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霞,李雪梅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转变农村传统的生产生产方式是城乡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成都在经过8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后,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灾区重建地)实现了集中居住,农民的生活方式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变”:居住向社区集中、就业向企业集中、生活向公共资源共享集中。但是单靠改变农民的身份和更换居住地决不是意味着自身具有一定延续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真正转变。调查显示:女性在家庭生活方式选择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找准当前农村家庭在生活观念、文化风俗等方面与现代生活方式存在的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充分发挥妇女在推动家庭生活方式变革中的作用,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加快统筹城乡步伐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从社会学视角看,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城市化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地域空间的移动;二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仅有农民从实现集中居住,没有培养起农民的现代生活意识,生活方式依然是农村传统的小农经济式的生活方式,也不能称为城市化。城市化是价值观念的转化,是城市思想、城市观念、城市意识、城市生活方式扩散或转化的过程,即由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观念向开放的观念转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统筹城乡发展最终要以转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为目的。
1.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是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反过来又促进生产方式的发展。按照他的发展理念,城乡全面现代化建设既为获得现代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当前,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变革和更新不仅是社会管理,对于个体来说,提高生活质量、转变生活方式、增强实现自我价值能力的越来越成为城乡群众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势必会阻碍成都的深化改革发展。因此,农村现代化必然包含了转变农村人口自身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趋向城市文明的全部过程。
2.城乡全面现代化建设是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文明进步转变的内在动因。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和大力推行新型城乡形态建设过程,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到2010年农民集中住区已达800多个,约10万农户30多万人实现集中居住。到2010年,成都城镇化率已达65.3%。农民集中居住后,长期分散、杂乱、单调的生活方式逐步向集中、清洁、开放、丰富、多元、文明的现代生活转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精神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按照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要求,在未来50年,中国人口空间结构将先后发生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第二次是城市社会向信息化、知识化的城乡动态平衡社会的转变。与此相对应,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也应实现两次转变。第一次转变,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变。第二次转变,从城市化生活方式向信息化、知识化、国际化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转变。因此,成都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大力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创建活动,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改进生活习惯、培养文明行为”,促进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向科学、健康、文明、现代的生活方式转变正是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的主动作为。
3.农村妇女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中起主导作用。当前,农村妇女占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家庭分工普遍还是“男主外,女主内”,但是男人“主外”由过去承担农活扩展到进城打工挣钱,女人“主内”由过去操持家务扩展到全面料理农村的家计。因此,妇女在农村社会生活方式转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家庭卫生等家务活主要由女性承担,80.3%的家庭由妻子承担清洁卫生的工作、83.27%的家庭由妻子承担洗衣的工作。女性主导家庭事务,使女性的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了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其次,女性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传递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女性是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践行者,同时也是子女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女性的价值观将有效地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并传递给下一代。因此,从对女性的引导、扶持、教育入手,有意识地培养女性的现代价值观,引导她们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清洁卫生 洗衣 做饭 买菜妻子80.3% 83.27 75.74 75.51丈夫5.09% 3.90 6.76 8.19父母8.51% 6.13 11.67 10.89子女3.52% 3.81 3.24 2.89其他人2.59% 2.88 2.59 2.51总计 100%(1094)100%(1094)100%(1094)100%(1094)
