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艳,李雄新,王大成
(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 北海 536000)
对于缺血性卒中年轻化的预防是近年研究的热门,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缺血性卒中预防的最佳窗口,现将我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26例年青人TIA患者的DSA作一个详细的回顾分析。
1.1 入组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修订的TIA的诊断标准,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CT和MRI)排除脑出血和脑梗塞。
1.2 一般资料:颈内动脉系统TIA 1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11例;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33-45岁,平均39岁;伴心房颤动4例,伴高血压18例,糖尿病2例,葡萄糖耐量异常1例;长期吸烟史(每天至少20支)15例,长期饮酒史(每天至少500g)8例,有吸毒史1例;家族史中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脑血管病的有14例;TCD提示有椎动脉狭窄7例,颈动脉狭窄8例;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提示动脉硬化7例,并斑块形成5例,均为男性;心脏彩超示附壁血栓2例;血液流变学提示血粘稠度升高18例,脂质代谢紊乱19例,肝肾功能损害2例,血梅毒螺旋体测定阳性2例。
1.3 检查方法
1.3.1 造影方法:使用 Philips Integris Allura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穿刺置鞘技术,分别行主动脉弓造影和选择的脑血管造影(包括锁骨下动脉,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等)。
1.3.2 评价血管狭窄的方法:NASCET[1](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ail)认为:血管狭窄=(1-a/b)100%(a:狭窄处最小血管直径,b:狭窄远端正常颈内动脉直径)。
2.1 造影结果:26例患者中有20例(76.9%)发现血管的异常,其中单支血管病变占55.6%,同时累及2支或2支以上的占44.4%。发现前后交通支开放的有4例,于26例中发现MoyaMoya1例,其他动脉发育不良有3例。
2.2 病变血管分类,见表1。
表1 病变血管分类
2.3 根据ECSG(欧洲协助组)制定狭窄诊断标准,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及分布,见表2。
表2 病变血管狭窄程序及分布
3.1 由于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率近10年来逐步上升,其发病率占了全部卒中的9.77%[2],青年患者的后遗症较之老年患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TIA是卒中的重要预警信号,是缺血性卒中预防的最佳窗口。TIA90d内进展为卒中的发生率约为17%,尤其于1周内发病率最高[3]。那么如何预防TIA及如何避免TIA进展为卒中,是近年尤为关注的热点。
3.2 现将我院2007年至2009年收集到的26例年青TIA患者的DSA分析如下:26例患者发现病变血管的有20例,除了4例为先天病变(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烟雾病)之外,其余16例共计累及32支血管,颅外血管有12支(37.5%),颅内血管 20 支(62.5%),血管病变以颅内段为主;其中累及前循环(E-ICA、I-ICA、MCA、ACA)有19 支(59.4%),后循环(SCA、E-VA、IVA、BA、PCA)有 13 支(40.6%),并有6 例侧支循环的开放。发生后天血管病变的16例中男女比例为7:1,可能跟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抽烟、嗜酒、久坐、缺乏运动、熬夜等,而先天性血管病变出现的男女比例是1:1,发病男女无差异。发生血管闭塞的2例为男性,应为慢性闭塞,均有吸烟史。
3.3 结合回顾分析[4,5],可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亦是年轻人TIA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既往一直认为40岁以下的为心源性栓子引起,而40-50岁才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但近年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年轻化也提示了血管过早的发生硬化改变。肉眼可见的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粥样硬化往往从30岁迅速增加,50岁已经都有广泛的硬化斑块[6]。同时我们还发现无论是发病率或是血管的病变率都是为男性远远高于女性,除了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遗传性的因素近年被逐渐重视,其中Fabry病[7](罕见的X-连锁遗传疾病)可能为年轻男性卒中的一个原因。
[1]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J].Stroke,1991,22(6):711-720.
[2]青年脑卒中发病情况调查-一项全国性多中心研究[J].维普资讯,5-8.
[3]Rothwell PM,Warlow CP.Timing of TIAs preceding stroke:time window for prevention is very short[J].Neurology,2005,64:817-820.
[4]李美英,夏峰,丁绍青,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6):419-421.
[5]顾平,吴丹岭,黄玉杰.7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1):23-24,44.
[6]黄如训,苏镇培,主编.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
[7]Rolfs A,Bottcher T,Zschiesche M,et al.Prevalence of Fab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ryptogenic stroke:a prospective study[J].Lancet,2005,366:1794-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