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皮肤病发生原因及控制

2012-01-23 21:22范振先王海英
中国猪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患部脱毛皮肤病

范振先 王海英

(1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省潍坊市 261061;2山东省昌邑市畜牧局,山东省昌邑市 261300)

猪常见皮肤病发生原因及控制

范振先1王海英2

(1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省潍坊市 261061;2山东省昌邑市畜牧局,山东省昌邑市 261300)

本文主要探讨猪常见皮肤病发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猪;常见皮肤病;原因;控制

规模猪场养殖的猪多出现皮肤病,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饲料转化率和猪胴体品质。主要的致病因素包括传染性病原感染、营养缺乏、环境条件差等。

1 传染性病原感染引起的皮肤病

1.1 寄生虫感染

1.1.1 猪疥螨病

该病为猪疥螨在皮肤深层挖隧道寄生引起的皮肤炎症,又称疥癣、疥疮、猪癞。

临床症状:该病以患病猪皮肤发炎、脱毛、瘙痒为主要特征。先在皮薄毛稀的眼窝、面颊及耳根发生,然后蔓延至颈、肩、躯干及四肢。刚开始猪异常搔痒,经过5~7天,患部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逐渐形成水疱、脓疱,破溃后结痂。严重时脱毛、渗出组织液、结痂,皮肤增厚、龟裂,有的患病猪食欲减退、消瘦,严重的甚至死亡。

阴冷潮湿、营养不良时多发;秋、冬季节多发;不同年龄、品种均可感染,断奶~5月龄时多发。

诊断:据典型症状即可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虫体即确诊。治疗:用肥皂水或来苏儿水冲洗患部,清除硬痂,用2%敌百虫或0.05%的双甲脒溶液擦洗患部,并喷洒猪体,每天1次,直至痊愈;也可以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多拉菌素按0.3mg/kg·bw的剂量皮下或肌肉注射,7~10天后重复注射1次。对病猪隔离治疗,治疗后安置到已消毒的猪舍。治疗时要全群用药,单独治疗会导致该病复发。防治措施: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对猪舍和用具定期消毒,一般用10%~20%石灰乳、5%热火碱水、2%~5%的克辽林药液等。猪群要定期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多拉菌素)驱虫,公猪每年2次,母猪在产前1~2周、仔猪在转群时均要驱虫。

1.1.2 猪虱、蚤

猪血虱的成虫约4~5mm长,是虱类中最大的一种。常寄生于耳、颈、腹及四肢内侧,吸食血液,刺痒皮肤,致使脱毛、脱皮,严重时造成患病猪贫血。规模化猪场中少见。

蚤,俗称跳蚤,危害不大,但干扰猪只休息,与猪痘传播有关,也能引起类似疥螨性皮炎。

杀灭猪虱、蚤的方法同上述杀灭猪疥螨的方法。

1.2 病毒感染

猪痘为猪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鼻、耳、面部、四肢、腹下、会阴等皮薄毛稀的部位出现豆大的红斑,然后形成丘疹、溃疡、结痂。剖检时可见咽、口、胃、气管出现疱疹。4~6周的仔猪多发,成年猪具有抵抗力,不易发病。

诊断: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对患部用0.1%~0.5%高锰酸钾溶液、1%~2%硼酸溶液或淡盐水冲洗,然后涂抹碘酊、碘甘油或消炎软膏。为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防治措施:搞好卫生,消灭蚊蝇、猪虱等,新购入的猪要隔离观察。

1.3 细菌感染

1.3.1 渗出性皮炎

该病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渗出性皮炎,也称 “猪油皮病”。

临床症状:咬架、划伤、地面床面粗糙等引起皮肤损伤时容易感染。病初,在皮薄毛稀的眼睛、耳廓、面颊、肛门周围、腹下等处出现红斑,进而形成3~4mm的淡黄色水泡,并迅速破裂,渗出清亮的浆液或粘液,皮肤变得湿粘,手接触时有油脂样的感觉,故俗称 “猪油皮病”。干燥后形成黑褐色的痂皮,龟裂。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该病为5~6周龄仔猪常发的一种皮肤病,其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达20%。

诊断:据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当暴发时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治疗:发病初期,用异恶唑类、青霉素等抗生素有良好效果,感染的部位可用皮肤防腐剂如碘仿等冲洗。防治措施:防止咬架,在断齿、断尾、打耳号等操作时要规范消毒,避免因栏杆及地面粗糙而造成划伤、擦伤。环境要干燥、清洁、卫生。感染严重的猪场,可用长效土霉素制剂给新生仔猪注射。

1.3.2 坏死性皮炎

该病由坏死梭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创伤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以表皮及皮下组织发生坏死和溃烂为特征。病初,皮肤上有小丘疹,结痂,附有少量脓汁,若不及时治疗,则迅速发展,形成创口小而坏死腔很大的囊状坏死灶,流出少量黄色、恶臭液体,无痛感,全身症状不明显。严重者,坏死灶深达肌肉、骨骼。当口腔黏膜受到伤害时,会发生坏死性口炎,口腔溃疡,流涎。内脏出现转移性坏死灶和继发感染时,病猪出现全身症状,发烧,因衰竭而死亡。多见于仔猪和架子猪。

