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杜宇震
吉 林 省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杜宇震
2011年,吉林省共出版期刊238种,自然科学类期刊129种,社会科学类期刊109种。
全省各报刊出版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努力服务于全党、全省的工作大局,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省局党组提出的新闻出版目标建设,促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
1.做好报刊管理和舆论引导工作
召开“全省党报党刊、都市报社长(总编)及部分重点社科期刊、记者站负责人座谈会”。传达贯彻落实孙政才书记、荀凤栖部长关于新闻宣传的批示、《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领导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刘云山同志在“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等新闻出版工作精神。结合当前新闻报刊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就坚持新闻报刊工作宗旨,端正办报办刊思想,切实提升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传播能力等问题向新闻报刊单位提出了具体要求。
组织全省期刊界集中学习“七一”讲话。重点组织省内部分精品期刊单位负责人学习讲话精神,并结合全省报刊出版特点和实际,围绕吉林期刊服务文化民生、发展先进文化,以及如何促进吉林期刊出版的大发展、大繁荣畅谈设想和体会。并将部分期刊单位负责人的心得笔谈在各大媒体上做了集中宣传报道。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刊审读工作
召开审读员工作会议。专题传达贯彻全省党报党刊、都市报社长(总编)及部分重点社科期刊、中直媒体驻吉记者站负责人座谈会精神,落实胡宪武局长关于报刊宣传的重要指示,并结合工作需要,对今后的报刊审读工作进行布置。调整审读员分工,对审读员的工作职责提出具体要求。
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上加大审读力度。在调整审读员队伍加强日常审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节点进行专题审读。对省内近20种少儿类报刊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的出版情况进行专项审读。对省内党报党刊在“七一”期间的出版情况进行专项审读。配合总署集中审读工作,对综合文化类期刊进行专项审读。按照总署要求,专题审读《人物画报》并上报结果。为做好全省报刊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宣传报道活动,对全省报刊特别是党报党刊,庆祝建党90 周年宣传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题审读。开展对《通化日报》等党报面对面审读工作,提高了对报纸出版单位业务水平的面对面指导,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对如何办好报纸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3.认真做好年度核验工作
坚持把年度核验作为监管的重要手段,认真负责地做好核验工作。年内,共核验报纸77种、期刊230种、记者站70家、连续内部资料出版物303种。在报刊核验中,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及出版形式不规范等问题的一律予以缓验。共缓验报纸1种、期刊10种、记者站4家、8种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暂缓发证,并分别采取了警告、下达警示通知书、责令整改等行政措施。
4.切实加强新闻记者证和报刊记者站管理工作
对41家报纸、31家期刊、62家广电新闻单位以及68家省外报刊驻吉林记者站共计6138人进行了记者证核验。重点抽查了10家报纸,5家期刊,20家广电新闻单位和5家省外报刊驻吉林记者站。对5家因擅自扩大记者证发放范围和为外新闻单位以外的人员发放新闻记者证等情况,给予下达警示通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注销其违规申领的新闻记者证。
结合年度核验工作,开展了报刊记者站专项治理“百日行动”。为加强对这次行动的组织领导,抽调专门人员集中组织开展活动。在各报刊社、记者站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派专人对省内报刊记者站逐家上门检查登记,形成影像资料存档,并将检查登记情况在省内媒体进行公告,确保各家记者站基础情况的详实准确。
5.加强培训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报刊新闻记者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建设,连续举办了4期报刊记者法规教育培训,共培训记者近2000人。
1.通过各类展会,宣传推介“吉刊现象”,扩大吉林期刊影响力,打造吉林期刊品牌
组织12家期刊出版单位参加哈尔滨图书交易博览会吉林期刊展览,集中做好吉林省期刊出版十大领军人物的宣传工作。
组织筹备长春书博会“2011吉林省精品期刊展”。共组织95家期刊单位参展,展会期间共接待读者5万余人(次),接待咨询近3万人(次),向农家书屋及社会各界读者赠送期刊13000余册,图书近4000册,光盘200张,优良菜种3000袋,销售码洋近4万元。展会期间,总署、省、市和省局领导多次视察精品期刊展,对期刊展及相关活动予以肯定,省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展会盛况,扩大了吉林期刊的影响力。展会期间推出了“吉林省期刊出版十大领军人物”展,对吉林省期刊出版界的优秀出版家、企业家进行了集中宣传,进一步推介“吉刊现象”。组织8家期刊出版单位开展主题文化活动,通过义诊、义卖、抽奖、讲座、捐赠、文艺表演、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推介本单位期刊品牌。
组织省内50多家精品期刊参加了第四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吉林省精品期刊展,展出期刊5000余册,共接待万余人次,再一次以“吉刊现象”和“吉林期刊出版十大领军人物”为主题,集中宣传吉林期刊现象,展示吉林期刊风采。
2.与省报刊发行局联合开展向全国推介吉林优秀期刊工作
