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亮点多

2012-01-23 00:51曹开铮
物理通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测力计拉力弹簧

曹开铮

(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 徐州 221116)

江苏2011年高考物理试卷知识点覆盖范围广,立意新颖,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与生产、生活和科技联系紧密,难度适中,区分度高,没有偏题、怪题.是一份好试卷.笔者认为该试卷突出的特点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亮点多多.现简析如下.

亮点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

“相对稳定,适度创新”是江苏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但2011年的变化虽在情理之中,却在预料之外.创新的材料虽取自教材或传统习题,但处处考查学生的盲点.如变压器问题从来没有在计算题中出现过(变),但题目本身比较常规(稳),学生认真分析后还是不难解决的.又如实验题仍是一力和一电(稳),但力学改成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变),电学仍围绕“电阻测量”命题,考查内容和侧重点跟前几年都不同(新).再如把“动量守恒”与核反应结合起来考查(活),很有新意.正因为试题的“新”和“活”,虽然仍考查学生熟悉的主干知识,但学生感觉试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拿满分实在不易.

亮点二:估算题考查学生体验生活的深度

物理估算题在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偶尔出现,解答时不求数据精确,而求方法合理.江苏的估算题源于生活,图文并茂,重点考查学生体验生活的深度、广度和观察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

【例1】(2011年高考江苏卷)如图1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3 J B.3 J

C.30 J D.300 J

解析: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m=0.05 kg.由图可知鸡蛋大约被抛高度h=0.5 m,则所做的功约为W=mgh=0.25 J,正确答案为选项A.

图1

点评:从以上分析可知,物理估算题和常规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基本相似.但由于试题文字简洁、条件隐蔽,常使学生无从下手.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从字里行间挖掘隐含条件,捕捉与题中现象、过程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揭示题设条件与所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对所求物理量进行估算的依据;再理出简明的思路,科学处理数据.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让学生深入生活,多联系实际,加强这类习题的练习和方法指导,增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亮点三:实验题考查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

由于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功能认识不足,学生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做实验不如画实验,画实验不如讲实验”的做法长期存在,而且这种做法往往能在应试中取得成效.2011年江苏的两道实验题的素材源于教材,但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及在理解基础上的适度加深和拓展,考查的内容比教材要求的更为灵活、深刻和广泛.有效地甄别了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水平,目的在于引导中学教学把规定的实验开足、开齐.

【例2】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图2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答案:(1)3.6,(2)D,(3) 一是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二是减小重物的质量(或将A更换成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方向等).

点评:这道题看似平淡,其实“暗藏杀机”.第(1)问中规中矩,绝大多数学生能得分.从第(2)问开始命题者为学生设置了陷阱.从调查学生答题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根据平时实验练习的经验,认为选项D是必要的实验步骤,而该问的正确答案恰恰是选项D.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回答:“在平时的学习中,和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老师反复强调‘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两次拉动的效果相同;要进行多次测量,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当然选项D是必要的实验要求.”

错误的根源何在?原来在复习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到某一位置O时,此时只能读出和描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为了保证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的等价性,要求实验中每次都要把结点拉到同一位置.而该题的实验条件变成了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已知,只要画图证明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与重物M的合力,与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就可以了.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实验结论的前提条件.任何事物和结论,都有它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一旦改变,原来的结论也就不成立了.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理性与逻辑性的学科,几乎每一个定理、定律、公式、结论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结论,更要教会学生注意每一个结论的成立条件.这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给我们的启示.

亮点四:改编题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可以发现,有不少试题是由以前的试题改造而来的.这也许是命题专家为了达到“陈题不旧,推陈出新”,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迁移应用能力,防止“猜题押题”的目的而采取的明智之举.

图3

A.t甲

B.t甲=t乙

C.t甲>t乙

D.无法确定

赏析:多数学生在解答时,由于受到传统题“行进中的船落物于水中,回头寻找往返时间相等”的干扰而错选选项B.只有仔细分析,列式讨论才不会落入命题专家的陷阱.

(1)

乙沿OB运动,乙的速度矢量图如图4所示;合速度必须沿OB方向.则乙用时为

(2)

联立式(1)、(2)解得t甲>t乙,即选项C正确.当然,此题还可以用特殊值代入法快速判断出结果.

图4

总之,2011年的江苏高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题型不生,联系实际,浅入深出,充分展现了命题专家的聪明才智;能力立意,考查基础,灵活多变,有很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不避陈题,取材丰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过程,对中学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化具有正确的导向,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测力计拉力弹簧
联合弹簧(天津)有限公司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析弹簧模型 悟三个性质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如何求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