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它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词汇是社会交际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汇是言语产生的动力。词汇是词的总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它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主要作用,英国语言教育学家Wilkins(1972)[1]曾指出,如果说没有语法很难表达的话,那么,没有词汇就无法表达。日本的语言学者也不例外,将词汇看作语言的重要部分。认知语言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将词汇的学习视为基本,将语法的学习看作词汇学习的延伸。可见词汇在摄取语言信息时的重要性。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2]提到如果掌握5000基本词,一般的日语文章可理解到81.7%;汉语可理解到91.7%,英语可理解到93.5%,法语可理解到96%。想要理解一般文章内容的90%以上,则需要1万左右的日语基本词汇,理解96%以上需要二万二千词。由此进一步印证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特别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非常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日交流的频繁,日语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合作,分别于1993年、1998年、2003年三次对中国日语教育机构进行了调查。在我国近2000所高校中,1993年有80所高校开设了日语专业。到1998年,开设的学校增至114所,2003年全国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达到250所。短短十年间增加了三倍还多。到2004年底,设置日语专业的大学升到348所,学生超过17万人。[3]然而,针对这个庞大受教育群体,日语教材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笔者登陆《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近30年的科研论文,与 “日语教育”相关的文章约1200余篇,其中研究 “日语教材”的文章仅30几篇,而研究教材中词汇的文章更微乎其微。笔者又查阅了近年来日语教育与教学的两本专辑:《日语教学与教材创新研究——日语专业基础课程综合研究》[4]和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 (第二辑)》。[5]相关的论文大都是对日语教育的感想、教科书的评价、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及建议等定性研究,除了张静茹、周平、曹大峰、翟东娜5篇文章对教材的词汇做了定量研究外,针对教科书词汇做定量研究的论文寥寥无几。与国内的统计语言学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日本的统计语言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有所发展,名为《统计语言学》的杂志,自1957年创刊以来便致力于国语的计量统计。[6]在日本针对英语教科书的计量统计分析早在战后就已兴起。词汇是语言的必须材料,能否提供一定质与量的词汇是衡量精读教材的重要标准。对教科书词汇的评价,笔者认为,应建立定量研究基础上的定性研究,这样才能客观地描述教科书词汇的概貌,才能正确地衡量教科书词汇的合理性。
在这些论文中,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以曹大峰为代表的日研中心的研究,它对四套精读教材《新编日语》、 《新编基础日语》、 《基础日语教程》、《新大学日语》的1~4册中的词汇、语法、语音等进行了计量统计和对比,具体的研究结果尚未完全公布,还无从引用。本论文与之不同的是将着力对教材词汇的词汇量及其变化趋势、词性和词种的考察。
本研究以 《新编日语》(1~4册)[7~10]词汇表单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日语 《教学大纲》中规定单词进行比较分析。《新编日语》(1~4册)是1990年6月根据《大学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11]的要求所编的一套日语专业低年级精读教材。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我国日语专业教材的标准在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笔者暂且将 《大纲》作为切入点对 《新编日语》这套教材进行分析。据笔者粗略统计该教材93年出版,到现在发行量不低于40万册。发行初期自不待言,至今仍有上外、天外、南开、重庆大学、扬州大学、河北大学、北京邮政大学、福建师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在使用。发行之初,编者将其使用对象锁定于大学日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而实际上其使用范围远超出日语专业的学生。《新编日语》自发行以来影响力可见一斑,尤其在南方的各高校使用长达十几甚至二十年,研究此套教材的词汇对我们评价与反思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日本语教育、日语专业教材词汇的编撰裨益良多。
