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外科教学 提高综合素质

2012-01-22 11:25董文尧李先强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外科学教研室医德

董文尧 李先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济南 250011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外科学教学既包括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同时也包括临床教学,外科教学是实践性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强。无论是教学型、临床型还是研究型人才都离不开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优化外科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改进硬件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外科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校西医外科教研室在多年外科学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外科教学包括实验和临床教学建设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 观念转变

医学教育改革已成全球化趋势,国际间教学模式与教育体系改革的互相借鉴、相互学习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1],主要体现在仍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践技能操作和科研能力训练;教学方法机械,培养模式单一,造成了学生与实践脱节,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现代医学模式中,临床治疗不仅是治愈疾病,还应使患者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与外部环境重新达到平衡和协调。而且临床诊疗理念已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循证医学最重视的是证据,这些证据直接来源于临床检查、检测以及调查性、观察性和实验性的临床研究[2]。

在外科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应树立新观念,强化管理意识。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实验与临床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肩负着建设、管理、服务等多重任务,需要各级领导、专家教授和实验技术人员、临床工作人员形成共识,共同关心和大力支持实验室及临床工作,从根本上摆脱过去实验室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可急可缓的惰性思维。同时,应充分体现上述观念和理念,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掌握现代先进外科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外科教学具备为相关医学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平台的能力,为外科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的能力,使外科学实验室与临床一线真正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创新和提供技术支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科技实体。

2 硬件建设

医学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整体进步的基础上而取得的,外科教学也可以借鉴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外科许多技术的临床应用,医学生在短期的外科轮转期间不一定能遇到,因此,可以借助数字影像技术将典型的手术或操作过程录像和保存,在教学时间供学生观看并同时给予讲解,可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大纲要求,手术基本知识包括:无菌技术、常用手术器械和打结、手术的基本技术操作(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拆线),以及清创缝合术、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的实验教学,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训课来完成。因此,完善的实训室(模拟手术室)是手术基本技能训练的必要条件。结合本校实验室楼层结构的特点,外科实验室布局按如下操作程序设计:进入实验室→更换工作鞋(设鞋柜)→更换洗手衣(设男女更衣室及洗手间)→戴帽子及口罩、修剪指甲→整理着装(安装镜子)→洗手(使用感应水龙头)→泡手消毒(利用泡手桶)→进入模拟手术室或直接进入实验室操作。空间分隔实现从非隔离区→相对隔离区→隔离区[3],同时把各个操作的主要步骤和重点注意事项做成简洁明了的墙报,挂在实验室相关区域的墙上,便于学生在操作时有一个纲领性的指导,特别在初学时帮助很大。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井然有序,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能在专业性强的氛围中培养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及学好外科技能操作的信心,加强了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技术,使教学与实际临床工作紧密联系,为学生从学校学习过渡到临床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制度保障

建立科学、先进、高效的教研室与实验室管理和运行制度是外科教学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功能和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保证。

首先在管理上,实行教研室(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全体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加强教学人员、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与管理,完善教研室与实验室工作的评价、监控、考核和激励机制。

其次在教研室与实验室工作运行上,本教研室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4],比如:①集体备课制度;对外科学教学中需要讲授的重点内容,通过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统一带教方法;②试讲制度:对初次上理论课或实验课的教师在上课前三个月内由教研室组织试讲,直到效果满意后方可给学生上课;③听课制度:鼓励教师互相听课,后又根据学校要求增加了教研室主任听课及专家听课,课后填写教学质量调查表;④教学评估制度:理论与实验教学结束后根据每位教师的教学成绩,结合教案、教学质量调查表,对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态度进行评估;⑤教学计划与工作总结制度:每位授课教师都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在理论与实验教学过程中严格按计划执行,学期结束后写出书面工作总结,交教研室存档。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外科学担负着既要培养外科知识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

最后,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重视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训练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教学结束后,本教研室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严格考核,制订了合理的评分标准。具体采用必考与抽签相结合的方法,实验成绩占学期末总成绩的2 0%,实验成绩包括平时考查和实验操作考核以及实验报告成绩。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尽可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而不是为难学生,并在操作考试结束后,对每位同学的错误进行了指正,使其能掌握正确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4 人才培养

外科教学是医科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外科带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地位,他们的自身素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直接决定了外科教学的效果实现程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5]。建立一支层次分明、爱岗敬业、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在学历、年龄、职称结构上合理的、完整的、稳定的外科教学队伍是外科教学的关键。针对外科学的专业人才队伍现状,结合目前现代化专业教研室与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校外科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应强调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切实落实教研室与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制度,适当引进人员竞争和流通机制,引导实验室各级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高度重视教学、科研等工作,通过管理促效益;第二,有计划地派遣教研室或实验室专业人员外出进行长、短期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根据外科教研室与实验室发展的需要,适当引进紧缺人才;第三,外科手术的仪器设备更新迅速,外科新技术不断涌现,而这些新的设备和技术大多出现在医院的手术室,故必须建立手术学实验室和附属医院手术室专业技术人员之间长期、稳定的交流;第四,现代医学学科多,分科细,学科之间又互相交叉和融通,必须建立和相关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充分、高效发挥外科学实验室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服务功能;第五,加强医德教育[6],良好的医德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医德教育要贯穿医学教育始终。外科教学中进行医德教育是外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外科教学中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做好示范,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

5 改革成效

经过深化外科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使外科学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由于教学环境比较逼真地接近临床,经过该学科的学习,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后更快地适应了医院的工作环境,迅速掌握手术室的操作规程,得到了医院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学生在上课时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改变了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动手练习更加积极,较快地掌握了外科学基本操作技能,集体主义观念得到了强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做到了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明显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得到增强。

[1] 孟繁铭,吴云霞.整合教学方法,优化外科教学结构[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3):3550-3552.

[2] 茹金泉,倪有娣,雷发金.现代外科手术学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7(6):423-424,427.

[3] 冯武强.优化外科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66-1567.

[4] 李绍波,路会侠.深化外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67-969.

[5] 邝昌贤,林少芒,陈德.注意培养外科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67-368,370.

[6] 殷俊才.外科教学中的医德教育[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5):134-136.

猜你喜欢
外科学教研室医德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行外科学系对外科类住培专业基地统筹管理的经验探讨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趣闻
第17届全国外科学学术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