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宏,牛伟丽,尚寒光,王海亮,吴 飞
(长治市农业种子站,山西 长治 046000)
“十二五”规划和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提出要加快农作物种业创新,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农作物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全球贸易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跨国种业强势进入我国,并逐步实施垄断,我国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抢占种业战略制高点,是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程看,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发达的现代农业离不开强大的现代种业。可以说,种业科技创新已成为现代农业创新的前沿和关键。
1.1 跨国种业公司科技研发资金投入高。近20年来,世界种业得到迅猛发展,先后涌现了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等一批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它们在资本运作、经营规模、研发能力、市场营销等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在科研投入上,一般每年将其销售收入的10%左右用于育种研发,有的甚至高达15%~20%。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2007年度,世界前5强种业公司的研发投入达14.7亿美元,占同期销售总额的12.8%。2010年,孟山都育种研发经费达到12亿美元,其中育种研究和生物技术各6亿美元;先锋公司育种研发投入10亿美元;先正达育种研发投入4亿美元以上。正是这种不断的科研资金投入,新品种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加大,实现了科研的高投入与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1.2 跨国种业公司注重高科技商业化育种。孟山都、先锋等一流的跨国种业公司之所以成为世界种业巨头,与其分工明确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先进高效的商业化育种模式等是分不开的。通过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育种目标,收集全球多样化的种质资源,寻求现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运用现代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建立广泛覆盖的试验网络,拥有精干高效的研发团队,其商业化育种研发不断向种质创新、基因发掘、分子标记、遗传分析、生物信息处理等基础研究领域延伸。在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关键突破点的种业研发中,以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辅助和分子设计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与包括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的两大育种体系相互结合,促进了种业由传统方式向精确育种转变,良种选育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现代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严峻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国种业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并存。
2.1 我国种业科技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贡献较大。我国种业科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撑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超级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等突破性优良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培育出一大批农作物优良品种,实现了六七次大规模品种更新换代。在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育种产业化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农作物矮秆、杂交、转基因等重大育种理论和技术实现突破,基本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到产品开发的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种业科技对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育种领域的综合实力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粮食连续8年实现增产,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达到40%。
2.2 我国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科技研发能力较弱。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种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小且分布散,竞争力不强。与国外知名种业相比,我国种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持证种子企业共7500多家,其中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仅200多家,拥有品种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100家,具有产业化能力的更是不足80家,我国前10强种子企业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虽然我国已经构建了较完善的育种创新体系,但育种研发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市场上近90%的品种是依靠科研单位研发,种子企业的研发能力弱,研发投入比重平均不足3%的。与国际种业巨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率11%相比,我国种子企业科技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弱于国外种业集团。
2.3 我国种业科技基础研究薄弱,创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在种业科技创新中普遍存在着重品种选育、轻技术创新的现象。目前,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观念等方面的束缚,科研单位育种与企业相割裂,基础研究、种质资源创制能力薄弱,商业化育种集成度低。一方面,科研育种大部分集中在农科院所,但农科院所是以项目任务和成果报奖为导向,脱离生产实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既浪费了资源,又不利于品种研究的深化,许多审定的品种在生产上无法推广,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据统计,近10年来,仅玉米品种就审定了4000多个,但是,在众多的品种中,具有特异性、广适性、持久性的品种很少,突破性品种更少,其结果是85%以上的审定品种都没有推广价值。另一方面,种子企业自身缺乏研发能力,又必须依靠购买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但科研院所研发的产品又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由于研发和产销相互脱节,使得种业企业经营品种单一,缺乏突破性品种,创新成果推广范围和经济效益都受限制,难以参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缺少持续发展的后劲,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种业科技的客观要求及应对国际种业的竞争压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种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农作物种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3.1 国外强势种子企业大量涌入,竞争形势严峻。随着农业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强势种子企业相继实施全球化战略,联合渗透和瓜分、控制国际种业市场的步伐逐步加快,市场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自上世纪90年代起,跨国子业公司强势进入我国,现已有35家进入国内市场,投资企业70余家。外资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先进的管理制度,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快速渗入我国主要农作物、蔬菜、林果花草种子市场并逐步实施垄断。目前,我国高端蔬菜种业的50%以上和花卉种业的90%以上的市场份额已被国外企业占领,并已开始向大田农作物扩张。国外企业近10年间,在全国审定玉米品种113个(次),仅美国先锋公司就先后推出了先玉335等7个品种。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大优势,已占我国玉米种子市场份额的40%。据报道,2011年美国先锋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在我国种植面积已上升至第二位,已严重挤压了国内种业的生存空间,我国种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3.2 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给种业提出新要求。为满足粮食供给刚性增长需求,国家发布了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1.1万亿斤,比现有能力再增加1000亿斤。当前,而我国的良种贡献率只有40%,与发达国家近60%的贡献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因此,要想完成粮食增产目标,就必须从科技进步上找出路,就必须在良种贡献率上下功夫,在优良品种选育上实现突破,从提高单产上挖潜力,这对种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3.3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迎来新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根本。2012年中央1号文件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为此,农业部将加快种业发展作为“农业科技促进年”的重要着力点,以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关键基础支撑,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有力推进,全面提升了现代种业发展的科技水平;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税务总局等部门通过建立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种业科技工程项目、免征种子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农业部连续三年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总的来说,我国的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面对国际种业的激烈竞争,如何发展我们的民族种业,提高良种覆盖率,有效保障供种安全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要正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和建立种业研发新机制,提升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4.1 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基础性是指种业相关的基础性科研,公益性是要提供公共产品。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是培育重大突破性新品种的基础,也是尽快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持续、稳定的人力保障和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校对种业科技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主体作用,加大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权属登记和育种材料创新力度,为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支撑和创新源泉。同时,在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种业基础研究专项基金,进一步深化育种理论方法、生物技术、品种检测和种子生产加工技术等基础性研究,强化种业前沿性技术研究等,支持利用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开展种质创新,为种业应用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4.2 建立种子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国外种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既是市场流通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更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主体。我们要紧紧抓住种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引导企业成为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大种业科技投入,制定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走科技强企之路。通过推进种业科研机构改革,构建以市场为导向,公共研究单位与企业紧密结合,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扶持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加大科研投入,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提高育种效率和水平。要创建和运行高效的规模化育种技术体系和平台,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增强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
4.3 加强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人才是种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大量的高端育种人才都集中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应建立科研人员的有效流动机制,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或人员进入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以促使这些优秀的育种人才真正流入企业,直接为企业服务。尽快制定我国种业人才长远发展规划,大力培养种子科技、制种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努力改变我国种业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建设高质量的种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农作物种业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实习基地建设,加快培养既掌握现代育种理论和技术,又具有丰富育种经验的年轻育种人才,打造农作物品种研发前沿团队,为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4.4 实施种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随着科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种业强国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产业链创新战略、品牌战略以及人才战略,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国际化,在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抢占制高点,实施种业全球垄断。我国种业要想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就必须借鉴世界种业强国的成功经验与发展策略,加快制定种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在种业政策法规完善、一体化机制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与人才建设、组织措施保障等方面提出种业科技创新国际化的政策建议,这对加快我国现代种业发展,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