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微,刘美含,陈恩琪,林 昱,张冬梅,石卫东*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超声科,吉林 长春 130033;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电诊科)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年轻患者单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姜 微1,刘美含1,陈恩琪1,林 昱1,张冬梅2,石卫东1*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超声科,吉林 长春 130033;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电诊科)
*通讯作者
小腿肌间静脉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1],通常起病隐匿,病变范围小,尤其是年轻患者常常临床症状较轻,有时仅表现为小腿局部疼痛,可能因为临床未发现而失去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血栓严重者可向大腿主干深静脉扩展或引起致命性肺栓塞[2]。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肌肉间扩张的静脉管壁、管腔回声及静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能显示静脉的血流状态。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10月门诊及住院就诊的57例年轻患者共计72条单纯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行观察,并选取44例老年合并股静脉和(或)腘静脉血栓的共计159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两组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年轻患者单纯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年轻组单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57例,均无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肥胖等静脉血栓易患因素;其中男性22例,女性35例,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33.5岁,病程最长的1周,最短的1天;包括术后33例,产后17例,小腿肌肉拉伤后3例,长途乘车2例,原因不明2例。对照组合并股静脉和(或)腘静脉血栓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4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5岁,病程最长的2年,最短的1天;包括术后21例,长期卧床9例,长途乘车3例,原因不明9例。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首诊,临床诊断明确,全部病例经系统溶栓治疗及超声随访观察。
1.2 仪器采用PHILIPS公司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12MHz,应用血管检查预设条件。
1.3 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由同一名超声医师操作完成。检查时患者采用仰卧位,依次扫查股静脉及大腿段浅静脉,必要时向上扫查髂静脉。俯卧位扫查腘静脉、小腿段浅静脉及小腿后肌群中的小腿肌间静脉丛。二维超声观测静脉走行有无扭曲,管壁的厚度、回声强度、光滑程度,管径是否均匀、有无增宽,管腔内异常回声及部位、范围;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静脉内血流状态;仔细扫查小腿肌肉肿胀、疼痛及感觉异常部位的血管,并观察皮肤、皮下组织回声、结构及肌纤维走行。注意双侧小腿对比检查。在临床溶栓、抗凝治疗后1-16周进行超声复查。
2.1 57例年轻组患者中,均为单肢发病,其中小腿一条肌间静脉血栓者为42例,两条肌间静脉血栓者为15例,共计72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血栓长度均小于4cm。临床溶栓、抗凝治疗1周6条(8.3%)血栓完全消失,54条(75%)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12条(16.6%)血栓无变化;治疗2周18条(25%)血栓完全消失,46条(63.9%)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8条(11.1%)血栓无变化;治疗4周,32条(44.4%)血栓完全消失,35条(48.6%)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5条(6.9%)血栓无变化;治疗8周46条(63.9%)血栓完全消失,25条(34.7%)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1条(1.4%)血栓无变化;治疗16周58条(80.6%)血栓完全消失,13条(18.1%)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仅1条(1.4%)血栓无变化。其中2例患者治疗3天时复查CDU血栓完全消失,血流通畅。
2.2 对照组合并股静脉和(或)腘静脉血栓的44例老年患者中,均为单肢发病,小腿均为多条肌间静脉血栓(血栓数为3-5条),超声检查结果共计159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临床溶栓、抗凝治疗1周仅3条(2%)肌间静脉血栓完全消失,41条(25.8%)肌间静脉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115条(72%)肌间静脉血栓无变化;治疗2周6条(3.8%)肌间静脉血栓完全消失,62条(39%)肌间静脉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91条(52.3%)肌间静脉血栓无变化;治疗4周13条(8.2%)肌间静脉血栓完全消失,84条(52.8%)肌间静脉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72条(45.3%)肌间静脉血栓无变化;治疗8周19条(11.9%)肌间静脉血栓完全消失,102条(64.2%)肌间静脉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38条(25.9%)肌间静脉血栓无变化;治疗16周后,21条(13.2%)肌间静脉血栓完全消失,80条(50.3%)肌间静脉血栓部位有血流通过,仍有18条(11.3%)肌间静脉血栓无变化,6条(3.8%)成为陈旧性残存血栓。
