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颖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源性疾病越来越突出,被不断认识和解决。引起医源性疾病的原因很多。包括药物性、治疗性、检查性等等。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全世界每年死亡的病例中。约25%死于各种药源性疾病。因此用药不当是引起医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目前仍比较普遍而严重。导致医源性疾病与日俱增。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体内分布代谢过程,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应用不当有害无益。对于一般伤风感冒有人亦用抗生素治疗,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可引起不良反应,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合并症,延长病程。对小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预防,结果亦往往得不偿失,病程多数因之延长。有些临床医生对患者轻病重治。长期大剂量,联合用药或预防性用药,都会引起副作用及二重感染。如遇发热患者,就考虑炎症所致。立即应用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必然会使致病维生素的耐药性增强或加大毒性。特别是对体弱及激素治疗的患者,滥用抗生素会使非致病菌乘虚而入。因此对患者首先应明确诊断,有条件的尽量做药敏实验。对病因不明者要积极查找病因,不能盲目实验性治疗,更不能撒网治疗,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要动态观察,防止片面性诊断,肝功不全者要慎用或避免使用抗生素;肾功不全者要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1]。
所有的药物药效都与个体差异有关,个体差异又与个体生理因素,病理状态有关,用药时不注意个体差异,就容易导致药物过量或中毒。如有些患者对某种药物具有高敏性,即使微量也可引起激烈的药物反应。营养不良、老年人、危重患者对药物毒性接受能力较差,小儿、新生儿、早产儿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于这些患者使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容易引起中毒或导致生长发育障碍等。以维生素A为例,小儿一次用量超过30万单位,成人超过50万单位,就可引起急性维生素A中毒,病症为头痛、恶心、呕吐、烦躁、嗜睡,还可以有眼球震颤、复视、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钙剂过量服用后可引起血钙量增加,导致肌肉及关节痛、共济失调、多尿、尿石等毒性反应,静脉注射钙剂且能引起心跳过缓、心室颤动、注射过快可引起心脏停搏。因此过量用药是很危险的。
因每个人遗传背景的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等对维生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通常从我们每日的膳食中就可得到充分的供应。只要需要维生素量较大的儿童、孕妇、腹泻后脱水的人群中,方可需要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如老年人眼睛发花、视力下降应当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如骨痛、骨质酥松,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适当补充维生素才能使人们的机体得到营养均衡,如果过量补充,不但会造成药物浪费,还会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如临床蛋白补充过多,氨基酸就会从尿中排出,影响心脏功能下降和消化不良,同时造成肠道堆积太多。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
医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往往会进行联合用药。但联合用药所引起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临床将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给药以抑制腺体分泌,则术后肠胀气尿潴留为副作用;当阿托品用于解除胆道痉挛时,心悸、口干就为副作用。如临床服用华法林钠与大环内酯抗生素同用两者可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现包括咯血、血肿、血尿和腹膜出血的不良反应。有文献报告以金霉素和大量青霉素连用于肺炎及双球菌性脑膜炎,其中(死亡率79%),远较单用青霉素治疗者(死亡率30%)为高。对多药共用的老年患者、过敏体质患者、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长期用药的患者联合用药时必须慎之又慎,避免患者的身心、经济造成极大损失,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因此,作为一名对患者负责任的医务人员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特别是“开大处方”、“乱放箭”的用药方法一定要注意避免[2]。
医院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我们要在院领导的重视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用药方法和用药方式,做到医、药、护、患者密切协作,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掌握药物的治疗方法和配伍禁忌,努力专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安全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和减少发生在我们身上因药物引起的医源性疾病。
[1]焦仁福.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2).
[2]陈新谦,全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