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种子管理站,新疆 阿图什市 845350)
先玉335玉米山区高产栽培技术
黄英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种子管理站,新疆 阿图什市 845350)
玉米是克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山区玉米主栽品种SC-704和石玉905已经种植多年,为了加快克州山区玉米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为玉米生产准备优良的后备品种资源,2010年我站引进玉米新品种先玉335参与试验。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高产,优质,活秆成熟。平均亩产达1000 kg以上,秸秆亩产5000~6000 kg,既解决了粮食高产,又解决了山区牧民牲畜喂养问题。历时3年,我们对该品种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州山区高产栽培技术。
灌水后深耕20 cm,并剔除田间植株、杂草残体,耙耱合墒,使土壤上虚下实无坷垃。播前平整疏松,墒情良好,以利出苗。
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 kg,磷酸二铵15~20 kg,翻地前均匀撒施于田间。
选用包衣种子或用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拌种,以防治病虫,促进生长。
播种期根据当地的气温、土壤等差异而定,原则为适时早播。我州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采用地膜可在地温稳定在8~10℃时播种。
采用精量播种机地膜点播,株距28 cm,行距45 cm。精量播种不仅减少了用种量,而且可节省定苗劳力。但播行要端直,接行准确,株行距一致,播种深度5~6 cm。播种时要随时注意检查播种质量,保证播种深度合适,种子分布均匀,覆土严密。发现漏播断条应做记号,及时补种。
精量播种亩用种1.5~2.0 kg,但是种子必须精选,质量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亩保留5000~5500株。
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时期管理。
3.1.1 保证全苗:全苗是高产的基础,在精量机械播种的基础上,达到苗全、苗齐、苗壮。如果苗情不好,想要获得高产十分困难。
3.1.2 中耕:苗期中耕二三次,第一次深度10~12 cm,要避免压苗、埋苗;第二、三次中耕行间深16~18 cm。
3.1.3 蹲苗促壮:蹲苗要根据当时的苗情、土壤水分、肥力等区别对待。当苗色深绿、长势旺、地力肥、墒情好时应进行蹲苗,地力瘦、幼苗生长不良则不宜蹲苗。
3.1.4 病虫防治: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黏虫等。
此期主要是控秆、促穗,植株健壮,为穗大粒多奠基础。
3.2.1 去除分蘖:结合中耕锄草进行去蘖,随见随除,避免消耗水分和养分。
3.2.2 开沟培土:开沟培土可以翻压杂草,提高地温,增厚玉米根部土层,有利于根系生长,防止玉米倒伏,有利于灌水。
3.2.3 适期追肥、灌水:此期处在玉米需水肥的临界期,是形成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结合开沟浇水重施氮肥。
(1)追肥:亩施尿素30 kg,分两次追施。第一次在拔节期,亩施尿素10 kg。第二次结合第三次灌水(花期),亩施尿素20 kg。可人工穴施,施于距苗10 cm、深8~10 cm的土中。施肥时注意不要把肥料撒于玉米叶片上,以免灼伤玉米叶片。施肥要与灌水配合,以及时发挥肥效。
(2)灌水:玉米生育期间一般灌水4次,第一水一般在拔节期或稍晚一点配合第一次追肥进行,即中午叶片呈现萎蔫状,而早晚叶片展开时即可灌水,头水在播后50~60天,第一水水量可稍大,要灌足灌匀,渗水深度在50 cm以上。头水以后每隔15~20天灌一次水。
3.2.4 病虫防治:此期主要防治棉铃虫、红蜘蛛、蚜虫等。
主攻目标是防止茎叶早衰,保持秆青叶绿,促进籽粒灌浆,争取粒多粒重。
3.3.1 灌水:灌好第三、第四水,不但可以促进开花受精,减少秃顶缺粒,还可增加粒数、粒重。此期要保持田间湿润,灌水时要开沟细流,不可大水漫灌。
3.3.2 补施花粒肥:花粒肥能防止玉米脱肥早衰,保持叶片功能旺盛。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如后期脱肥,在第三次灌水时亩施速效氮肥20 kg。
适当早播,在地老虎大量发生时玉米幼苗已较大,组织老化,可减轻地老虎危害。采用灌水淹虫,也能消灭地老虎。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 g加水10 kg拌玉米种子60~80 kg防治。
开春前处理玉米秸秆,以压低虫源。可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250~500 g,加入沙土2.5~3.0 kg施入土壤。
消灭越冬成虫,利用早春或越冬灌水进行消灭。可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1:1)1000~1500混合液喷洒。
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收获后使其自然干燥,一般籽粒含水量在13%以下即可安全贮藏。
1005-2690(2012)11-0047-02
S 513.048
B
201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