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波 刘景泰 张慧丽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大连 116023)
环境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是其开展监测工作所必需的重要资源,环境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1]。本文根据对环境监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监督管理的需求分析,采用JAVA语言研发C/S结构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的功能、架构、设计及虚拟化管理方法的实现。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中均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有具体的要求[2]。
(1) 仪器设备的产生和生命周期
为满足计量检定规程、校准准则等技术法规对校准和检测工作的要求,实验室必须配备所需的采样、测量和检测设备,并将其投入使用。仪器设备具备购入(产生)、校准、分配、应用、维护、报废等一系列应用生命历程。
(2) 仪器设备类型
新置仪器需要一个合理预算和相应的功能需求及使用,依据设备的购入者和应用对象,将实验室仪器按功能分类为:① 实验室通用仪器;② 现场监测仪器;③ 实验室分析仪器;④ 自动监测仪器;⑤ 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⑥ 应急监测仪器;⑦ 现场检测车辆[3]。
(1) 依据检定、校准规范,针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校对;
(2) 参与校准的标准物质;
(3) 当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检测需维持环境条件的设施[4];
(4) 用于监控检测工作环境条件的设备,并标识设备使用时限。
环境检测仪器不仅包括空气自动监测车、ICP质谱、色质谱联用仪等几十种数百台(套)大中型仪器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和便携采样仪器在内的数千种配套设备和部件。如此庞大的资产设备,依据新评审准则,必须执行购入建档,包括名称、编号、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制造商、购买时间、验收记录、检定/校准证书、证书有效期、仪器设备操作说明书、借用、维修和报废、停用等状态标识及记录[5]。
定期对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准等记录等进行核查;定期集中对现场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故障的仪器设备及时提出停用、报修或报废申请,对资源不足的设备预警并生成购置计划与申请;通过检查,促进现场监测仪器日常维护、保养和校准工作的有序进行,不断提高仪器监管水平[6]。
仪器设备的管理,不仅需要了解设备的资产情况,还要明确设备的空间位置、摆放状况、使用去向、测量准确度、利用效率等。
本文以虚拟化设备管理初始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权限配置、设备日常管理(采购登记、空间分配、设备维护、变动和转移及校准)、报表管理(查询、图形统计及打印)、操作日志(设备运行状态、操作动作、路径扫描、负责人、使用情况)、仪器设备的资产价值盘点、系统工具栏、系统动态配置及模拟空间构造(房间及相关仪器成型)等。通过实验仪器管理系统应用,使设备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仪器使用效率的目的。
软件功能模块化设计,采用跨平台JAVA语言进行程序编写、利用Sybase公司的CASE工具集Power Designer 15技术与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交互环境,进行数据库建模和表结构设计。在程序开发中,应充分考虑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展性、易操作性及庞大数据量的信息容错、统计分析、查询和处理能力等。
通过仪器设备管理需求研究,基本的虚拟模型Virtual需要一个初始空间单位buil表、房间room表、机构inst表、功能分类cate表、仪器类型type表、仪器对象equi表、人员管理user表、系统菜单menu表、事件轨迹back表等,见图1。
图1 系统主要数据结构模型
虚拟世界的构造,实现仪器的空间分配和转移、仪器设备的状态切换及人员操作途径,需要较高的程序编写能力和软件设计技巧来完成。
(1) 结合多媒体技术,面向对象编程,实现机构和房间模拟、仪器设备空间布局。
(2) 通过JAVA自定义鼠标事件和接口反调功能,实现设备的摆放、查看和编辑操作,监听事件程序(Dragger类)基本代码格式:
public class Dragger extends MouseAdapter implements MouseMotionListener {
private InterestingEvent ie;
private void doListener(JComponent container,JComponent component) }{
private void selectComponent(JComponent c) }{
private void pushComponent(JComponent container) }{
private void draggedComponent(MouseEvent event) }{
private void showPopupMenu(MouseEvent event)}{
private void editComponent(MouseEvent event) }{
private void clickedComponent(MouseEvent event) {
JComponent c = (JComponent) event.getSource();
if (ie.isThis(c)) { pushComponent(c); }
else { selectComponent((JLabel)event.getSource());}
}
public void mouseClicked(MouseEvent event) {
if (event.getButton() == MouseEvent.BUTTON1){ clickedComponent(event);}
else if (event.getButton() == MouseEvent.BUTTON3) {showPopupMenu(event);}
if (event.getClickCount() == 2) {editComponent(event);}
}
public void mouseDragged(MouseEvent event){draggedComponent(event); }
public void mousePressed(MouseEvent event) }{
public void mouseReleased(MouseEvent event) }{
public void mouseMoved(MouseEvent event) }{
public Dragger(InterestingEvent event) {this.ie =event;}
}
(3) 应用JAVA程序JFreeChart包绘制图形报表、ImageIO 类及BufferedImage类生成图标,通过MemoryImageSource类标识位置转移或设备不可用状态暗色处理。
(4) 基于封装技术,利用增强型Prepared Statement类分解数据库SQL语句,扩展JDBC驱动器Prepared-Statement类接口,将仪器设备由A房间到B房间移动轨迹和使用人员编辑、维护操作的全过程进行解析和保存,实现仪器设备管理的全方位追踪。
该系统模型以具体实验楼为单位进行二维场景模拟,左侧面板设置为仪器购置临时操作区(模拟采购办),右侧面板显示大厅和房间;系统分为二级权限设置,用户分组为“系统用户”“高级用户”“普通用户”,同时进行操作菜单二次权限分配,根据用户级别列举对应房间及菜单工具,预定义操作对象类型,以巡检方式在虚拟空间灵活查询,通过双击房间号观察所在设备状态和执行操作。将仪器设备赋予生命,生动描述虚拟设备对象的使用周期,反映在用/报废/租借和摆放场所及负责人等信息,左键拖放设备或右键转移分配,如图2所示。同时,资产信息进行后台数据库存储,实现设备增、删、查等编辑操作和卡片式档案管理,针对所需要的仪器相关文件,实现Word/Excel格式数据导出和打印,实现多用户即时管理和人员访问记录。
图2 拖放仪器转移和维修
当检测人员需要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或实验室分析,获取虚拟模型的用户权限进行仪器查找,系统判定设备当前状态、空间位置、校准时限和作业指导书,通过系统提供的事件跟踪,可以清楚溯源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运行记录,如图3所示。并且通过统计报表分析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绘制仪器设备占用比例。
图3 设备管理操作日志记录
融入、交互和想象是虚拟技术的三大特征,交互性为可视化管理提供了切入点。利用JAVA语言搭建的C/S架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模型可扩展为基于B/S架构的三维虚拟现实服务平台,实现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科学化管理,简化应用者分析统计和现场核查工作,缩短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校验时间,极大地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量,进而提高实验仪器利用率和分析速度,为环境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提供有力保证[7]。
[1] 柘元蒙.环境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J].环境科学导刊,2009, 28(2):87-90.
[2] 郭晓茆.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监督之管见[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6):1-3.
[3] 池靖,夏新.浅谈环境监测仪器的量值溯源[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5):57-60.
[4] 赫元萍,唐雅萍.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设备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1):1-4.
[5] 陈业正.校准和检测实验室的设备管理[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6,33(11):46-48.
[6] 俞美香,龚凤兰.对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E):158-160.
[7] 马月珠,陈铭.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工作[J].环境保护,2010,2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