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河,鄢丹,马丽娜,王伽伯
(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全军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039)
专 稿
中药现代化研究近十年概论
肖小河*,鄢丹,马丽娜,王伽伯
(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全军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039)
在回顾总结近10年我国中药科技发展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药现代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对策以及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为中药现代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中药;现代化;研究;对策;方向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实施10年来,我国中药科技事业以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为主线,以保证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为核心,中药现代化发展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本文在回顾总结2002~2011年我国中药科技发展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对策以及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以期为中药现代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1.1 中药科技发展迎来了新的重要机遇期,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备受重视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工作,并将中医药现代化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将中药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产业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1]、《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的战略部署均已把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发展列为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之一,持续并重点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及中医药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刚刚出台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3]和《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4]明确提出应充分发挥前沿技术的引领作用和中医药的原创优势,突出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技术、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着力实施自主创新、重点前移、重心下移、加强转化和系统整合五项战略,重点解决我国医学科技领域的重大瓶颈问题,切实加强医学科技发展组织模式的优化,大幅提高医学科技的创新能力,为构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人口安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继“十一五”期间实施系列促进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专项计划之后,我国政府于2008年启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预算投入66亿元。在此基础上,2011年又持续启动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政府对中药科技投入空前高涨。该专项通过设置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和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期实现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药,建立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平台,形成支撑我国药业自主发展的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的目的。至此,基本实现了该专项分3个阶段(2008~2010年,2011~2015年,2016~2020年)实施的格局,到2020年,希望我国的新药创制水平能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医药产业能成为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11年加大了对不同类别项目的资助力度(约提高50 %~100 %),2012年将持续加大资助力度,并增设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以给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锻炼与施展才能的平台。
1.2 中药基础与应用研究不断创新,形成一批有影响的中医药科研成果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下,中药现代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中医药成果。屠呦呦研究员首创的抗疟药物青蒿素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获得了美国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药界所获得的最高的世界级大奖,颁奖词是:“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这充分说明了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展示了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振奋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精神。随之,国际社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同时,屠呦呦研究员和张亭栋教授因其突破性的发现,于2011年双双获得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他们的成就给全球的疟疾和白血病病人带来了福音。在2007~2011年期间,先后有37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国家技术发明奖,其中70 %以上是以中药为主或与中药研究密切关联的项目。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在服务社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防治非典型性肺炎(SARS)和甲型H1N1流感中,中药临床疗效确切,得以公允。以板蓝根及制剂为代表的SARS防治中药曾一度脱销。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加减方可有效缓解甲型H1N1流感引起的发热症状,其效果与达菲相仿或有更加优效趋势,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并被美国卫生部网站等多个国际主流网站相继转载报道,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我国中医药临床医疗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在人类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与价值。此外,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方等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疗效也得到较广泛的好评。玉树抗震救灾中,中药在预防高原反应、减少危重患者死亡率、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骨折外伤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医学价值。
1.3 科技进步助力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企业逐步成为中药科技创新的主体
