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庆,李志刚,王江峰,罗思敏,马 婷
(1.中山市公安局 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 中山 528400;
2.广东警官学院 刑事技术系,广东 广州 510232;
3.广州市公安局 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1400;
4.清远市公安局 司法鉴定中心,广东 清远 511518)
在刑事凶杀案件的侦破中,死亡时间 (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准确判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确定破案范围,确定嫌疑人以及排除作案可能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基于昆虫的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是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最有效方法,它主要依据昆虫在尸体上的生长发育及演替规律判断死亡时间。在实际应用该方法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及尸体自身的状况对昆虫的影响。室外尸体、室内尸体、河道的尸体、海洋中的尸体、被火烧的尸体、土埋尸体、包裹的尸体、悬挂的尸体、中毒的尸体皆有不同影响,这些影响需要通过研究来明确[1]。在最近发生于广东省1-2月份寒冷季节的一起凶杀案中,死者被严重火烧至全身外层炭化,但该尸体上仍旧有昆虫出现,现将该案件报道出来供法医实践借鉴。
2.1 一般介绍
2011年2月25日,在广东某地一高速公路出口处附近的半山腰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的尸体,尸体呈俯卧位趴在地上,尸体周围的枯树枝仍有较多没有燃烧,尸体所穿的衣服已经基本烧尽。死者为女性,尸体长153cm,尸体呈拳斗士式,尸体身体表层除右颞部、顶部、颜面部外,其余部位均烧焦,呈黑色改变。尸体右腹部背面已经烧透露出内脏 (图1a)。尸体的内脏、脑组织及部分肌肉仍存在 (图1b,图1c)。尸体颜面部、颈前、胸部、左上肢、双下肢前面均见白色霉斑 (图1b)。经法医检验,死者符合钝性外力作用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符合他杀所为,其死后被焚尸。通过DNA检验结合当地失踪人员情况,确定了死者身份。
图1 尸体图片:a:现场情况及尸体;b:尸体头部的情况,头部只是背面烧焦;c:尸体胸部腹面的肌肉及内脏仍存在;d:尸体体表的霉菌分布
图2 尸体下方腐败液中的蝇类幼虫 图3解剖时收集的蝇类幼虫
图4 尸体下方泥土中已经进入前蛹期的幼虫,虫体已经缩短。
2.2 昆虫情况
现场的昆虫情况见图2,图3,图4,主要为蝇类昆虫,共有3种,分别为大头金蝇幼虫、棕尾别麻蝇幼虫及丝光绿蝇幼虫,三种均有3龄幼虫,最老的幼虫为丝光绿蝇幼虫 (图4),已经缩短成蛹形进入前蛹期。
2.3 环境及温度情况位于郊区一山坡的灌木丛中,土壤为沙砾土,案发前30天的每日的校正后的平均温度见图5,平均温度为15.325℃。现场的降雨情况见表1。
图5
表1 案发地降雨情况
2.4 死亡时间推断
因中国没有15℃丝光绿蝇的发育数据,根据grassberge(2001)[2]的数据,在 15℃ 下发育到前蛹期的时间为31+56+70+115+340=25.5天,本案中的昆虫虽然接近化蛹,但尚未化蛹,故减去0.5天,本案的总平均温度比15℃高0.325℃,25天的ADH为8.125小时度,考虑到此影响,再减去1天,故最老的幼期昆虫在尸体上的发育时间为24天,从发现时间2011年2月25日下午4点向前推,故最早产卵时间应该是2月1日下午4点,根据尸体并没有彻底燃烧大部分内脏仍存在的及现场仍有较多枯树枝没有燃烧的情况,1月31日广州有轻微降雨,估计火焰熄灭并适合于昆虫入侵需要2天,则死亡时间为26天左右,也就是死亡日期为1月30日。
2.5 破案结果
据案犯交代,凶手于1月29日与死者共进晚餐,之后一起去死者的出租屋,之间发生争吵,凶手掐死死者,1月30日凌晨,凶手驾车行驶数百公里将死者抛尸于偏僻现场,并点燃3支香烟放在尸体衣物上燃烧。
本案应用法医昆虫学方法,成功准确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偏差只有1天左右,显示出基于昆虫学的方法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及优越性。这一点和国外的报道是一致的,在意大利的2例案件中,虽然尸体被烧严重,但仍旧能够根据昆虫 (主要是丽蝇及麻蝇幼虫)判断死亡时间。昆虫在尸体上孳生的数量毫无疑问会强烈的被尸体上所遗留的肌肉所影响,尸体完全被烧焦也会降低在尸体上孳生的昆虫数量。本案发生于1-2月,此时是广东最冷的季节,在生活中已经看不到飞舞的蝇类及叮人的蚊子,但是尸体上仍旧有几种蝇类发生,表明在广东的冬天尸体上仍旧有昆虫出现,这一点与我们的研究是一致的 (王江峰,2008)[3]。一般认为尸食性昆虫在10℃ (Willams,1984)或12℃ (Erinelioglu,1996)下就停止活动了。但是也有作者认为在冷季阳光比自然气温更重要。Deonier(1940)表明丽蝇属在最低1.7℃仍能活动,Nuorteva(1965)发现红头丽蝇和反吐丽蝇在5-6℃的阳光下仍能活动。Faucherre(1999)报道的案例表明在瑞士一个10米深、温度只有5℃的洞里红头丽蝇能够产卵。本文案例中的昆虫所经历的温度最低在10.6℃,平均为15.325℃,远高于上述温度,所以有昆虫活动理所当然了。