诊断:据坏死部位的病理变化初步诊断,经实验室检查可确诊。治疗:刮除痂皮,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冲洗患部,再撒布磺胺类药物或高锰酸钾粉,也可以涂抹抗生素软膏。严重病例应同时注射抗生素。防治措施:注意保持环境干燥卫生,避免皮肤的咬伤、划伤。

1.4 真菌感染

猪钱癣是由须毛癣菌和细小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又称脱毛癣。

临床症状:病变部位呈圆形,直径2~10cm的癣斑,表现脱毛、脱屑、炎性渗出及痂块,逐渐扩大,呈单个或多个分布。此外,无其它病变。

诊断:根据皮肤变化即可初步诊断。治疗:患部剪毛洗净,涂擦10%水杨酸酒精或油膏,也可以用5%~10%硫酸铜溶液、克霉唑癣膏等,每天涂数次至痊愈。防治措施:注意保持环境干燥卫生。

2 营养缺乏引起的皮肤病

现在使用全价饲料养猪较为普及,营养缺乏症较少,但在一些自己配料的小型猪场中仍时有发生。

2.1 锌缺乏症

缺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缺锌是饲料原料中锌的含量不足而引起,我国约30%的地区属于缺锌区,这些地区的水和饲料原料中锌的含量不足。继发性缺锌原因复杂,饲料中存在干扰锌吸收的因素,钙、碘、铜、铁、锰等元素影响锌的吸收。例如:高钙日粮经常诱发缺锌症;饲料中植酸、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D过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或猪患有慢性胃肠疾病时均能导致锌的缺乏。

临床症状:轻度缺锌表现皮肤角化不全,被毛粗糙,脱毛。严重时,耳、颈、四肢下部、臀部有明显结痂和皲裂,多呈对称性分布。同时锌缺乏的猪出现消瘦、发育迟缓、骨骼短粗、繁殖机能障碍等症状。

诊断:据临床症状及日粮低锌或高钙日粮等情况初步诊断,经实验室诊断确诊。治疗:调整日粮配方。在患部涂抹氧化锌软膏,皮肤破溃化脓的涂抹1%龙胆紫。防治措施:饲料中添加0.1%的碳酸锌预防本病的发生。

2.2 维生素B2缺乏

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 B2可引起皮肤病。

临床症状:被毛粗糙脱落,皮肤增厚,有鳞屑,皮炎,有脂类渗出物或溃疡。病猪眼睛肿胀、晶体混浊、白内障。妊娠母猪表现为产死胎和无毛仔猪。

诊断:据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经实验室诊断确诊。治疗:调整日粮配方,补充维生素B2。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冲洗患处,再撒布磺胺类药物或高锰酸钾粉,或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治措施:保证营养全面均衡。有条件的猪场适当饲喂青绿饲料。

2.3 维生素H缺乏

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H可引起皮肤病。

临床症状:皮肤干燥粗糙,表现脱毛、脱屑、褐色渗出、溃疡,全身性脱毛。蹄部病变表现为足底青肿,糜烂溃疡,蹄壳开裂。

诊断:据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经实验室确诊。防治措施:除补充维生素H以外,与维生素 B2缺乏症的治疗方法类似。

3 环境因素引起的皮肤病

3.1 湿疹

环境潮湿污浊、蚊虫叮咬、喷洒或涂抹药品等外在因素能引起湿疹;致敏性饲料、料中加药、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腐败分解产物被猪肠道吸收)也会引起湿疹。

临床症状:病初,在头、面及股内侧皮肤上出现红斑,逐渐出现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形成水泡,破溃后形成脓疱,最后溃疡、结痂。

诊断:根据皮肤特征病变诊断时,要分析判定致病因素。治疗:治疗原则是除去病因、脱敏、消炎,禁用强刺激性药物,避免不良刺激因素。

首先清除致病因素,然后脱敏,脱敏时常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肌肉注射,每天1~2次,同时配合普鲁卡因注射。对红斑期和丘疹期的患病猪,患部可用保护性撒粉(滑石粉或硼酸、鞣酸各等份混合粉剂);对水疱、脓疱破溃的患病猪,患部用2%明矾水或2%鞣酸溶液冲洗,然后涂1%~3%紫药水或2%硝酸银溶液;对结痂期的患病猪,患部用3%双氧水或1%~3%硼酸溶液冲洗,洗净后剥去痂皮,以氧化锌或硼酸软膏等涂抹。全身治疗时,可用10%氯化钙静脉注射,隔天注射1次,连续数日。同时内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C等。病猪出现剧痒不安时,可使用1%~2%石炭酸酒精涂擦。防治措施:注意保持猪舍干燥卫生,通风良好,猪只应适当进行室外运动,慎用强刺激性药物。

3.2 晒伤

多见于春、夏季室外放养的猪群。严重晒伤的猪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

S857.1;S858.28

C

1673-4645(2012)11-0046-02

2012-07-31

猜你喜欢
患部脱毛皮肤病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脱毛季,给你说说脱毛产品
激光脱毛的几个误区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脱毛灵
夏天热卖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美丽的寂寞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