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碎片化到结构化
——品《他乡的“他者”:一项关于农民工闲暇生活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2012-01-21 14:41廖小平
关键词:闲暇荒野田野

廖小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3)

从碎片化到结构化
——品《他乡的“他者”:一项关于农民工闲暇生活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廖小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3)

农民工闲暇生活是牵涉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转型、影响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有大量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经济学、人口学视野的范围内展开探讨,媒介的描述性调查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和学理分析。总体而言,研究成果普遍相对松散,偏重于宏观描述方面的定性研究,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表现出没有连续性的断裂,呈现零散化、碎片化的特征,给人一种拼贴感,与此相应的是研究成果的内在和外在、本质与现象、隐义与显义、真实性与非真实性、能指与所指相统一的深层研究模式的消失,是之可谓为研究的“碎片化”现象,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马纯红副研究员近日出版的新著《他乡的“他者”:一项关于农民工闲暇生活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9月版),是近年来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对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突破之作,著作以农民工闲暇生活为切入点,通过“民族志文本”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农民工生活呈现的结构化表达。

著作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以“走进荒野”方式进行的结构化努力。该书以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阶段,在这阶段中不断暴露和表现出来的农民工系列问题,如果没有进行深刻的解构,往往会在城市化、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视角下将其进行简单的价值评判和粗暴处理。出现的结果往往是从相对宏观的层面、相对抽象的角度、泛泛地探讨社会化的一般问题,这样的一种研究思路,表面上有理论,又回归于实践,但实践只是被宏大理论的框架和问题意识所切割的片断,虽然看起来是关于农民工各个方面的研究实践,事实却与农民工自身作为“他者”的逻辑无关。其后果则可能是,满足于简单处理和粗暴理解的研究越发达,就越是无法触及研究背后所关涉到的社会转型特征,既无法理解这些农民工闲暇问题来自何处,将往何方,又无法理解农民工群体在转型当下的处境,更无法在这种研究提炼出具有学科化努力的中层学术链条,最终在“自说自话”中被消解。由此,“走进荒野”、“轻轻地走入荒野”就成为作者本人的努力方向。

一方面,是“走进荒野”。农民工的闲暇研究需要赋予足够经验的内涵,没有足够的经验内涵,宏大理论运用到其中,就会不知所指。以空洞无物的理论来理解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就有如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真正的问题意识来自田野的经验,而不是尽人皆知呆在书房里想出来的“问题”。针对复杂化、特殊化的农民工闲暇问题,作者在田野的经验中,寻求对这些特殊性、即个性的加深解剖,往往能够突破共性,为共性提供新的创造而得到发展。这样的研究,也就能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回应农民工闲暇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是和能往何处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而言,从田野经验中而来的问题意识,不仅是一种真理,而且更是一种方法,一个框架,一幅视野。

另一方面,是“轻轻地走入荒野”。 即暂时悬置结构意识,注重问题意识。人类学的田野经验需要暂时悬置自己的理论预设,以农民工主位的立场进入研究场域,在异文化的考察中,深刻洞察所接触到的问题。当然在没有形成一个框架的前提下,在相当宽泛的视野内收集资料,可能会或多或少呈现出某种学术盲目,但带着学术框架进入田野,势必妨碍对调查对象的全面理解。而且对于转型期的农民工研究而言,或许后者比前者给学科范式转换研究造成的障碍会更大,而且前者会防止理论严重地切割经验,从而屏蔽实践本身的逻辑,或者说可以让经验不只是要充实理论中的概念或范畴,从而使得经验本身也成为一个自在的领域,这种走入“荒野”的方式,不带预设和结构之重,而是以悬置和悬疑的态度呈现出“轻轻地走入荒野”特征。

本书的作者马纯红,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年轻学者,对政治社会学有较系统的学习,对学术有较执着的追求,作者将农民工闲暇生活特征这一熟的不能再熟的思考,转化为与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陌生感,转化为一种第三者的眼光,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主人”,进而反观我们本身,从田野层面解释、解构和分析农民工闲暇生活问题的特征、成因与规律,将田野调查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将自我与“他者”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都市农民工闲暇生活的“民族志”文本,其志可嘉、其才可鉴、其书可品。

[本文编校:徐保风]

2012-08-20

廖小平(1962—),男,湖南邵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闲暇荒野田野
希望的田野
人在何时最清醒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在希望的田野上
闲暇:教育蕴藏其中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