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剑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2069)
钩虫病是表现为慢性失血、营养不良、乏力、胃肠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寄生虫病,是广泛流行于农村地区的常见传染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钩虫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以本地区为例,由于大量农田被征用,农村已逐步向城市化发展,下地务农干活的人员越来越少,钩虫病这一传统而古老的传染性疾病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被淡化,尤其是年轻一代医务人员对此疾病的感知也是少而又少,以致临床误诊、漏诊。加之本病临床上以贫血症状就诊为主,起病多隐匿,病情缓慢,易被诊断为消化道实质性脏器病变。现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1例钩虫病的误诊、漏诊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51~72岁,平均60岁;误诊时间为2~12个月。全部病例均表现为贫血、乏力为突出症状,血红蛋白4.5~8.1g/L,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悸、活动后气喘症状,无发热、咳嗽,无便血,其中5例有腹部不适症状,一般情况可,肝脾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均有不同程度的蜡黄面容。大便隐血均为阳性(+~+++),血常规均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中4例伴有低蛋白血症。全部病例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胃镜均未发现出血灶;7例在上级医院接受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另4例拒检;6例骨穿检查均表现为造血旺盛现象,5例拒检;11例腹部CT检查均未见异常。各肿瘤指标未见异常,血清铁浓度显著降低,粪常规检查未见虫卵。
1.2 误、漏诊情况及确诊经过 本组病例中诊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7例,消化道肿瘤4例,给予补充铁剂,不同程度的输注红细胞后好转,继而症状逐渐重现。反复详细询问病史及作业情况,是否有粪便接触机会。所有病例经大便饱和盐水浮聚法连续检查三天以上均发现钩虫虫卵后确诊。
1.3 治疗与转归 确诊后经输注红细胞、阿苯达唑片驱虫、补充铁剂、加强营养改善治疗。治疗1周后复查大便隐血均为阴性,大便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均未发现钩虫虫卵,治疗后3个月左右血红蛋白浓度均恢复正常。
钩虫病是由十二指肠钩虫和(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重者可致心功能不全等,均为慢性失血过程所致。本组患者均为50岁以上农民,长时间被诊为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可能的误诊、漏诊原因为:
2.1 思想上放松警惕 随着本地区务农人员的减少,本疾病发病率逐渐降低,尤其在年轻人中已基本找不到钩虫病患者。加之年轻医生对本疾病的认识肤浅,思想麻痹。
2.2 询问病史不详细 忽略了患者的作业史,本地区虽已没有大片农田,但仍有少量的菜地,其耕作对象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
2.3 诊断方法运用不当 本组11例患者经粪常规涂片查虫卵均为阴性,就忽略了对本疾病诊断。其实对钩虫病的诊断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饱和盐水浮聚法,只要连续检查大便3天以上,可以防止漏诊。
2.4 临床思维误导 本组患者均为50岁以上人群,对以贫血、乏力为突出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容易向中老年人群消化道常规出血性疾病、血液系统常规疾病去思考,如消化道溃疡、肿瘤及造血系统功能障碍等。
2.5 过分依赖现代医疗技术 本组患者都经过胃镜、肠镜、CT、B超等现代化诊疗技术的检查,但均未能确诊,忽略了常规的传统检查方法为此病的最佳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