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飞 ,高焱莎
(1.吉林市医院内科,吉林市 132011;2.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2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社会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也在逐年增加,其中高血压病以其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已经成为我国全民健康和社会医疗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受到心血管病专业医生及广大民众的重视,本文仅就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做一简要综述,供同行们参考。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已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将会再增加80%,故前景不容乐观[2]。
文献报道[3],近50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也一直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及健康状况的报告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与1991年相比较,患病率上升了31%,患病人数增加了约7000多万人[4],而据2007年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估算,目前我国已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5],也即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且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90%),其中轻度高血压者占60%以上[6]。
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2个比较明显的特点[6]:
1.2.1 地方差异
(1)北方高血压多于南方。据焦淑芳等[7]对北京≥15岁的25000名居民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6.4%(标准化率为25%),≥45岁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50%,北京市房山区≥18岁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5.0%(标准化率为37.7%)。且赵秀丽等[8]对中国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7.86%,男性患病率为34.72%,女性为25.34%,各地区患病率比较显示北京高于南方,且有自北向南逐渐减低的趋势。(2)城市高于农村,但农村有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农村高血压的患病人群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整体患病率已接近城市[4]。据王丽娜等[9]对河北省城乡居民的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18~69岁的4200名成年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9.6%(标准化率为28.5%),其中农村高血压患病率40.4%,城市37.6%,农村高于城市,而且年收入<1000元的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最高,这可能与农村地区文化程度低,防治观念淡薄,缺乏就医环境,不能承担医疗费用等等因素均有关,因此农村地区的高血压危害较城市更大,并发症更严重,致残率及死亡率更高,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7,9]。
1.2.2 民族差异
在我国,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患病率高,而壮族、苗族等民族患病率则较低,这些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均有明显的关系[6]。据刘芬等[10]对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现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哈萨克族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维吾尔族和汉族,分别为48.6%、28.5%和33.42%。
生活中,成人日摄取食盐3~5g即可满足正常的生理需要,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入量>12g/d[11],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平均每人每日摄入<5g的要求[12]。大量流行病调查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钠盐的摄入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而钾盐的摄入与高血压则呈负相关[6],而且钠盐代谢的异常引起高血压的机制较为复杂,例如钠盐与RAS系统的活性、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与内皮素的含量、与雄性激素及胰岛素抵抗、与体内钾、钙的含量、与基因的调控缺陷等等可能均密切相关[13],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导致了病人的血压升高。赵晶等研究也表明[14],无论是控制高血压食谱还是美国普通食谱,食钠水平越低,血压降低越显著。由此可见,高钠低钾的饮食习惯是导致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严重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确保机体正常生理盐摄入量的情况下,限盐应该成为预防和治疗我国人群高血压病的一项重要措施[13]。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的人数也在明显增加[6]。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已有的许多研究也证明,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群[15,16]。
赵连成等报道[16,17],体重指数(BMI)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为反映体内脂肪总量的指标-BMI和反映腹部脂肪含量的指标-腰围均对血压有独立的影响,说明BMI和腹型肥胖与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有明显关系[7,15,18],也即 BMI 每增加一个单位(kg/m2),确诊高血压发病的风险比会增加约10.8%。陈捷等[19]对我国14省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BMI分层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病率随人群BMI增加而显著增加。
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9,20],吸烟与高血压呈正相关。但据罗雷等对我国24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显示,二者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联系强度微弱[21],由此可见,吸烟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确认。流行病学调查还表明,饮酒与高血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升高,血压的上升幅度会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大[20,22],且已有文献报道[23],酒精不仅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同时,还可以减弱降压药物的疗效,饮酒也是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的第二大患病因素。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高血压与职业也有一定的关系。长期从事脑力劳动性质的工作或高度紧张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24];黎婉玲等研究还表明[25],心理压力大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新增加的高血压者以青年人为主[3],有报道青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已达12%~15%[26],血压的变化与年龄呈正相关,高血压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10]。据谢燕萍等报道[27],广西横县城镇青年人(18~44岁)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11.69%,知晓率10.26%,服药治疗率6.20%,控制率3.33%,其中男性高血压发病率12.86%,知晓率10.24%,服药治疗率6.24%,控制率3.16%,女性高血压患病率6.13%,知晓率6.47%,服药治疗率5.76%,控制率5.04%。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但高血压知晓率均远低于全国水平。大量的循证医学试验还证实,女性在绝经期前高血压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高于男性。
高血压常会伴有与代谢有关的许多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血脂异常、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等等[9,28]。已有文献研究报道,高血压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学基础,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29],黄广勇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30.31],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1.79倍,且高血压患者后代的血压比其他同龄人的血压偏高。也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28],高血压患者并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早发的心血管病家族史等所占的百分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另有临床报道证实[32],近半数的高血压患者有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异常。还有研究显示[33],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规律的健身锻炼能够降低血压,特别是对于一些早、中期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更明显。
至今为止,我国对于高血压的总体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一直是较低的。根据我国1992年~2005年间3次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群对于高血压“三率”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与普及[34,36]。以 2004~2005 年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例,高血压知晓率为48.4%,治疗率为38.5%,控制率为9.5%,而至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社区人群管理前的知晓率也仅为33.2%,治疗率为32.6%,控制率为25.0%[37];而相比之下美国人群2000年的知晓率已为70%,治疗率为59%,控制率为34%[38]。由此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还很低。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发病的易感因素较多、发病机制也较复杂,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去研究和探索[29]。目前在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的基数值是庞大的,人群对高血压“三率”的认识也是很低的,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还远没有达标,防治任务相当艰巨。如何能快速、有效的普及和提高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提高全民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程度,增强民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使高血压病的治疗防线前移,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心血管病专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都必须要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1]lee DS,Massaro JM,Wang TJ,et al.Antecedent blood pressure,body mass index,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heart failure in later life[J].Hypertension,2007,50:869-876.
