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上市后的忧虑

2012-01-19 06:28:14刘睿
中国报道 2012年5期
关键词:发行量知音湖北

本刊特约记者 刘睿

知音传媒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其核心优势难以向核心人群之外拓展。

知音传媒集团依靠旗下杂志独特的市场定位,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知音传媒”)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正处于初审之中。若成功,作为国内期刊IPO第一股,知音传媒或将刺激行业内涌现上市潮,但目前政策方面的限制可能较为棘手。

知音传媒董事长胡勋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知音集团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内部改革和管理挖潜已到了极限,必须深入进行体制改革,彻底解决目前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改制上市,是知音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前提。

业内人士认为,知音传媒上市后将能扩展其资金来源。尽管从《知音》采取业内较高稿费标准即可判断其资金较为充裕,但上市则更能为其多领域平台的运作提供更为雄厚的资金支持,企业知名度也可以进一步提升。

知音集团此前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总资产规模达100亿元、年收入100亿元、利税15亿元。据公开资料,2011年,知音传媒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1亿元。

扫清上市阻碍

知音传媒控股股东知音集团前身是知音杂志社,创办于1985年1月,仅靠3万元资本起家,经过27年发展,其资产规模已经达到8亿元。知音集团以《知音》杂志为核心,共有9刊2报,业务涉及书报刊出版、发行、网络媒体、印刷制版、广告经营、动漫开发、物业开发、影视制作、家政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等多个环节。

为解决束缚事业发展的体制瓶颈,《知音》在全国新闻出版界首次实现了管理层和业务骨干持股,对采编、发行等环节实行整体改制,建立起股权多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机制灵活的股份制集团公司。

从1985年成立开始,知音杂志社就引进了考核竞争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效果十分明显,《知音》在前几年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随着其他纪实类媒体进入市场,以及《知音》本身的懈怠,《知音》发行量明显下滑,到1989年发行量已不足50万份。1992年,知音杂志社建立主要负责人收入与杂志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挂钩的目标责任制。此后7年间,《知音》月发行量由60万份上升到430万份,年利润由200万元上升到6800万元。

2000年1月,《知音》率先在全国期刊界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营。2006年8月,湖北知音传媒集团获批组建。从2000年到2006年,《知音》杂志的月发行量增长到600多万份,旗下刊物也由两种增长到9刊2报。2009年,知音传媒集团净利润达到1.1亿元。

2011年1月,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知音集团)、湖北知音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知音文化)、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挂牌成立。这标志着知音传媒完成了最终的整体改制。胡勋璧当时表示力争在2011年年底在A股实现上市。

此后,知音传媒接受长江证券的上市辅导,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但知音传媒2011年年底上市计划并未如期完成。有报道称,是因为高管人员持股问题未获批准。

为激励管理层,知音传媒原本的设计是,13个中高层管理人员共同持有知音文化3.633%股权。在管理构架上,知音集团控股知音文化,知音文化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共同持股知音传媒。管理层通过持有大股东知音文化的股份,从而间接持有拟上市公司知音传媒股份。

这一障碍于2 0 11年年底清除。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项目编号为HC1112090003的《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湖北知音文化投资有限公司3.633%股权公示》显示,根据湖北省财政厅鄂财教复字[2011]1212号文件要求,知音集团按原价收购胡勋璧等13位自然人持有的湖北知音文化3.633%股权,并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一年定期)进行补偿。据公示,此次收购的价格为2116.9万元。

上市后的忧虑

但是,相关人士对知音上市仍表示出诸多忧虑。

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崔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此前国内媒体上市经验来看,知音集团的广告、发行业务已经符合上市标准,因而关键在于一些政策上的限制,对出版行业的限制将体现在掌握出版业务的终审权方面。”

根据2006年的媒体报道,知音传媒曾有赴香港上市计划,但终因体制等问题未能成行。

有报道指出,知音传媒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其核心优势难以向核心人群之外拓展。比如,知音传媒旗下的《打工》杂志较为成功,但其文章的写作、编辑风格,包括标题的制作风格都与《知音》十分相似,有“小知音”之称,其读者也是《知音》原有读者的细分。而知音传媒曾创办的财经类杂志《商界名家》却没有取得成功。

《知音》具有鲜明的草根文化消费特征,在普通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优势突出。《知音》的创办人胡勋璧高中毕业,他本人毫不讳言自己的草根特性。但分析人士表示,由于知音传媒主要刊物《知音》面向相对低端的读者群体,未来扩展业务的空间较小。

市场的另一个忧虑是,纸质媒体普遍受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传统出版物未来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纸媒的最大收入来源——广告,也越来越倾向于投放到网络上。综合国内报刊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来看,报刊业的营业收入普遍不高。

不过崔瑜认为,实际上知音传媒已经开始转向多领域媒体平台进行产品运作,这也是转变其单一盈利模式的方式之一,后阶段积极运营多领域平台也许能使知音获得新的盈利点。

而上市能为其多领域平台的运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加上知音传媒本身拥有定位优势,用户忠诚度和稳定性较高,上市也将进一步使其品牌价值凸显,获得更广泛的读者来源,保持其竞争优势。

就知音传媒本身来说,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内容虚假引发的官司。尽管知音传媒成立了法务部,声称对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核对,但内容虚假纠纷仍时有发生。作家毕淑敏就曾状告《知音》侵权,最终获赔10万元,中国作协也曾向《知音》下发过维权通告。

“浙报集团、读者出版集团、家庭期刊集团、漫友文化、瑞丽集团等顶尖期刊集团都有上市规划。”崔瑜说,“资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也将带动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以知音传媒旗下创刊最早的《知音》来看,其创刊号发行量达40万份,当年月发行量即突破100万份,最高月发行量达600余万份,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5位、国内杂志排名仅次于《读者》。直到现在,《知音》仍然是知音传媒中发行量和广告量最大的“现金奶牛”。

猜你喜欢
发行量知音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知音
黄河之声(2021年16期)2021-12-14 03:02:02
驰援湖北
海峡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28
世界新闻纸持续减产
今日印刷(2019年12期)2019-12-24 08:59:54
外汇储备增加并不必然引致货币发行量增大
中国外汇(2019年11期)2019-08-27 02:06:18
湖北武汉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0
山水知音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澳门月刊(2018年1期)2018-01-17 08:49:15
日本新闻纸持续减产
今日印刷(2017年10期)2017-11-09 16:28:24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