凶手常常企图通过焚烧来处理尸体,但是他们常常不清楚温度到底有多高以及完全把一具一具尸体烧成灰烬需要多少时间。即使在职业的火葬场的火化炉,人类尸体同样会出现一些可以辨认 的 碎 片 (kennedy1996;Murrayand Rose,1993)。本案中的凶手,将尸体放在一堆干枯的树枝旁边,并且将三根点燃的香烟放在尸体不同部位并点燃衣服,希望在他离开后大火能将尸体烧成灰烬消灭证据,结果尸体只有接触衣服的表层、尸体的背面及腹部烧成炭化状态,尸体仍旧存在将近一半的组织。而枯树枝只有靠近尸体的地方被烧成灰烬,其它仍大量保存 (图1a),后者可能是风向以及降雨的缘故。观察尸体,凡是烧成炭化的地方均没有蛆虫,蛆虫主要在尸体下方的腐败血水及部分内脏中存在。关于火烧,wardle(1921)注意到,对丽蝇产卵来说,不仅肉表面要带点潮湿,而且蛋白质不曾被高温所凝固,他发现生的肝的薄片若用本生灯将表面微微烧焦,或在阳光下自然干燥,即使再使它潮湿,也不吸引产卵。他亦指出:新煮的肉,虽然潮湿,但并不吸引丽蝇。轻度的火烧,此时在尸体上有开裂的皮肤。两种尸体昆虫的种类相同,但被烧得尸体上昆虫到的更早,因为火烧引起尸体上有更多的开口;另外,被烧的尸体昆虫产卵更多,显示被烧的尸体对丽蝇仍极具吸引力。但如果尸体烧得更严重,比如炭化,则昆虫的到达可能被延迟(Avila and Goff 1998)。本案中的昆虫
本案件中尸体上的昆虫种类明显很少,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其一季节的原因,由于温度低明显显著了昆虫的活动;第二被火烧的原因,按照Jeffery tomberlin的观点 (在中国的学术报告),昆虫的到达尸体受尸体的微生物分解尸体所发出的气味控制,由于尸体被严重火烧,尸体上及尸体周围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严重破坏,所以影响了昆虫的到达。
本案件中的尸体上面有大片的霉菌,由于我们在此方面没有基础,故没有对霉菌进行分析。Hawksworth(2011)认为:通过Forensic mycology可以用作痕迹证据、推断死亡时间、物证的时间、判断死因、判断尸体的位置、生物武器等方面。本案件中的霉菌明显有厚厚一层,其发育明显有时间相关性,所以此方面的研究应该加强。
[1]王江峰法医昆虫学 [A].伍新尧高级法医学 (第二版)[C].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1:148-169.
[2]Grassberger and Reiter.2001.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Lucia sericata(Diptera:Calliphoridae)developmen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isomegalon and isomorphen diagram.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120(2001):32-36.
[3]Jiangfeng Wang ,Zhigang Li,Yuchuan Chen,et al.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sects on pig carcasses and their significences in estimating PMI in south China.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08,179,11 -18.
[4]Williams,H.(1984).A model for the aging of fly larvae in forensic entomology.Forens.Sci.Int.25:191 -199.
[5]Erzinclioglu,Y.Z.(1996).Blowflies,Naturalists'Handbook 23,Richmond.
[6]Deonier,C.C.(1940).Carcass temperatur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winter blowfly populations and activity in the Southwest.J.Econ.Entomol.33:166 -170.
[7]Nuorteva,P.(1965).The flying activity of blowflies(Dipt.,Calliphoridae)in subarctic conditions.Ann.Entomol Fenn.31:242-245.
[8]J.Faucherre,D.Cherix,and C.Wyss.Behavior of Calliphora vicina(Diptera,Calliphoridae)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Journal of Insect Behavior,Vol.1999,12(5):687-690
[9]Kennedy,K.A.R.1996.The wrong urn:Commingling of cremains in mortuary practices.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41:689-92.
[10]Murray,K.A.,and J.C.Rose.1993.The analysis of cremains:A case study involving the inappropriate disposal of mortuary remains.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38:98-103.
[11]Avila,F.W.,and M.L.Goff.1998.Arthropod succession patterns onto burnt carrion in two contrasting habitats in the Hawaiian Islands.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43:581-86.
[12]David LH,Patricia EJ W.Forensic mycology:the use of fungi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206(20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