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玉萍*
(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腹部手术过程中,由于受到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胃肠功能受损严重,容易在术后引发肠粘连以及感染等胃肠疾病,其临床症状大多以食欲降低、脘腹胀满、胃疼、腹胀痛腹、便秘等表现为主[1],因此,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腹部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现象,是目前我们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对近年来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护理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以期探寻有效的护理措施与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较之妇产科手术患者,增加明显;而普外科手术中若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施术,则较局麻术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缓慢[2,3],可见,不同的手术各异的麻醉方式,对于胃肠蠕动的恢复亦不尽相同。
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通过作用于脊髓及灰质中的阿片受体,直接作用于肠神经,抑制肠蠕动从而使胃肠功能发生紊乱,然,亦有研究发现,若术后吗啡应用得当,则不仅可降低因疼痛产生的应激反应,而且可促进肠蠕动[4]。
血钾水平的高低,作为影响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因素已经得到较多医者的公认,但相较高钾而言,低钾对于影响胃肠肌肉张力,减缓胃肠道蠕动的效果更明显[5]。
2.1.1 针灸护理
有研究发现使用平补平泻的手法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可发挥理气活血、疏调肠胃等作用,使得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6]。这与中医认为足三里穴乃足阳明胃经之大穴,针刺足三里穴对于调畅胃肠气血作用明显[7]。故针刺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内关穴不仅对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而且可有效防止胃肠痉挛性腹痛的发生[8],同时,亦有研究通过给予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2[9]或生脉[10]对于增加脏腑血流量,增强神经敏感性作用较好,且可加强脏腑代谢,促进胃肠蠕动。
2.1.2 中药外用
多采用以调理气机作用为主的扶正理气汤或莱菔承气汤在术后进行直肠滴注[11,12],或者进行保留灌肠,临床报道显示,术后3d即可对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较佳。
另一方面,隶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中药敷脐法,即肚脐上的神阙穴为主要穴位进行护理,具体措施为:以吴茱萸研细末,在术后30min内将其贴敷于神阙穴,3次后即可显效[13]。
2.1.3 推拿护理
在腹部术后给予患者进行腰背部的推拿治疗,其目的在于通过刺激体表的特定穴位,对内在脏腑的相关功能活动进行调畅,进而恢复受损的胃肠功能,减少其肛门排气时间,效果明显[14]。
2.2.1 肠内营养支持
一般而言,非消化道的腹部手术多在术后6h,予其流质饮食,便于其恢复肠功能,促进肠道排气,以减少肠粘连的痛苦,从而对于更好的治疗和预防腹部手术并发症效果明显。对于术后24h禁食者,多从造瘘管或鼻饲管滴注营养素,以增加营养的同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研究证实肠内营养的效果优于肠外[15],并且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可对于刺激胃肠道,引发胃结肠反射,更好的促进结肠蠕动,便于肛门排气效果明显[16]。
2.2.2 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的作用机制与中医护理中的“推拿”相类似,即通过刺激腹部的血运,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具体步骤为:以沾有薄荷膏的湿热毛巾进行热敷,并进行腹部按摩,使反射性肠蠕动增加,进而缩短排气时间[17]。
2.2.3 早期锻炼
有研究将术后早期锻炼按照开始时间的不同分为3个阶段,术后6~24h为第一阶段,在此期间进行呼吸及四肢的运动,将术后24~72h化为第二阶段,在上一个阶段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活动加量,并增加脐周自我按摩、腰背自我叩击等,而将术后72h归为第三阶段,增加站立运动项目,并坚持提高步行的速度、距离,将此期间患者的胃肠功能与传统术后12h开始锻炼的结果相比较,发现:术后6h开始锻炼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8]。
研究中可见,大多护理内容或仅限于西医护理,或囿于中医内容,未见能将两者进行结合的护理干预,而中医学自《内经》时期伊始即对疾病的治疗护理有了较为丰富的认识,历经两千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护理方法与措施,可从中汲取对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大量实践经验,如能将西医学中的先进、科学的护理技术与内容与中医学相融合,有机结合,各取所长,应对于今后更好的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大有裨益。
目前,研究对于胃肠功能的促进、排气时间的影响等,多是通过患者的主观感觉或者护理人员的记录,进行简单的效果评价,未见有量化的指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的评定,如是否能将临床症状的缓解与相关实验室检测结合,作为疗效判定的依据与标准,从而使评价标准更趋于客观化。
[1]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中医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32.
[2] 蒋俊梅.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7-8.
[3] 滕自觉.普鲁卡因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误诊杂志,2003,3(2):258-259.
[4] 徐海英.术后腹胀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1):88-90.
[5] 张卫华,王京涛,冯立国,等.手术后血钾变化及其对肠蠕动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1,4(2):126.
[6] 程凤芹.针灸促进泌尿系结石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04,18(4):695-696.
[7] 张淑萍.针灸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1,8(4):43-44.
[8] 张力,伍松合,黄小明,等.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1,24(4):36-37.
[9] 谢秀飞.穴位注射VitB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J].广东医学,1997,18(3):188-189.
[10] 潘克宁.穴位电疗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3(2):24.
[11] 刘本春,高大硕.扶正理气汤直肠滴入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3):3.
[12] 杨利群,陈哲宇.莱菔承气汤灌肠对术后腹胀的治疗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3):194.
[13] 谭晓红.吴茱萸贴脐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3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2):27.
[14] 白家英.按摩促进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效果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14.
[15] 颜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7(4):275-276.
[16] 资青兰.热敷加薄荷膏涂搽按摩促进术后肠蠕动[J].护理学杂志,2002,17(9):672.
[17] 白家英.按摩促进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效果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14.
[18] 陈永彤,方文,诸蕊玉,等.腹部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