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观察

2012-01-20 09:02骆欢李国航瞿志军庄桂龙
河北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鞘内脑膜炎结核性

骆欢 李国航 瞿志军 庄桂龙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导致的脑膜非化脓性的炎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结核病中常见病之一,患者大部分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后遗症多[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的改变,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呈现递增的趋势,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结核性脑膜炎患病率达7% ~12%[2,3]。而且随着耐药结核菌的不断出现,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难以达到较理想状态。因此笔者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46例,探讨应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5±5)岁。均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等临床表现,患者诊断均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脑部CT检查,并参照《现代结核病学》标准进行诊断。排除标准:有心、肝、肾及肺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患者;智能或语言障碍而无法交流沟通患者;有脑血管意外或颅内肿瘤患者;妊娠、哺乳期。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保肝、脱水剂、激素等药物治疗,其中抗结核治疗方法采用3HRZE/9HR的治疗方案(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根据常规体质量标准计算剂量,H剂量加至10~20 mg/kg。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法为每日采用地塞米松10~20 mg,共6~8周,并且使用呋塞米、甘露醇辅助降低颅内压,用胞二磷胆碱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患者进行常规腰穿,成功后对脑脊液压力测定,放出脑脊液5 ml/次,同时注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置换,共重复4次,每次置换间隔10 min,然后将5 mg异烟肼、3 mg地塞米松、250 mg胞二磷胆碱与等量脑脊液充分稀释并缓慢注入,2~3次/周,可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而减少次数,但最长给药不超过2个月。治疗前后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脑脊液生化、白细胞及压力等指标变化。

1.3 评价标准 参照《现代医学诊疗常规》对2组患者的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进行评定:若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且不出现并发症,脑脊液连续2次检查均正常,则为治愈;若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且不出现合并症,脑脊液检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则为好转;若临床症状、体征无显著好转,脑脊液改善不显著或病情恶化,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23,例(%)

2.2 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糖、蛋白、白细胞、氯化物、压力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糖、蛋白、白细胞、氯化物、压力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有报道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死率达15% ~20%[4]。故对结核性脑膜炎加强预防和治疗来降低患病率、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5]。传统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是口服或静脉点滴抗痨药,往往治疗时间持续超过1年,且因患者的血脑及血脑脊液屏障等原因的影响,抗结核药的血药浓度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临床效果欠佳。

表2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n=23,±s

表2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n=23,±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治疗前比较,#P <0.05

试验组 对照组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糖(mmol/L) 1.29 ±0.50 2.70 ±0.31#* 1.31 ±0.49 2.62 ±0.32治疗前 治疗后#蛋白(g/L) 4.03 ±1.75 0.38 ±0.07#* 3.92 ±1.60 0.49 ±0.08#白细胞(×106/L) 512±138 58±13#* 502±147 122±21#氯化物(mmol/L) 101±7.0 125±5.3#* 100±8.1 113±5.7#压力(mm H2O) 303±18 148±18#* 308±23 197±16#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射治疗,可显著地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1)能充分稀释脑脊液,降低脑膜刺激及在脑膜中的沉积,从而利于蛋白质的吸收;(2)能使脑脊液循环得到改善,减少蛛网膜粘连和脑积水的发生率;(3)无菌0.9%氯化钠溶液的置换既能松解粘连,还能使大量含毒素和病菌的脑脊液获得置换,从而稀释、冲洗、引流及修复炎症[6];(4)鞘内注射药物能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从而利于减少结脑炎性反应及脑脊液的生成,改善脑脊液循环,避免了脑膜粘连增厚[7],在较短时间恢复正常的颅内压,同时能减少静脉激素给药时出现的全身反应;(5)鞘内注射异烟肼能直接发挥在脑脊液中的杀菌功效,特别适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5%,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糖、蛋白、白细胞、氯化物、压力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可加快患者脑脊液恢复,使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安全手段。

1 王业建,刘新,常慧澜,等.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7-29.

2 Titone L,Di Carlo P,Romano A,et al.Tubercul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children:32 years survey.Minerva Podiatr,2004,56:612-616.

3 葛艳玲.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新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28:302-304.

4 González-Granado LI.Treatment for tuberculous meningitis.Rev Neurol,2009,48:672.

5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主编.新编结核病学.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42-272.

6 席秀娥,张会强,尚好珍.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5-27.

7 Gautam N,Aryal M,Bhatta N,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meningitis.Nepal Med Coll J,2007,9:104-106.

8 岳淼,刘风霞,于翠华.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8 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8,48:74-75.

猜你喜欢
鞘内脑膜炎结核性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鞘内连续注射吗啡和地塞米松在癌性骨痛中的疗效及其机制
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