由政府强力推动的农民集中居住使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急速转变。这本质是一个“外生推动”的城市化所固有的缺陷,即并非缘于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调整而产生的集聚。作为自身具有一定延续性的传统生活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其转变进程仍由两个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是生产生活环境,一个是思想意识形态,二者共同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当前,主要制约农村生活方式转变的因素在于:
1.生产方式是影响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基础,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以冬季内衣的换洗时间为例,从事种植业的被调查对象勤换内衣的比例低于其他各行业,其中有20%的被调查对象6天以上才换洗一次内衣。同时,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观念的差别。比如尚有11%的种植业家庭和10.3%的养殖业家庭认为有没有自己的毛巾牙刷无所谓,甚至有人认为是纯属浪费。从事商业服务和个体户的家庭中被访对象认为有独立的牙刷毛巾很有必要的比例最高。农业和养殖业家庭的被访对象中还有一部分人保留了传统的老观念,比如“吃得脏,不生疮”、“脏水不脏人”等。
2.生产方式主要通过收入水平的改变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搬迁带来了大部分家庭的生产方式或主要经营方式的改变,经营方式的不同也就带来了收入的差别和生活方式的分化。调查显示:五分之一的家庭在搬迁后其家庭经营项目发生了很大变化,二分之一的家庭有一些变化。生产方式最大的影响表现在消费方面。商业服务和个体户的耐用消费品最多,种植业和养殖业家庭的耐用消费品最少。
分不同经营项目的年均家庭收入
有相当比例的家庭还没有拥有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家具等现代生活基本设备。以种植业为例,81.32%的家庭没有全自动洗衣机,45.05%的家庭没有冰箱,27.47%的家庭没有电视机,57.14%的家庭没有热水器,61.54%的家庭没有一套家具。
3、农民传统落后的生活观念造成生活方式转变的滞后。传统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本身就是生产环境的一部分,这样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农村居民对环境卫生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而习惯于方便、实用的堆放方式,垃圾处理、污水排放也比较随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比较落后。就个人卫生来说,农村居民经常跟土地打交道,农业生产的繁重也使人们对刷牙、洗澡等保持个人卫生的行为要求不高,没有自来水、没有热水器更增加了洗浴的不方便。伴随“三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虽然人们已经接受了很多关于生活方式的现代观念,但传统观念仍在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行为。也就是说,即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生活中依旧保留了节俭的观念和生活习惯。比如,有人认为内外衣分开洗是过分讲究、浪费了水和电;有8.9%的家庭用煤作燃料,还有4.94%的家庭在烧柴。这种能源的使用虽然能降低家庭开支,但对家庭的清洁卫生以及周围的环境卫生都有不好的影响。
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下,在主体的一定价值观的制导下,社会中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总体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地域性等特征,但一定的生活方式一经形成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生产方式乃至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一个社会越进步,生活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就越重要,越应成为一个自觉建设的过程。为此,成都市妇联与四川大学联合通过14个区县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调查发现:尽管当前农村生活方式已较以往有较大改观,但总体来说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还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村家庭固有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发生改变,一些家庭脏、乱、差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另外,农民生活中的种种落后观念与现代文明形成对立。
1.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生活水平还相对较低。有70.8%的家庭在搬迁中分得了一套住房,22%的家庭分得了两套以上住房,居住空间较为宽敞,人均面积为37.9平方米,为卫生、方便的生活打下了物质基础。集中居住区环境普遍较好,集中居住后居民交通相对便捷,小区大都配套了较为完备的自动供水设施、专门的下水管道、垃圾清运装置等公共设施,也配备了专门的物管和清洁人员,小区卫生督导队通过宣传卫生知识、入室检查卫生和卫生评比对居民卫生状况的改善起到了作用。大部分家庭主要开始使用清洁、方便、安全的能源如电和天然气,但日常生活支出食品支出占了收入的大部分。从调查来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年均家庭收入最低,只有21300元左右;外出打工的收入其次,为26315元。打工人数占了集中居住区被调查人口的一半,表明总体上人们的平均收入较低。
2.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但一些落后的生活观念还没有得到相应的转变。调查的表明,多数家庭生活燃料中已经主要开始使用清洁、方便、安全的能源如电和天然气,但还有部分家庭在使用农村传统的燃料,如煤和柴,8.9%的家庭用煤作燃料,还有4.94%的家庭在烧柴。平均每个家庭有7件家用电器,逐渐具备了现代生活方便、快捷、舒适的重要条件。但大部分家庭仍保持着原有的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村生活方式,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观念薄弱,往往显得散漫无序。农民新楼装潢精良,但室外垃圾成堆,“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在自家的院落及周围开展或堆放一些影响他人生活的活动或物品。小区家庭卫生差别也较大,每个家庭平均用于清洁卫生的时间是每天1.44小时,少数家庭从来不做卫生。在调查中可以看到,在个人卫生上不少人还保持了农村生活的特点,不能够勤洗澡、勤换衣。家里没有用于放置衣物的家具,而是将衣服胡乱放在床上或挂在绳子上。有的人随意地把新楼前后的绿化地带当作自留地,挖去花草种上蔬菜。甚至相信命运,接受迷信,用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3.休闲方式向多元发展,参政意识逐渐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劳动时间的缩短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提供了条件。集中后,农村居民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农村长期封闭、单调、呆板的闲暇生活由单调贫乏向丰富多彩、高层次、个性化转变,生活情趣日益广泛,生活内容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参政意识增强,越来越多地参与管理基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物,也参与基层事务的决策活动。农村居民对国家政治、国际时事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
