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清怀
(忻州市忻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 忻州 034000)
优良品种是农业增产的内在因素,是农业生产其它措施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但是,如果仅有了育种家新育成的优良品种而没有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也不能充分发挥良种增产增收潜力,其结果往往会导致良种推广面积上不去,使用年限缩短,实现不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农业技术实践,对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有关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任何一个优良品种都有其一定的生态适应区域,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品种”。这就是说,没有哪一个品种能适应所有的气候环境,没有哪一个品种能高抗所有的病害,也没有哪一个品种能适应所有变化着的生理小种。例如,一个优良的小麦品种在甲地表现高产,而在乙地并不一定高产;在甲地抗锈病,而在乙地对变化的锈病生理小种就不一定抗。因此,推广优良品种时,一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之前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推广者要通过品种审定公告了解该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及其生物学特性,给予推广品种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
按照引种一般规律的要求,在引种过程中,应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要做到气候相似。认真分析引种地和引入地生态环境的差异,尤其是温度、光照的差异情况,因为地区间气候因素的差异程度决定着引种成败。
其次,要注意纬度相近的的问题。纬度不同,温度和光照的差异很大。因此,纬度相近的地区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第三,必须考虑到海拔因素。海拔高度不同,温度差异也较大,光照强度也有明显的变化,品种的适应性随之出现变化。
第四,要充分考虑引入地的生产水平。结合引入地的经济条件、投入能力以及耕作制度等综合因素,充分考虑其经济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适应能力。
引种的目的是为了推广种植。而目前,有些地方由财政支持确定的引种项目只是应付性地引种,为引种而引种,发挥不了优良品种增产增收的作用。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一定要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应做到根据引种目标和需要引入新品种,在当地进行布点试验。第一年,对引进的品种进行详细观察,在生产关键时期,要深入田间定点观察记载,特别要重点观察抗病性和生育期情况。第二年,对观察试验中表现优良、有突出特点的品种报省级品审办,统一安排区域试验。第三年,对区试中有苗头的品种,同时安排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经过二三年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对所引进的品种在相对不同的条件下作出初步的鉴定,准确、客观地评价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产上的利用价值。对表现突出的优良品种,报请品种审定机关进行审定或认定,取得合法推广权,在当地按照最佳的栽培方法、方式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这样才能使其早日在生产上发挥增产、增收、增效的作用。
任何一个优良品种都不是永恒的优良品种,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优良品种,超过此范围就可能不是优良品种了。这就是说,只有优良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国家和省里非常重视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工作,在品种审定的同时,启动了品种退出机制。让已经丧失使用价值、有明显缺陷的品种及时退出市场,可以有效地避免农民选择品种的盲目性,有利于农民选择优良品种。但是,有的经营者对退出品种信息了解不够,或者从自己经营利益出发,仍在大面积推广退出市场的品种。这个问题在优良品种推广过程应引起高度重视。
优良品种在一定区域内有较强的适应性,但不同品种在各个性状方面均有不同的差异,如抗病性、抗逆性、生育期等。所以,在优良品种推广上,应根据各地农业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科学搭配种植。合理的品种搭配既可克服品种单一化的弊端,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又可避免品种多、乱、杂的问题。品种科学搭配应有主有次,可以各自发挥其增产潜力。在品种搭配上,既要考虑风调雨顺年份,更要考虑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年份。
只有充分了解当地生态气候,才能准确确定当地所需品种类型。也只有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才是真正的优良品种。事实上,当地种植制度与其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如忻州当地有效积温少的山区就不能种植需要有效积温多的晚熟玉米品种,否则该品种未成熟就会遭受低温冻害;发生鸟害较重的地方就不能种植成熟期较早的油葵品种,否则就会减产减收。
很久以来,农民形成的种植习惯各地不一,对品种的要求习惯也就不同。如在玉米生产上,有的地方农民喜欢高秆稀植大穗品种,而有的地方农民则喜欢矮秆密植中小穗品种;有的对穗轴颜色有偏好,一部分喜欢白轴,而另一部分喜欢红轴。又如在西红柿生产上,有的地方喜爱大红色的品种,而有的地方则喜爱粉红色的品种。因此,要了解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把农民对品种的喜好与需求作为优良品种推广的突破口。只有找准突破口,才能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的丰产性表现,是品种的内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相应的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方法,优良品种的丰产性也不能够表现出来。品种是内因,条件是外因,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应根据品种的特性而调节适宜的群体结构,根据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根据品种存在的弱点而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所以,良种和良法相辅相成,不能片面地强调良种的作用而忽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只有在适合该品种特性的优良栽培条件下,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这就要求种子经营推广者掌握品种栽培技术,不仅要在种子销售现场讲解传授技术,还要求搞好售后服务,适时进行田间指导。正所谓“种子卖出后,技术跟着走”。对于目前提倡推广的玉米单粒点播技术,更要做到服务到家,这样才能做到播种后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才能使技术推广获得成功。
由于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较差,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采用印发资料、媒体宣传、专家咨询、现场培训等有效手段,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确保主导品种、配套技术落实到位。更要注重配套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要搞好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技术模式的增产效应。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高产典型积累的实践经验。通过示范推广,摸索适宜不同区域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优势农作物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