词汇研究很早就引入了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可以为定性研究提供数据基础,能使文章结论更具有说服力。研究方法为:
文献资料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与查阅文献,收集整理国内近30年来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数理统计:使用Access 2003对《新编日语》(1~4册)词汇表单词分类统计。表处理与部分数理统计由Microsoft Excel 2000完成。
数据库的 “行”为词条,“列”为对应词条的属性,即:读音、词性、教科书释义、语种、构造、词义分布等项。笔者对教材的计量研究是基于本数据库的检索及统计展开的。
词量是语料库中所有词汇的总量,如表2所示,本套教材词汇表总量为5413个,不计重复词总量为5299个,重复词汇总量113个,其中重复两次的词条为112个,重复三次的词条为1个。据2001年修订的 《大学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12]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到二年级为止至少需掌握5600个词,与 《新编日语》的不计重复词量相差301个。国际日语能力考试二级2009年以前要求掌握6000词左右,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日语能力考试二级词汇量将要求达到8000词左右,可见这套教材的词汇总量也达不到二级考试词汇总量的要求。使用本套教材的学生若要参加二级考试,则需要辅助教材或通过教学补充词汇。词汇的教学是语法和语用能力教学的基础,而词汇量是词汇教学的基本保证,《新编日语》词汇量过少难免会影响日语教学的其他环节。再来看一下每一册词汇的数量。
表1 《新编日语》四册词汇表的词汇① 表1“310”指的是第三册第10课的简略。
表2 各册词汇量表
从表2看来,四册的平均词汇量为1353个单词。②四册的平均词量 “1353个”为总词数,即包括重复词数。用词最少的是第一册,仅有1149个单词。第四册词汇量虽比二、三册有所减少,但其课程设置为18课,而其他三册均为20课。因此,从第一册到第四册的平均每课词汇量呈递增趋势。另外,每册词汇表均有不同量的重复单词出现。这种由少到多、逐渐递增的词汇安排符合初学者学习规律。以下为每一册各课词汇量的统计结果(图1)。
图1中所显示的纵轴为 《新编日语》的1~78课,其中1~20课为第一册词汇;21~40课为第二册词汇;41~60为第三册词汇;61~78为第四册词汇。纵轴所显示的1~120这一范围指各课所对应的词汇量的范围。由此图可见,除第一册第1课为0个单词外,第一册第2课收录的词汇量为最少共30个单词。收录最多的为第四册第18课,共105个单词。如图显示词数在20~29这区间只有1课;在30~39个之间的有2课;40~49个之间的有6课;50~59个之间的共16课;60~69个之间的共8课、70~79个之间的共计20课;80~89个之间的共11课;90~99个之间的共10课;100~105个之间的只有3课。此套教材每一课的平均词汇量为70个。每课词汇量呈螺旋上升趋势。
第一册的平均词汇量为61个,在四册中为最少,这符合二语习得的认知规律。其中收录词汇最多的为第12课共93词。最少的为第1课,词汇量为0;其次是第2课,为30个单词。第13课以后的词汇量比11课以前的词汇量略有增加。
第二册的平均词汇量为70个,这与整套教材各课的词汇平均数相等。其中词汇最多的为第19课,收录98个单词;收录词汇最少的为第7课,共43个单词。
第三册的平均词汇量为72个。词数最多的为17课,共92个;最少的为第8课,51个单词。
第四册的平均词汇量为77个,在四册中为最多。词汇量最多的为最后一课即第18课,收录105个单词,也是四册中收录单词最多的一课;收录词汇最少的为第9课为50个,比起第三册的最少词汇量少1个。
综上所述,教材的1~4册词汇平均数为递增趋势。可以说词汇学习的最理想方式就是循环递增。从这一点来看本套教材各课词汇量呈现的总体趋势是符合一般的学习规律的。
图1 《新编日语》各课词汇表词汇量对比图
笔者在统计时,将 “发音”、 “词形”、 “词性”、“词义”完全相同的词汇,①例如:学ぶ (第2冊5課)(他五)学习。学ぶ (『要綱』)(他五)学、学习。シェア (第3冊5課) (名)市场占有率。シェア(『要綱』)(名)市场份额“发音”、“词形”相同且 “词性”、“词义”部分相同的词汇②ただ (第1冊16課)(副)只是;仅;净、光。ただ (『要綱』)(副)只、只是、只不过見える (第2冊12課)(自一)看得见。見える (『要綱』)(自一)看得见、能看清;似乎、好像;(敬)来、光临都纳入教材与 《大纲》的重叠词汇之中。结果发现 《新编日语》1~4册词汇与 《大纲》词汇重叠数量共计2657条。③如果将 “重叠词汇”的限定范围扩大,只要发音相同的词汇都算作重叠词汇,统计结果与周平先生(2003)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为“3726条”。《大纲》词总量为5500条,教材词表总量为5413条,重叠词数量仅占《大纲》要求词汇总量的48.3%。众所周知,低年级 《大纲》词汇为日语中的基础词汇,统计结果说明教材中出现的基础词汇量与 《大纲》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由此推知,教材词汇不仅在数量上缺失,在选词质量上也没有达到 《大纲》要求。
《大纲》(2001)中,将日语专业一年级必修词汇称之为一级词汇或A级词汇,共3200个;将日语专业二年级必修词汇称之为二级词汇或B级词汇,共2300个。据 《新编日语》编者初衷,1、2册为一年级所用;3、4册为二年级所用。为了进一步考察教材词汇编写的合理性,笔者统计了教材中所出现的一级词汇和二级词汇。结果为:2657个重叠词汇中出现了 《大纲》所要求的一级词汇为1853个、二级词汇为804个,分别占《大纲》一、二级词汇的58.0%、35.0%。可见,教材中一、二级词汇均严重不足,二级词汇尤甚。1853个一级词汇中有635个词出现在3、4两册;804个二级词汇中竟然有319个出现在教材的1、2两册,出现在第一册的词汇为99个,出现在第二册的为220个。此结果进一步表明本套教材在词汇的级别安排上不符合 《大纲》(2001)的要求。