与省报刊发行局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做好吉林期刊的推介、征订工作进行研讨,并提出一系列将吉林期刊品牌推向全国的具体措施,在期刊征订工作中,双方将联合组成工作组,向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总局推介吉林期刊,并深入全国相关省、区,集中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更好地将“吉刊现象”推向全国。
向全国各省、市发出推介函,深入宣传“吉刊现象”,推介吉林品牌期刊,进一步扩大吉林省期刊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吉林省期刊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精品期刊在吉林省期刊出版事业中的示范作用。
会同省报刊发行局专程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面介绍“吉刊现象”和吉林省优秀期刊品牌及其发展状况,集中推介吉林名优报刊,并就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吉林报刊业改革发展,与国家邮政部门共同建立良好的工作指导机制,寻求地方管理部门与国家邮政部门的更广泛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使吉林省报刊发行工作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1.对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进行专项治理
根据总署要求,对全省中小学教辅类报刊出版单位进行专项治理。召开相关报刊出版单位工作会议,部署专项治理工作。在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工作会议后,又组织相关中小学教辅类报刊出版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门会议,传达贯彻总署下发的一系列专项整治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活动的文件精神,对下一步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全面了解出版情况,摸清底数。对全省报刊出版单位出版教辅材料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掌握出版教辅材料的报纸期刊现状,核定出版资质。认真审核了全省238种期刊和81种报纸的出版资质,按照批准的业务范围出版教辅类内容的报刊共16种,占全省报刊总量的5%,其中报纸5种,期刊11种。
出版单位自查与管理部门检查相结合,全面清理整改。对重点中小学教辅类报刊进行逐一筛选,确定工作重点,明确专项整治目标。约见相关报刊单位负责人谈话,要求其进行全面自查,并针对自查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并上报整改情况。对重点教辅类报刊出版单位进行了逐一走访,对其出版发行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并督促其落实整改目标。
检查报刊发行目录,强化对发行环节的监管。与省报刊发行局进行协调,调阅了2012年报刊发行目录,对中小学教辅类报刊发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核查征订目录所列吉林省中小学教辅类报刊,是否严格实行一报一刊一个邮发代号,是否存在违规征订现象。经检查未发现违规现象。
将审读与报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工作相结合,加强质量管理。始终将报刊审读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之一,并于下半年重新调整了审读员队伍,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集中组织审读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从规格、开本、版式、装帧、校对等方面,对16种教辅类报刊进行了专项质量检查。同时,将教辅类报刊质量检查结果纳入下一步报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经专项审读,吉林省教辅类报刊出版情况良好,基本符合各项法律法规要求。
2.查处各类违规出版情况
对在市场上发现的部分违规出版的杂志进行查处。先后查处了省医院出版院刊等十余种违规出版的期刊,责令停止违规出版行为,并予以处罚。
针对报刊出版单位在出版活动中的违规情况,对违规报刊进行诫勉谈话10余次、给予通报批评3次、下达警示通知书5份。接受外省相关部门协查、读者举报约20余次,分别给予书面回复或其他形式答复。
3.开展打击报刊刊载违法广告专项治理行动
为规范报刊刊载广告行为,整顿报刊出版秩序,与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集中开展了报刊刊载违法违规广告的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并提交关于广告经营情况的报告。由省新闻出版局、省工商局联合对重点报刊出版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问题严重的4家报社进行了查处,约谈严重违规单位负责人10余人次,对6家报刊出版单位或主管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通过专项治理行动,违法违规广告得到了有效整治,据省工商局第三季度广告监测数据,报纸广告违法率比第二季度降低1.3%。
根据总署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召开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推进会,部署落实改革有关事宜。集中做好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调查摸底阶段对省内报刊进行分类,反复分析各报刊单位办刊宗旨、主管主办单位等情况,划分改革单位类别;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扎实细致地做好相关报刊单位改革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稳妥推进改革。召开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推进会,部署落实改革有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