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玲 谢爱平 郭春 卫 马爱青 于明芝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4)
手术是治疗心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直视心脏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手术过程复杂、危险性大,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手术的创伤、麻醉、及疾病本身的刺激可通过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直接影响手术的预后[1]。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既能解除病痛,又是创伤的经历,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感到害怕和焦虑、恐惧、抑郁或情绪激动等,此可削弱对手术的耐受力,影响创伤的愈合和手术效果[2],心外科手术患者入ICU监护,家属不能陪护,更易产生紧张和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一些护患矛盾,因此术前访视作为围术期护理工作中的一种新生事物,已在中国大陆广泛开展,做好术前访视是围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病员、家属了解手术过程,加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是促使手术成功,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促进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访视对象为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心外科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入住ICU的共706例,年龄4~85岁,平均年龄55.18岁,其中冠状动脉塔桥手术446例,室壁瘤切除3例,粘液瘤2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156例,大血管手术28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71例。在ICU平均住院53h,受访者均为择期手术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醒,思维清晰,能与护士进行交流。
①全麻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术后带入的管道种类繁多,访视前患者会因为不了解相关知识而不能积极地配合,访视服务让患者在术前对这些相关治疗护理措施有了初步认识及充足的心理准备,从而能更好地缓解心理压力,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②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整体护理;患者清醒后能有一个相对熟悉的护理人员,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护理人员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③跟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监护室的环境、医疗护理设备、医护提供的优质服务、以及手术后患者需要配合的问题等,让患者及家属对监护室的环境制度服务有大概的了解。
①于手术前一天下午由ICU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白班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填写心外科专科疾病术前访视单,带着访视单、ICU患者须知和健康宣教单前往病区对患者进行访视,到心外科病房后首先详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诊断、各项术前化验单、心胸比、体重、血压、心房心室大小、心功能、阳性体征、有无过敏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既往史。②首先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身份和访视的目的,取得患者的信任,访视期间护士、言行举止要礼貌、稳重、态度和蔼,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当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时,给与适当的解答并给与指导[3],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访视时除了与患者交流外,还应调动家属一起参与,访视时间视患者病情而定,一般为10~15min。③详细介绍 ICU的位置及环境,包括具体的位置,温度和各种仪器设备使用的目的,我院98.97%的患者是第一次做心外科手术,对ICU的位置和环境十分陌生。ICU是一个敞开式的监护室,各种仪器设备齐全,使用中的仪器、监护器,会发出声响,这些都是正常的,请您不要紧张。在ICU护士会密切观察您的生命体征,根据病情补充液体或输血。由于手术都是低温麻醉,术后我们会给您采取保暖措施,保证您术后安全舒适。④可以了解同病区的同种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同种疾病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预后对受访者来说是最直观的参考,可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⑤手术后全身麻醉状态下回ICU,口腔内插有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您将要清醒时有不适感,请尽量忍耐,头不能乱动,以防损伤咽喉部造成疼痛和声音嘶哑,身上有引流管、导尿管和动静脉通道数根,为防止您意外拔管在您完全清醒前会用约束带将手约束在床档上,不用紧张会给您留一定的活动空间,请您谅解。当您循环稳定、自主呼吸、肌力恢复既可拔出气管插管同时去除约束带。⑥患者术后会出现疼痛、口渴、想排尿等不舒适的感觉,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向患者说明原因,详细介绍术后的不适感,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⑦咳嗽的训练,除了左主干和主动脉夹层患者外使患者学会正确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方法,向患者说明咳嗽排痰对开胸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性,避免术后对ICU护士的翻身叩背吸痰工作的不理解,产生抵触情绪或拒绝治疗而发生肺部并发症。
我们经过1年半的术前访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承受力,有效地缓解了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由于ICU护士在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就有良好的沟通,更有利于融洽护患关系,让患者及家属感觉温暖、舒心;更可以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更好的配合术后的护理治疗、减少并发症和在ICU的住院时间、解除患者术前恐惧、焦虑情绪、促进护患关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以此为锲机,不断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不断完善和充实访视服务内容,以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9.
[2]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7-18.
[3]陈生萍.手术室系统管理及整体护理的制度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