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锋
(广东省普宁市畜牧水产局,广东省普宁市 515300)
据了解,部分规模化养猪场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没有根据评价确定规模和布局;没有根据当地全年主导风向设置各功能区,进入生产区没有消毒通道;没有同时设计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污处理、污水处理等场地和设施;没有避开人口聚居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和畜牧养殖小区,造成猪粪还田比例低,危害直接、环境污染严重。这些污染源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且不符合环保要求和动物防疫条件。
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养殖设施简陋、养殖环境恶劣;防疫条件差、饲养密度大、饲养管理粗放;消毒工作跟不上、各种病原体易在外界环境中传播,从而引发猪疫病的频繁发生,这是近几年来猪场疫病难以控制的最主要原因。
所谓小而全或大而全,就是无论养猪场规模大小,都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建有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生活区、办公区、隔离区,未留下隔离带,或将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隔离区建在一起。
经营方式不规范,防疫工作难以落实。养猪场大、中、小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小规模场、猪禽混养场,因其没有按标准组织生产、没有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和没有搞好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控制,致使猪场防疫工作难以规范化、制度化,给防疫工作计划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困难,为猪群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由于我国养猪业发展速度快、资金投入不足、设备和技术落后等原因,80%的规模化养猪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就排入附近河流或渗入地下,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农用或露天堆放,污染地下水、地面水、空气和土壤。污水、粪便中所含的病原菌对周围环境和人畜健康威胁严重,疫情多而复杂,给环境、资源、生态造成了日益明显的压力和影响,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有些猪场在猪饲料里任意添加兽药供猪群长期食用,有些猪场过量使用兽药给患病猪群治病,从而直接导致猪细菌耐药性增强。有些猪场疫苗超量接种,比常量高5~6倍,抗细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超剂量使用,滥用违禁药物,不执行药物休药期规定,造成猪产品药残超标,直接影响猪产品的质量、出口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不仅造成疫病的传播,而且给疫病的防控带来困难和压力。据了解,有些猪场的业主既是管理人员,又是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管理机制不健全;有些猪场对患病猪只未能及时隔离,习惯往返于猪舍治疗,使用的药物滥而杂;有些猪场每个生产单元没有固定的饲养人员和固定的生产工具;有些猪场大门口处、生产区入口处、猪舍门口处没有设消毒池;有些猪场执业兽医师还对外单位开展动物诊疗活动等。这不仅造成病原体在生产单元之间的循环和持续性污染,给病原体的孳生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而且使猪场成为疫病孳生、蔓延、扩散的场所。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不严,给病原体造成存活繁殖的机会。据了解,有些猪场对无害化处理概念非常淡薄、认识不高,舍不得将病死猪销毁处理,而是廉价卖给不法商贩去加工成烧猪、腊肉、腊肠等。此做法不仅坑害消费者,而且由此造成病原微生物传播扩散,使猪场周围环境被严重污染。这对下一批乃至以后猪群的健康养殖构成极大的威胁。
养猪场工艺建设标准化有利于加快养猪生产方式的转变、规范养殖行为及猪场生物安全的有效控制。养猪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能为猪群营造一个干净、卫生、健康、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让猪群真正生活在最适状态或最佳的生活环境之中,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抗病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的发生,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并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的绿色猪产品。
标准化养猪场的场址应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有关规定选址兴建,从保护环境的观点出发,既要考虑养猪场产生的废弃物不要污染周围的环境,也要考虑养猪场不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应考虑养猪场周围要有足够的农田、苗圃、果园、园林、鱼塘等,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林牧的有机结合,走 “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之路。
猪场大门口处、各功能区入口处、每幢猪舍门口处应有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喷雾消毒室、更衣消毒室 (装有紫外线灯)。饲养员进入生产区时,要在更衣消毒室更换消毒工作服、帽、靴才可进入。休假回场的饲养员应在生活区隔离净化2天后,才能进入生产区。每幢猪舍应有固定的饲养员,各猪舍的饲养员不得随便往来,以减少交叉感染。
疫病监测是猪场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应在加强血清学监测,特别是免疫效果监测的同时,提高病原学监测的能力,提高监测对象范围和监测频率。猪场执业兽医师应根据免疫监测结果来指导免疫接种,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购有GMP认证的疫苗生产厂家所生产的优质疫苗,采用可靠的免疫接种方法,给猪群进行相关疫苗的免疫接种,使猪群获得全面的免疫保护,能抵御相应致病菌的侵袭,从而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对于易带来外界疫源的媒介物 (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饲养人员、生猪商贩等)都应严加监督和管理,要经严格消毒后到指定的地点洽谈、交易。所有的用具、运输车辆和运输所需的其它用具都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猪场。外来人员不可进入猪场,严禁进入生产区。
需要引种或补充猪源时,必须到非疫区且具有 《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检疫,经检疫合格者方可引进,引进后应隔离饲养观察3周 (在这期间应全面消毒饲养环境,让其在经消毒的环境中饲养),确实证明是健康无病者,经免疫接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和严格消毒后才可进入生产区饲养。
饲料是猪群饲养过程中最主要的投入品,能提供猪群正常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猪场购买饲料时,一定要从国家管理部门正式批准的饲料生产企业或者经营企业中购买环保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以及药物性饲料添加剂。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执行农业部发布的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选择规定的品种,执行规定的用量、休药期。饲料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和免疫调节剂。
猪场必须从以下企业购买兽药:通过农业部GMP认证、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的合法生产企业,经兽药GSP验收合格、持有新版 《兽药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任何禁用药物;禁止滥用兽药;禁止盲目使用兽药;禁止将不是 “兽药添字”产品批准文号的兽药预混剂违规添加在饲料中使用;禁止将原料药添加到饲料及猪饮用水中;禁止将激素类药品添加在饲料和猪饮用水中;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猪群。猪场执业兽医师应严格按照适应症、用法、用量、休药期、免疫规程等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做到规范和安全用药,并做好用药记录。
猪群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执业兽医师要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初步诊断,并尽快采集病料送当地或上一级兽医防疫部门做实验室检查 (在未得出实验室检查结果之前,应根据初步诊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的传播与扩散)。当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时,猪场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当地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疫病防控应急预案采取封锁、隔离、扑杀、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采用干清粪工艺,粪、尿、污水必须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要堆积密封发酵处理,处理后符合GB7959《粪便无害化处理卫生标准》的要求,后作为农业用肥。尿、污水导入沼气池制取沼气,通过厌氧发酵杀死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防止污染环境。
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规范养殖行为,提高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提高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养猪生产方式的转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粪污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养猪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现代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切实负起责任,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加快标准化的推广应用步伐,广泛开展生猪标准化生产的培训与指导,提高生猪标准化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