通过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的方针政策,中药新药在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获得了新的实质性进展。如复方丹参滴丸完成了FDA二期临床试验,扶正化瘀胶囊获批进入FDA二期临床试验。同时,在国内也形成了一批销售额达数亿的中药大品种,如康莱特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
中药现代化研究主要存在两大方面问题:一是与中医药临床脱节现象严重;二是中医药内涵和特色越来越淡化。当今,中药现代科技产业“中间重,两头轻”的现象严重,特别是结合临床的中药现代化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时,中药“品、质、性、效(毒)、用”各单元独立研究颇多,一体化研究格局没有形成,以致造成了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难以又快又好地走进临床、直接造福广大百姓。
自古道,中医中药不分家;药为医所用,医因药而存。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的快速分化,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里,药学与医学之间鸿沟不断加深,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屏障不断加厚,使得基础医学和药学研究成果难以真正有效地指导和服务临床。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作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生物医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动向,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且更有效的联系,使实验室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新手段。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与推进,必将为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提供自然的“绿色”通道,也将为中医药学科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机遇[5]。
当前,转化医学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目前,全国各地一批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组建了。中医药学本身就是转化医学,或者说中医药学从来就是转化医学的先导和践行者。特别是在当今日益壮阔的转化医学趋势和背景下,中药转化医学研究路径可概括为: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循环往复过程;其研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和源于临床的创新中药开发。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的核心,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以效为核心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及以用为核心的中药(广义)药性评价方法及标准,推动中药“品-质-性-效-用”一体化,使中药标准在临床上医生看的懂、用得上;源于临床的创新中药开发,包括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的特色复方中药研制和基于临床标本和组学方法的现代组分中药研制,缩短或加快中药新药开发进程,为中医临床提供“源于传统,优于传统”的安全高效药物。
3.1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中药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源头和基础。随着中医药产业日益壮大以及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对中药的需求迅速增长,中药资源承受着巨大压力,野生中药资源消耗严重,珍稀濒危中药基因资源面临流失之厄,中药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环境。中药资源的合理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要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是要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及预警技术平台,对资源状态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价,为中药资源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二是要发展濒危中药资源野生抚育和就地保护技术,实现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与原产地天然优质道地药材生产协调发展,优化升级及规模化推广;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中药材优良新品种和保护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三是要科学客观地评价珍稀濒危中药的临床医疗价值、经济价值与保护生物学意义,权衡利害、综合考察,建立用废机制、替代机制,寻找替代品、发现新药源与新功效。四是要开展中药资源的再普查,补缺查新,摸清家底,动态监测,预警预报,应是再普查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回顾性分析+重点考察+前瞻性研究,是再普查的基本方式;“重点品种”、“重点时期”、“重点地域”的中药资源变化是再普查的重中之重。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已于近期正式启动。
3.2 中药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基础
中药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与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是中药区别于植物药和天然药物的重要标志。中药药性理论、道地性、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剂配伍规律及量效关系等是中药基础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医药现代化必须解决的关键共性科学基础问题。
中药基础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但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今科技条件和水平等因素限制,中药基础理论研究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因此制约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几十年来,中药的化学、制剂、药理、毒理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目前的研究虽处于平台期,但已孕育着突破,而化学、物理学、药学及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又为中药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特别是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剂组分配伍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药对”、“道地药材”等研究工作的启动,将有助于实现对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材道地性和中药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等中药基础理论的科学阐释与现代应用。近年来,笔者提出“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建立基于热动力学表征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方法,为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6-7]。