词汇是语言的必须材料,能否提供一定质与量的词汇学习是衡量精读课教材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等在句子中使用活跃的词类,更是精读课词汇教学的重点。[13]《新编日语》沿用面向日本人的国语教学的语法体系——日本学校语法,在词性分类及标准上与日本语教育语法有很大差异。如:助动词的界定及形容词的称谓。尽管国内有些学者提倡使用面向外国人的日语教学语法——日本语教育语法,但学校语法对我国日语教学的影响根深蒂固, 《大纲》(2001)语法系统的理论依据就来自日本的学校语法系统。而 《新编日语》又遵循了 《大纲》(2001)的词性分类标准,将日语词汇分为独立词和附属词。将这两类词又进一步具体分为: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副词、连体词、接续词、感叹词、助词、助动词。暂且放下学校语法的功过不谈,且看 《新编日语》这套教材的词性分类及各自数量具体统计结果(图2)。
图2 教材词汇词性分布图
如图2所示,虽然教材词汇表词性的界定意图上,以 《大纲》(2001)中词性的分类为标准,但实际结果两者却并非完全一致。且看 《大纲》(2001)词汇表明确列出了23个助动词,《新编日语》第一册第五课后出现词性分类说明中也明确地将助动词列出。但教材词汇表中并没有给出助动词,其助动词是在语法解释的部分列出的。同一套教材出现像这样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学习者不免会对词汇表中没有出现助动词这一点产生疑惑。另外,教材词汇表中仅出现了 “终助词”、“副助词”、 “提示助词”、 “接续助词”共计24个,这与 《大纲》中的80个也相差甚远。由此看来,教材词汇表的侧重点为独立词,而非附属词。日语作为粘着语,助词和助动词在句中起着重要语法作用,笔者认为应将它们收录到单词表以便引起足够重视。
各词性数量如上图,教材中词量最大的为普通名词,共3179个,①3179个为总词数,不重复词数为3130个。占教材词汇总量的近60%。名词无论在哪种语言中都是重中之重,它表达着该种语言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其次为动词,共1404个,占教材词汇总数的25%。日语作为一种以谓语为中心的语言,动词在教材词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主体地位也应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副词为第三位357个,占教材词汇的6.6%。出乎意料的是固有名词多于形容词和形容动词排在第四位,共计315个。其中 “陳”共出现三次,「アメリカ」「ピエール」「谷口」「横山」「吉田」「馬」「明治維新」「木村」「人民日報」「山田」「唐」「野村」「周」这13个词分别重复出现在教材词汇表中两次,这样的重复不免有些画蛇添足。形容词、形容动词承载着语言的交际功能,也应占有一定地位。参考 《新选国语辞典》[14]收录的词汇,名词82.37%、动词9.09%、副词2.46%、形容动词2.0%、形容词1.24%,日语的另一特点是形容词较少,这种现象柳田国男称之为 “形容词饥馑”,同时也反映出形容词在日语词汇中的珍贵。而教材中形容词、形容动词无论是词汇量或是比例都没有达到大纲的要求。与大纲词汇量对比结果发现,教材中的名词、动词、形容动词、形容词、助词分别比大纲中的词汇少437、439、94、41、56个,不能否认这也是本套教材的缺憾之处,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匮乏可导致使用者语言表达乏味、欠生动;动词数量的不足会大大影响日语学习的效率与应用技能。具体对照参照下表 (表3)。
表3 教材与 《大纲》主要词性分类对比表
《日语教育大事典》[15]中指出 “語種とは日本語の単語の出自別分類。”将其具体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及混种语。和语词汇是日语中的固有词汇,其常被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给人以通俗易懂的亲切感觉。汉语词汇则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词汇,也包含日本人自己创造的音读词汇。与和语词汇相比,其常用于书面语及正式场合。外来语主要指室町时代以后,由欧美各国传入的词汇。混合语则是由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词汇之组合。和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比例因文章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如在报纸中汉语词汇的比例较大,而生活日语中和语词汇的比例超过汉语词汇。汉语词汇比例过高影响学习者口语表达,毕竟汉语词汇较之生硬且不乏众多的同音异义词。当然和语词汇也不能超标,否则阻碍学习者书面语的能力表达。分析词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教材词汇的特点及评判其合理性。将本套教材的词种比例统计与 《大纲》的对比结果如下 (表4)。
表4 教材与 《大纲》各词种数量及比例
由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教材还是 《大纲》四种词类由多到少都依次为和语、汉语、外来语、混种语。和语词汇所占比例最多,教材与大纲倾向使用口语中常用的和语词汇,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水平,但和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均少于 《大纲》200条。总体看来教材的词种分布较合理,但和语词汇量和汉语词汇量有待增加。
