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鸿 林艳芳 赵应红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泌尿结石,傣医称为拢牛亨牛晒(沙石证),是临床常见而多发的疾病。属于傣医拢牛哈占波(六淋证)的范畴。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带夹沙石,伴见腹部或腰背部疼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肾区叩击痛。舌质红、苔黄腻,脉行快等症状。对于本病的治疗,千百年以来傣医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方药,雅拢牛哈占波(五淋化石胶囊)即是我所挖掘研制的傣医传统经方,通过临床反复应用具有显著疗效,已研制成医院制剂应用于临床8年。为了再提高药物的疗效,笔者2007年~2011年应用傣药嘿盖贯(盾翅藤)开水浸泡后送服五淋化石胶囊治疗41例输尿管结石,收到显著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供同道参用。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外科住院部、门诊病例。本组41例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为22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2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的标准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1世纪傣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傣医临床学》拟定。
2.1 诊断依据
2.1.1 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频急,或有排尿中断。
2.1.2 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沙石排出。
2.2 相关检查
2.2.1 作肾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可明确结石部位。必要时作膀胱镜逆行造影。
2.2.2 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并发感染时可见较多的白细胞或浓细胞,有时可出现盐类晶体。
3.1 试验药品:选用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制剂室配制的傣药五淋化石胶囊。选用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收购的傣药盾翅藤。
3.2 用法与用量:五淋化石胶囊,口服,每次8粒,每日3次。取傣药盾翅藤每次50g,开水冲泡送服胶囊,每日3次。
3.3 疗程:10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3.4 病例标准
3.4.1 纳入病例标准:18岁以上,65岁以下,患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直径小于0.5cm的患者。
3.4.2 排除病例标准:18岁以下,65岁以上患有本病的患者;患严重的心、肝、肾、脑血管疾病、贫血、精神病、癫痫病、中风、孕妇、妇女月经过多、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以及对本品过敏者。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的标准。治愈:沙石排出,症状消失,X线摄片或B超检查结石消失。好转:症状改善,X线摄片或B超检查结石缩小或部位下降。未愈:症状及X线摄片或B超检查结石无变化。
41例中治愈28例占68%,有效9例占22%,无效者4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
病例1:岩某某、男,37岁,傣族,农民。诉右侧腹痛1天,血尿2小时,患者腹痛剧烈,右侧腹部叩击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快。B超报告: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直径约0.4cm)。立即给予西医解痉镇痛,抗炎,同时取盾翅藤50g开水冲泡,送服五淋化石胶囊每次8粒,每日3次。治疗期间嘱其多饮水,服用1个疗程后,疼痛全部消失,B超检查未见结石。
病例2:李某、男,45岁,汉族。左侧腹痛2天。身倦无力,舌质红,苔薄黄而腻、脉快,左侧腹部叩击痛明显。B超报告: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约0.5cm)。取盾翅藤50g开水冲泡,送服五淋化石胶囊每次8粒,每日3次,连服6天后,疼痛症状消失,B超检查未见结石。
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发作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给病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减轻解除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是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输尿管结石,傣医称为“拢牛亨”。主要为平素喜食香燥性热酸辣之品,体内塔菲(火)偏盛或感受外在的帕雅拢皇(热风毒邪),内外热毒邪气相合,更加损伤水塔,水塔不足,不能制火,火塔过盛,火煎尿液为石而致。临床常见尿频,尿急,尿痛,淋浊,血尿夹带沙石,小腹拘急坠胀或见发热,腰痛,身倦乏力,肾区叩击痛,舌质红,苔黄腻或薄黄而腻,脉行快而不畅等病症。治疗应清火解毒,利尿化石[1]。笔者应用本院配制的五淋化石胶囊与盾翅藤配合治疗输尿管结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淋化石胶囊是本院开发的傣医传统经方,获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滇药制字”批文,配制使用9年,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化石的作用,实验室药效研究表明,该制剂有较好的抗炎,利尿,排石,抗乙二醇致大鼠肾结石形成作用,且有较好的保护肾功能作用。盾翅藤是傣医常用治疗水塔的药物,有清火解毒,利水排石[2]的作用,两种药物结合,增强了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尚未发现不良反应,急毒试验也证明其安全较高,治疗费用低,具有疗效安全可靠,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林艳芳,张超,叶建洲.傣医临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7.
[2]朱成兰,赵应红,马伟光.傣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