类比思维不仅是数学问题探索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思维方法,也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数学中常用的直觉思维、类比思维、归纳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贯穿于概率统计教学的始末。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上述的思维方法融入到课程内容教学中,通过思维方法的学习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方法论,促进学生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3.3 中药质量评控方法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中药质量标准问题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评价控制模式与方法仍然是发展的重点与方向,质量评控模式多元化将是发展的主线,包括一测多评、指纹和特征图谱、DNA分子鉴定、生物测定等[8-9]方法手段,将是构建创新质量评控体系的关键技术支撑。2010版《中国药典》编写大纲中明确指出:中药的质量标准要逐步由单一指标成分定性定量测定,向活性有效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中国药典》2015版也将重点从三方面着力打造与提升中药质量标准:(1)解决同品种多标准问题,建立同品种通用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同品种多个标准并列的问题;(2)加强药品实物标准工作,做到实物标准和文本标准同步发展和实施;(3)提高中药安全控制水平,对“有毒”中药进行系统毒理学研究,提出和制订安全的药物配伍、用药剂量和限度范围。
为实现中药标准化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笔者提出“中药大质量观”,从“品-质-性-效(毒)-用”一体化角度考量并建立了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模式和方法,为审视和开展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以期实现中药标准研究新的飞跃。该模式与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板蓝根、角甲类动物药、大黄、黄连、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质量标准研究中[10-17]。
3.4 组分中药发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组分中药是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已列入“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组分配伍模式将为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作出新的科学诠释,以此指导并创建现代中药复方,实现中医理论和现代工艺技术一体化,易与国际接轨,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张伯礼院士领衔的课题组,在973计划的资助下先后建立了组分中药系列关键技术及标准,如(1)方剂药效物质制备关键技术(标准化提取分离的总体策略、标准化提取分离的方法及步骤);(2)方剂药效物质分析方法和技术(方剂药效物质分析的色谱条件优化与方法、方剂药效物质分析的重叠峰精确拟合定量方法与技术、中药指纹图谱计算分析技术、中药材质量智能辨识与评价技术);(3)方剂活性筛选及评价研究;(4)有效组分配比优化筛选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方剂科学问题研究总体假说:“方剂在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理法方药一致的条件下,通过多组分作用在多靶点,融拮抗、补充、整合、调节等多种功效而起到治疗作用”。这一假说为建立具有“明确主部位,强化主效应,降低副效应”特点,体现“整体综合调节”作用的现代组分中药在配比组方、制剂工艺、质量评控、安全有效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18-20]。
近年来,笔者首创基于目标成分敲除/敲入(component knock-out &knock-in )的中药药效组分辨识与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该方法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系统观,多快好省地阐明中药药效关键组分(含主要药效组分和/或药效相关组分)及其黄金比例,且能有效地避免假阴性现象,从而为研制开发“源于传统,优于传统”的现代组分中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实现“量而不准,难关药效,难控难评”向“量而又准,关联药效,可控可评”的愿景提供可能[21-22]。
3.5 中药有效性评价与再提高
有效性是药物的根本属性,总体来说中药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怀疑中医药疗效的声音也不断出现。中药有效性评价研究需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以防治常见病和重大疑难疾病中成药为切入点,采用多种药物疗效评价模式与方法,对中药新药和已上市品种的疗效进行科学、严谨、规范、客观的评价实现优胜劣汰,推出一批疗效确切、特色突出的精品中药。二是要以中药量-时-效(毒)关系研究为切入点,寻找和确定中药安全有效的“治疗窗”,合理增加中药剂量,这可能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大举措。此外,中药“用法”是关乎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科学问题,为了寻求中药日服次数研究的新突破,有学者提出“基于药效动力学-药动学(PD-PK)的中药日服次数合理性评价模式”的研究设想,阐释传统中药用法(包括临床经验用法和典籍记载用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6 中药安全性评价与合理用药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的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用药问题的重点已经逐步从保障有药可用转变为如何保障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为此,国家先后开展了药品安全标准完善、安全用药监测与预警、安全用药等“药品安全七大科技行动”,在“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中药注射剂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又设置多项有关中药安全性课题;同时,制定了中药安全性监测工作指南及相关技术要求,制定上市后再评价的技术要求与规范,实现创新药新品种的上市和“落后”品种淘汰的良性循环,为“用好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管体系。
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全面提升,但监测数据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据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中国药品安全风险仍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其安全性仍是今后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目标,也是临床合理用药应关注的重点。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剂型分布情况:注射剂占59.5 %,口服剂型占37.0 %,其他剂型占3.5 %。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中,注射剂占50.9 %,与总体情况基本一致。注射剂构成比高于其他剂型,仍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在国家的大力资助下,有学者创建了基于化学指纹谱—生物活性指纹谱关联分析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波动与不良反应早期预警方法,为确保中药注射剂质量稳定可控、临床安全有效提供了技术支持[16];还有学者以曾被国外热炒有肝毒性、肾毒性的大黄为代表,创建了基于“有故无殒,亦无殒”思想与病证模型动物的“有毒”中药安全性研究模式和方法,揭示了大黄治疗肝炎和肾炎的“量-时-毒-效”关系及治疗窗。该研究为“有毒”中药可通过辨证(病)解毒、合理用药解毒提供示范[23]。
3.7 中药制药关键技术产业化开发
随着一批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的逐渐成熟与规范(如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中药经皮给药技术、中药复方多元释药系统技术等),为重大新药创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推动了学科发展步入新的台阶,“创新药,创好药”已成为“十二五”期间创新中药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国新药研究和医药产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在今后的发展中仍要立足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科技产业创新之路[24-25]。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1)继承传统中药制剂理论,借鉴多学科技术,提高中药制剂创新能力。将传统中药制剂优势与现代科学多学科技术相结合,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辅料,开展中药现代给药技术研究。(2)加强中药制药产业化意识,重视中药产业链条建设,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调动企业资金投入热情,研制具有示范性作用的现代中药制剂新品种并推向国际。