[2]Chockalingam A.Impact of World Hypertension Day[J].Can J Cardiol,2007,23(7):517-519.
[3]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919-922.
[5]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7[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12-13.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
[7]焦淑芳.北京市居民高血压患病及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2):1491-1492.
[8]赵秀丽,陈捷,崔艳丽,等.中国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48-1152.
[9]王丽娜,曹丽,张敬一,等.河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125-129.
[10]刘芬,马依彤,杨毅宁,等.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现况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6):3259-3263.
[11]Chen CM,Zhao W,Yang Z,et al.The role of dietary factors in chronic disease control in China[J].Obes Rev,2008,9(Suppl 1):100-103.
[12]Bray GA,Vollmer WM,Sacks FM,et al.A further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he DASH diet and three dietary sodium levels on blood pressure:results of the DASH-sodium trial[J].Am Cardiol,2004,19(2):222-227.
[13]陈景彦,张树峰.钠盐代谢异常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2):186-189.
[14]赵晶,雷艳霞.饮食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5,26(3):120-121.
[15]Yang G,Xiang YB,Zheng W,et al.Body weight and weight change in relation to blood pressure in mormotensive men[J].J Hum Hypertens,2007,21(1):45-52.
[16]Ghosh JR,Bandyo padhyay AR.Comperative evaluation of obesity measures:relationship with blood pressures and hypertension[J].Singapore Med J,2007,48(3):232-235.
[17]赵连成,武阳丰,周北凡,等.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人群的高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471-475.
[18]Rahmouni K,Correia M,Haynes WG,et al.Obesity-associated hypertension:newinsights into mechanisms[J].Hypertension,2005,45(1):9-14.
[19]陈捷,赵秀丽,武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 [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2834.
[20]朱永锋,张娟,邓军,等.县级城乡高血压病防治的流行病学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1):36-37.
[21]罗雷,栾荣生,袁萍.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 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50-53.
[22]周兆凡.饮酒与高血压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37.
[23]宋春花,张慧珍,段广才,等.河南省商丘地区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7):823-825.
[24]辛雪,顾东风,高玖鸣,等.工作压力对高血压患病危险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110-1112.
[25]黎婉玲,李益.我国1994~2003年高血压健康教育文献的统计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5(3):595-597.
[26]赵海鹰,范可,王勇.青年高血压患者血浆C型利钠肽变化及吲达帕胺对其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志,2001,17(6):249.
[27]谢燕萍,王少平.城镇青年人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内科,2009,4(2):308-309.
[28]毛浩丹,吴建方,周义红,等.常州市农村地区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5,9(5):406-408.
[29]种冠峰,相有章.中国高血压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01-302.
[30]黄广勇,顾东风,吴锡桂,等.父母高血压史对子女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2,10(3):274-277.
[31]Fuentes RM,Notkola IL,Shemeikka S,et al.Familial aggregation of blood pressure:a population-based family study in eastern Finland[J].J Hum Hypertens,2000,14(7):441-445.
[32]秦彩明,时景璞,王桂花,等.胰岛素自身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2):152-153.
[33]Przybylski J,Resnik M,CorsiM,etal.Cardiovascularresponse to mental and physical stress in hyper-re active normotensive subjects[J].Beta blockade effect Medicine(B Aires),2004,64(5):390-394.
[34]Tao SQ,Wu XG,Duan XF,et al.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nd status of 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in China[J].Chinese Med J,1995,108(7):483-489.
[35]段秀芳,吴锡桂.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35.
[36]王增武,王馨,李贤,等.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控制状况的演变趋势[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1):1033-1036.
[37]王崇行.高血压防治和健康教育[J].高血压防治策略,2009,6(6):10-18.
[38]王宣淇,李宁秀.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J].医学综述,2011,17(11):1674-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