年轻患者单纯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由于小腿肌间静脉丛周围无深筋膜等组织,管腔易扩张,且静脉瓣数量较少,血流速度缓慢,故小腿肌间静脉丛为血栓的好发部位[3]。无血栓易患因素的年轻人大多单纯起病,血栓仅累及小腿肌间静脉,多数由于外科手术和产后的下肢制动及全身活动减少引起,长途乘车、长期卧床、外伤及血肿压迫也可引起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腿肌肉胀痛,局部压痛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示血栓形成的部位及范围较小,呈较均质低回声,无血流信号。但因年轻患者主干静脉瓣膜功能良好、静脉血液回流通畅、阻力较小,溶栓抗凝治疗效果较好。在本组研究中2例患者治疗3天后复查CDU血栓完全消失,血流通畅。临床治疗1周、2周、4周、8周、16周后复查CDU,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完全消失、分别为6条(8.3%)、18 条 (25%)、32 条 (44.4%)、46 条(63.9%)、58条(80.6%)。由于年轻患者无高血脂等静脉血栓易患因素,血液稀薄、粘滞性低,沉积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易溶解,且发病常出现在应激状态下,因此及时治疗后,血栓较易于溶解消失。
由于老年人身体一般状况相对年轻人较差,较多合并有其它伴发病,故发生于老年人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累及范围较大,较多易合并股静脉、腘静脉甚至髂静脉血栓。大多数老年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病较隐匿,临床症状轻微或表现不明显,仅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因为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所以溶栓治疗后恢复较慢,临床溶栓、抗凝治疗1周、2周、4周、8周、16后,肌间静脉血栓完全消失分别为3条 (2%)、6 条 (3.8%)、13 条 (8.2%)、19 条(11.9%)、21 条(13.2%)。对照组合并股静脉和(或)腘静脉血栓的44例老年患者中,均为单肢发病,小腿均为多条肌间静脉血栓(血栓数为3-5条),超声检查结果共计159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溶栓治疗血栓消失较慢,效果不佳。
本组57例(72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中,有症状者49例、占90%,其中仅6例、10%无临床症状,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近[4-6]。国外学者认为,如果不检查肌间静脉,将有40%的孤立性小腿静脉丛血栓被漏诊[7],约80%-90%肺栓塞栓子来自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8,9],而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来源于小腿深静脉血栓[10,11]。CDU诊断可准确提供血栓形成的部位及范围,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减少血栓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
生[12,13]。
[1]马丽萍,孙 巍,周启昌,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假性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6):341.
[2]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M].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585-589.
[3]王美堂,霍正禄,周 彬,等.483例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5,25:331.
[4]王乐民,魏 林.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9-40.
[5]Lapidus L,de Bri E,Ponzer S,et al.High sensitivity with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in thrombosis screening after ankle fracture surgery[J].J Thromb Haemost,2006,4(4):807.
[6]吕厚山.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3):201.
[7]Labropoulos N,Webb KM,Kang SS,et al.Patterns and distribution of isolated calf deep vein thrombosis[J].J Vasc Surg,1999,30(5):787.
[8]朱 莉,尹彦玲.彩超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应用价值[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15(3):438.
[9]陈舜珏,刘怡培,张 莉,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2):196.
[10]王 红,郭 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77.
[11]刘月洁,杨 力,宋奕宁,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2):1933.
[12]徐光,苏里亚,彭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和腓肠肌血肿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5):741.
[13]Li SB,Ling X.Diagnostic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surae venous thrombus[J].J Ultrasound in Clin Med,2008,10(2):126.
1007-4287(2012)02-0354-02
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资助(20100726)
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