3.8 生物“组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创新药物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技术路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从基因到药物”的崭新研究模式。随着人们反思单分子单靶点的新药研发模式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在研究方法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为多靶点药物发现和创制开辟了新路,并为创制现代中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必将为创新中药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6-28]。各种“组学”技术[29-32](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结构基因组等)、系统生物学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受体技术等具有“整体性研究”、“动态性研究”的特点与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层次、多代谢途径的作用特点及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高度相关。利用此类技术可获得有关中医药作用机理、药效物质基础、预测临床疗效等重要信息,已成为研究中医药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此类研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已被同时列入《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
3.9 中药国际化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
中药国际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我国医药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33]中提出全面实施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初步建立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目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的总体目标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将分别通过科技支撑、文化渗透、医疗服务、产业开发及人才培养,使中医药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各国的主流社会,在国际医药保健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全球的传统医药中拥有世界主导地位,实现从传统医药大国向现代中医药强国的跨越,使中医药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参与并整合到全球经济与科技发展一体化进程中,成为世界新经济与新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国际化战略模式将实行科技开道、文化铺路、医疗接轨、产业挺进、人才输出的五维立体发展架构。
由于长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我国中成药方剂基本为公开,国家保密配方仅有云南白药和片仔癀两种,对很多传统著名方剂(如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丸、保和丸等)的保护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关键技术已被同质化或仿效化。然而,中国的中医药应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国际上处于“中医药发达国家的地位”,尤其在国际标准化的竞争方面有资格掌握主动权。因此,从战略上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选择首先应当是“主导者战略”,其次是“参与者战略”,而“追随者战略”只能是权宜之计。中国应该有雄心致力于实施由自己“创造国际标准”,打造“中国标准主导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战略理念。根据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相关基础,在传统医学领域比较现实的战略选择是以“参与者战略”为工作切入点,逐步实现“主导者战略”。
3.10 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与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已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而中医药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和工具之一,进一步发掘祖国医药文化宝库,不仅有助于多角度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进一步提高防病治病水平,而且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民众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战略和现实意义。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23家部委和单位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了中医药文化,增进了民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同年,中医药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取得突破,《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两部中医古籍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34],22项中医药项目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中医药认为人的生命产生和自然界息息相通,认为药味源自自然,这些理念和思维方式、方法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服务发展的重要功能。中医药文化既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竭动力,又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我们要深入研究、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向社会,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EB/OL].2006 [2012-01-17].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2] 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部委.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EB/OL].2007 [2012-01-17].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6717/200804/26219.htm.
[3] 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EB/OL].2011 [2012-01-17].http://www.gov.cn/jrzg/2011-07/13/content_1905911.htm.
[4] 科学技术部.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 [2012-01-17].http://scitech.people.com.cn/h/2011/1115/c227887-2663460526.html.
[5] Stefan R Bornstein1,Julio Licinio.Improving the efficacy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by optimally integrating health care,academia and industry[J].Nature Medicine,2011,17: 1567-1569.