从调查分析不难看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和传统的习俗。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提出了“文化滞后”的理论。他认为,在社会变迁中,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由此产生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某种错位。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们的变化常常落后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因此,积极加强农村生活方式建设,引导农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是我们农村创新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家庭逐步摒弃“脏、乱、差”的生活陋习,从而使农村群众真正过上富裕、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生活。
1.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民收入。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转化为农场主或农业工人,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变革。从家庭农业生产到农场主或农业工人,意味着人们成为领工资的独立个体或有资产的企业主,也意味着分工的加强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这将有助于农村居民建立新的身份认同,即作为专门职业从业人员的认同。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行为模式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这有利于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实行农业生产的企业化,使农民成为农场主或者农业工人。政府可投入资金,帮助农民发展特色旅游如花乡、农家乐、度假村等,锦江区三圣花乡为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已提供了十分成功的借鉴经验。
2.着力加大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对于一些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或其它原因带来的贫困家庭来说,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是自身力量难以达到的。普遍性的帮扶活动也不能有效、持久地改善家庭的面貌。更应该通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来使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公共澡堂的建设就能使人们形成勤洗澡、勤换衣的习惯。建立公共图书馆,使社区居民能够接触新的资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设健身设施,促进居民的身体健康。良好的公共服务不但能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也是建设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重要条件。
3.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居民转变观念,培养现代文明意识。我们不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其思想观念往往能超前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转变农民观念的过程中,教育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广泛开展社区科学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群众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民转变观念的社会环境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教育方式。对他们产生的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教育效果都将是一个十分长期的过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工、青、妇,卫生、文化、广电、劳动就业等部门都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引导农民逐步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确立社会公共意识,逐步提高农民对现代生活、现代文明习惯的适应能力,提高农民社会责任感、公共环保意识等,服从公共管理、参与公共服务、遵守公共秩序。
4.发挥女性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女性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传统观念在不同的农村女性中已经发生了分化,年轻女性更容易接受现代观念而年纪稍长的女性对传统思想的认同更明显。因此,在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社区,要针对农村家庭的实际需求,广泛开展新市民观念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和个人卫生相关的基本医疗知识等,引导女性形成重视卫生的观念,从而带动全家适应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引导年轻女性养成更加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对老年女性,则应给予更多实际的帮助,比如,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帮助老年女性做清洁、整理房间,改变她们的生活状况,使她们也过上健康、整洁的生活。
5.为女性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特殊的政策扶持,大力推动女性弹性就业。数据现实,没有工作的女性和在家务农的女性在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上都比其它女性更低。女性就业与否会对她的消费方式、卫生习惯等有很大影响。对有工作的女性来说,经济独立使她更容易接受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近年来,成都各级妇联大力推动女性居家灵活就业,在帮助大量失地妇女就业增收的同时,更进一步强化了女性在家庭生活方面的作用,在促进新型社区家庭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效。目前,3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因要照顾家庭、且文化程度偏低成为就业困难群体,而这部分人群正是家庭生活的主导人群。为此,建议在就业扶持政策中加大对这部分人群的特殊扶持,针对她们就业实际需求,在就业培训政策和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上建立长效的机制,促进失地、失业和灾区妇女规模就业、稳定就业,从而提高家庭收入,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