肿病防治和蚜虫综合防控等技术环节的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直播高效生产技术,为云南油菜生产面积从2005年的15万公顷增加到2011年的30万公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并对我国南方早熟油菜产区产业发展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1 云南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直播高效生产技术特点和优势

配合云南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特点及云南特殊自然气候条件研究制订的直播高效生产技术,首次提出精量播种、一次定苗为核心的壮苗培育技术。通过壮苗的培育,实现了油菜个体和群体的协调发展;引入了小农机(畜力)中耕管理并确定了相应种植规格,促进了油菜田间高效管理;同时,对本区域油菜主要病虫害(根肿病和蚜虫)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药剂筛选,制订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配合人工分墒、绿色高效农药交替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以上技术的集成,降低了种子、农药用量,劳动力投入等油菜生产综合投入10%~15%,实现了油菜的高效生产。

2 云南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直播高效生产技术

2.1 良种选择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各育种单位选育的中双11号、三峡油3号等品种与云南省自己育成的花油系列、云油系列品种比较研究,云南油菜直播生产宜选择花油8号(全生育期约179 d,幼苗直立,叶色淡绿,叶型椭圆,叶缘缺刻浅,苗期生长稳健,株高164.5 cm,单株有效分枝10.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63.4个,每角粒数20.7粒,千粒重3.7 g,抗倒伏性较好,分枝部位低、结角层厚。芥酸含量0.054%,硫甙含量18.36 μmol/g,含油量43.41%)等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

播种前晒种1~2 d,用种子重量0.2%~0.3%的多菌灵拌种,提高种子发芽率并预防苗期病虫害。

2.2 化学除草技术

通过对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筛选出禾耐斯、丁草胺、广佳安、胺苯磺隆、烯草酮、精喹禾灵6个绿色高效化学除草剂,制订了2次化学除草降低草害的化学除草技术。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油菜播种前3~5 d,选用禾耐斯、丁草胺、广佳安,对土壤表面全面均匀地进行喷雾除草1次;油菜播种后、杂草2~3叶期,用胺苯磺隆、精喹禾灵、烯草酮在油菜行间杂草上进行叶面喷施除草1次,控制苗期田间杂草。

2.3 精量播种、一次定苗培育壮苗技术

2.3.1 播种时间选择

综合考虑播种节令和土壤墒情,选择最适播种期。在适宜播种期间,选择气温14~16℃、田间持水量60%~75%的最佳时间完成播种,确保出苗率达到75%以上。

2.3.2 播种方式

采用打塘点播或跟牛点播,有条件的产区采用机械化播种,每公顷种植7.5万~10.0万塘。采用人工中耕培土,株距25~30 cm,行距35~40 cm;采用畜力和农机干耕培土,株距15~20 cm,行距60~80 cm。

2.4 高效施肥技术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足施底肥、重施苗肥、巧施薹肥”的原则施肥。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产量目标确定。

2.4.1 底肥

底肥包括基肥和种肥2个部分。基肥采用腐熟的农家肥和化学磷肥,在播种前混合后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种肥采用化学钾肥、硼肥和总用量50%左右的化学氮肥,或专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和硼肥,混合均匀后施于播种塘中。种肥施用应注意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2.4.2 苗肥

苗肥采用总用量30%~50%的化学氮肥,在油菜定苗后、4~5片真叶时结合中耕培土施用。

2.4.3 薹肥

薹肥采用不超过总肥量20%的化学氮肥,在薹高10~20 cm、油菜叶面上无水时施用,切忌早晨露水未干时追肥。施肥应掌握一看品种定施肥先后、二看苗情长势定数量的“两看两定”原则。前期施肥量多、长势旺的田块应当少施或不施;前期施肥量少、长势弱的田块要重施。

2.4.4 硼肥

种植油菜必须施用硼肥。以化学硼肥为例,一般土壤施用量不得低于7.5 kg/hm2,缺硼土壤不得低于15 kg/hm2。如选用多元微肥等类型的硼肥,应按其有效硼含量计算出相当于硼砂的有效硼含量做种肥施用。严重缺硼土壤还应在油菜苗期和薹期各用0.1%~0.2%的硼砂水溶液叶面喷施1次。

2.5 高效田间管理技术

2.5.1 定苗

高效生产技术不进行间苗操作。在油菜3~5片真叶期一次完成定苗操作,每塘留苗2~3株,保证田间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2.5万~30.0万株。要求拔除弱苗、高脚苗、病虫为害苗,保证田间幼苗稀密均匀、大小一致。

2.5.2 中耕培土

在油菜定苗后、4~5片真叶时结合施苗肥,采用人工、畜力和小农机进行1次中耕培土,在将苗肥覆盖、去除田间杂草的同时,促进油菜根系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2.5.3 喷施多效唑

对分枝部位高、角粒重、抗倒伏性弱的品种,尤其在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应在油菜定苗后每公顷用多效唑600~750 g对水750 kg叶面喷施,以促进油菜矮、壮生长。

2.6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遵循“经济、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理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油菜末花期至成熟期,采用人为分墒技术(沿油菜行将油菜上部枝条分开后,再用竹竿等将枝条下压防止合拢,人为形成田间走道,方便工作人员进出)进行病虫害防治。云南油菜生产重点防治根肿病和蚜虫。

2.6.1 根肿病防治

农业防治: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通过撒施生石灰等进行土壤消毒;减少氮肥施用,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药剂防治:田间发病时,选用甲基硫菌灵、根佳、百菌清、甲霜灵锰锌、多菌灵等农药灌根防治。

2.6.2 蚜虫防治

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油菜生育期间,清除田间及附近杂草,减少虫源;清除有虫植株和为害严重的叶片、枝条。

药剂防治:苗期有蚜株率达10%、虫口数为1~2头/株,花蕾期有蚜蕾花达到10%、每蕾有蚜虫3~5头,花角期有蚜茎枝花序达到10%、每枝有蚜虫3~5头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药剂有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三氯氟氰菊酯、抗蚜威等。应交替使用2种以上农药,降低蚜虫对药剂的抗药性。花角期防治蚜虫时采用分墒防治和统防统治技术,不留死角,提高防治效果。

[1] 王汉中.中国油料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4):100-105.

[2] 邹晓芬,张建模.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3):67-68.

[3] 程黔莉.贵州轻简化油菜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2):47-49.

[4] 朱宗河,郑文寅,解光胜,等.轻简化栽培对甘蓝型油菜品质、农艺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842-2844.

[5] Fu ML,Li GZ,Yuan XY,et al.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utilizing rate of potassium fertilizer for rape in Yunnan province[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12(10):1490-1494.

[6] 符明联,魏生广,贺 斌,等.云南省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2):199-204.

[7] 符明联,杨玉珠,李根泽,等.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4):443-447.

[8] Fu ML,Hou SM,Zhu XA,et al.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rape aphid[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11-12):141-144.

S565.404.8

C

1001-5280(2012)05-0530-03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5.31

猜你喜欢
硼肥甘蓝型定苗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2017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硼肥施用量对浙贝母产量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硼肥的作用及施用方法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京华165”选育和栽培技术
硼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12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玉米出苗期的管理措施
室内水淹和田间模拟湿害对甘蓝型油菜耐湿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