[6] 肖小河.中药药性研究概论[J].中草药,2008,39(4):481-484.
[7] 肖小河.转化医学中的中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Ⅱ):中药药性寒热差异的生物学表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
[8] 黄璐琦,肖培根,郭兰萍,等.分子生药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中国科学C辑,2009,39(12):1101-1110.
[9] 陈士林,孙永珍,徐江,等.本草基因组计划研究策略[J].药学学报,2010,45(7):807-812.
[10] 肖小河,金城,鄢丹,等.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J].中草药,2010,41(4):505-508.
[11] 肖小河.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医学争鸣,2011,(1):11-15.
[12] 肖小河.转化医学中的中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I):中药现代研究策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90-195.
[13] 肖小河,王伽伯,代春美,等.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J].世界科学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4):617-622.
[14] 肖小河,金 城,赵中振,等.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1377-1381.
[15] 鄢丹,任永申,骆骄阳,等.中药质量生物测定的思考与实践—以板蓝根为例[J].中国中药杂志,2010,(19):2637-2640.
[16] Y.S.Ren,P.Zhang,D.Yan,et al.A strategy for the detection of quality fluctuation of a Chinese herbal injectionbased on chemical fingerprinting combined with biological fingerprinting[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11,56: 436-442.
[17] J.Y.Luo,D.Yan,D.Zhang,et al.Substitutes for endangered medicinal animal horns and shells exposed by antithrombotic and anticoagulation effect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1,136(1):210-216.
[18] 张伯礼,王永炎.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J].中国天然药物,2005,3(5):258-261.
[19] 张贵君,罗容,王奕洁.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与中药组分学[J].中药材,2007,30(2):125-126.
[20] 商洪才,张伯礼,李幼平,等.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实践中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266-268.
[21] 肖小河,鄢丹,袁海龙,等.基于成分敲除/敲入的中药药效组分辨识与质量控制模式的商建[J].2009,(9):1345-1348.
[22] W.J.Kong,J.B.Wang,Q.C.Zang,et al.A novel “tagret constituent knock-out” strategy coupled with TLC,UPLC-ELSD AND microcalorimetry for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antibacterial constituents in Calculus bovi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11:3565-3573.
[23] J.B.Wang,H.P.Zhao,Y.L.Zhao,et al.Hepatotoxicity or Hepatoprote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the Paradoxical Effect of the Chinese Herb Rheum palmatum L.in Treating Rat Liver Injury[J].PLoS One,2011,6(9): 1-8.
[24] 李振吉,黄建银,徐春波,等.新形势下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构想[J].世界中医药,2011,6(1):1-7.
[25] 肖培根,王永炎.中药创新之路[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6):655-655.
[26] 肖培根.21世纪中药与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发展方向[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2):1-2.
[27] 梁琼麟,罗国安,邹健强,等.中药复方新药创制及技术支撑体系[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3):1-7.
[28] 王毅,高秀梅,张伯礼,等.论建立基于网络生物学的现代中药创制方法学[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228-231.
[29] 黄璐琦,唐仕欢,李军德,等.动物药材分子鉴定研究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2011,(3):234-236.
[30] 贾伟.医学代谢组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
[31] 陆益红,黄青,樊夏雷,等.代谢组学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药学进展,2010,34(9):406-410.
[32] 王芹芹,张芳梅,王喜军.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3):1674.
[3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6]39号)[EB/OL].2006 [2012-01-17] http://www.satcm.gov.cn/web2010/zhengwugongkai/jihuaguihua/zhuanxiangguihua/ 2010-10-11/9841.html.
[3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OL].2011 [2012-1-17].http://www.wenming.cn/wmzh_pd/jj_wmzh/201105/t20110531_194610.shtml.
[35]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11〕14号) [EB/OL].2011 [2012-01-17].http://www.gov.cn/zwgk/2011-06/09/content_1880635.htm.
*肖小河,E-mail:pharmacy302@126.com
201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