本论文以 《新编日语》单词表为例,对其词汇量、词性、词种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此套教材词汇特点及概貌,同时通过与 《大纲》(2001)对比阐述教材词汇表的合理与不足之处,以此回顾与反思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日语专业教材词汇的编撰及日本语教育。
从词汇量、词性、词种来看,此套教材词汇编撰的可取及不足之处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教材各课词汇量分布的总体趋势图呈螺旋上升,符合一般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词性分类方面与 《大纲》的分类体系大体一致,分为: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连体词、副词、接续词、感叹词、助动词、助词。各种词性在总词数中所占比例跟 《大纲》词性比例分布基本一致,即名词、动词、副词分列一、二、三位;词种的分配比例方面,教材的词种分配比例与 《大纲》一致。数量由多至少分别为:和语词汇、汉语词汇、外来语词汇、混合语词汇。可见,本套教材避开了晦涩的汉语词汇,倾向收录较多的和语词汇,者有利于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从词汇总量来看,教材词表的总词数5299条 (不含重复词数)比 《大纲》要求掌握的最少词汇总量相差301条,应通过其他方式在教学中补充词汇。从教材与 《大纲》词汇的重叠率开看,教材中出现 《大纲》要求的基础词汇还不到50%,说明使用本套教材的教学者及学习者特别要补充 《大纲》中所要求的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基本词汇;从教材词表的词性来看,教材词表中没有列出助动词,而在教材的语法体系中却列出了,造成教材的前后不一致。教材将 “助数詞”标注为 “接尾語”,这一点上与 《大纲》稍有出入。数量上各主要词性缺失的情况下,固有名词的数量却位居第四,比 《大纲》多出201条,其中还有13个固有名词在词表中两次出现,“陈”姓竟然重复三次。固有名词所占比例提高,其他词性就要相对减少,这也是教材应改进之处;从词种来看,和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均少于 《大纲》200条,根源为其总词汇量少于 《大纲》词汇量。
通过统计 《新编日语》词汇,笔者发现本套教材词汇与 《大纲》要求出入较大。虽然要使我们的日语专业教材十全十美、完全符合 《大纲》要求异常艰难,但教材编写者应尽量贴近 《大纲》要求,顾及国内日语专业学习者的需求及特点,譬如:词汇总量及基础词汇量应与 《大纲》要求大体一致;词性界定前后一致;一年级学习词汇及二年级学习词汇尽可能按顺序出现等等。此外,笔者认为,业界应给予教材编撰者编写教材词汇的具体标准,譬如:教材词汇与 《大纲》词汇重叠率的标准问题;我国日语专业教材词性界定是依据学校语法还是日本语教育语法;各个词性在教材中所占比例至少为多少;每册教材词汇应符合 《大纲》要求的级别词汇比例为多少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编者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才能提高我国日语专业教材的质量。
[1]D.A.Wilkins.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Edward Arnold Press,1972:87.
[2]金田一春彦.日本語の特質[M].东京:新NHK市民大学厳書10,1981:121.
[3]国際交流基金会.海外の日本語教育の現状——日本語教育機関調査 [M].东京:凡人社,2008:354.
[4]曹大峰.日语精读教材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36.
[5]北京师范大学日文系.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 (第二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5-48.
[6]杨玲.日语学研究的动态及趋势分析——以1999~2003《国語学》论文「メタ研究」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4):24.
[7]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 (第一册)第一版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8]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 (第二册)第一版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9]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 (第三册)第一版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10]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 (第四册)第一版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1]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研究组编.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3-56.
[13]曹大峰.日语精读教材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14]金田一京助.新撰国語辞典[M].东京:小学館,1993.
[15]日本語教育学界編.日本語教育事典[M].东京:大修館書店.198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