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鹏 赵志丹 (河北井陉县医院 050300)
患者女性,65岁,主因间断性腹痛伴发热3个月于2011年3月就诊。入院查体患者精神状态可,无消瘦,腹平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左上腹可触及9cm×8cm的肿物,质韧,边界清,活动度可,肝脾未触及肿大,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存在。CT平扫:左侧中腹部见软组织影,考虑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增强CT扫描:左侧中上腹病灶考虑来源于胃大弯侧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B超检查:左上腹低回声包块。胸部CT及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于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择上腹部正中切口长10cm依次切开腹壁各层,进腹探查无腹水,肝脏表面未触及异常结节,胃周及腹主动脉旁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肿物位于胃后壁大弯侧近胃窦处,10cm×11cm×9cm大小,基底宽4cm,表面光滑,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中诊断胃间质细胞瘤,拟行胃部分切除术。于距肿物2cm处用闭合器闭合胃壁,将肿物楔形切除。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病理报告结果提示胃间质细胞瘤。
胃间质细胞瘤是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干细胞的一类良恶性肿瘤。在消化道间叶肿瘤中,胃间质瘤多于平滑肌瘤。与消化道上皮肿瘤相比,消化道间叶肿瘤占的比例很少,但在消化道间叶肿瘤中,胃肠道间质细胞瘤占有重要的位置[1]。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主要患病人群年龄在60~80岁之间,无性别差异,60%~70%发生在胃部。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及生长方式有关。最常见症状是腹部隐痛不适,少见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恶心、肠梗阻等症状,50%~70%的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超声内镜检查对于发现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有一定作用,但存在一定痛苦并受条件限制,而B超检查无痛苦,无创伤,可以作为首选。肿块较大者CT检查诊断阳性率较高,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间质瘤的唯一方法。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放疗和化疗为辅。由于胃肠道间质细胞瘤很少有淋巴结转移,一般可以不进行淋巴结清扫。治疗以局部切除为主,扩大性切除、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的预后基本无影响,并不能延长其生存时间[2]。周雷等[3]亦报道,完整的局部切除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最有效的手段。
[1]纪小龙,虞积耀.胃肠道平滑肌瘤[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1):3-5.
[2]丁丰盛,楼善贤,王朝明.胃间质瘤32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2,4(8):562-563.
[3]周雷,王岩,姚力.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8(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