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人才培育生态圈——德国如何吸引和培育优秀科技人才

2012-01-16 02:32
华东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创造性资助科学家

营造人才培育生态圈
——德国如何吸引和培育优秀科技人才

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新人才是自主创新最宝贵的资源。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积极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优秀的科技人才。21世纪初,由于大批创新人才流向美国,引起了德国政界和科技界的高度关注。为此,德国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吸引和培育优秀的科技人才,有效遏制了人才流失的势头。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创新人才流失国,如何改善这种态势,德国的经验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德国一向具有重视人才的传统。19世纪初,当拿破仑的军队迫使德国陷入崩溃的边缘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却对一群刚刚从哈勒大学逃出来的教授慷慨陈词:“我们的国家可以用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物质上的损失,你们是德意志存在和强大的理由”。二战结束后,德国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在一片废墟中重新崛起。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不满本国大学体系和研究机构中的官僚现象,大批德国科研人员流失到美国。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德国近年来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吸引和培育优秀科技人才,并取得了初步效果。我们可以在其2007年的政策中窥见一斑:

聚焦社会需求,大力实施相关计划

人才短缺,是德国IT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IT企业迫切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为此,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BMWi)于2007年10月正式启动了“2008特修斯(THESEUS)人才创意竞赛——培养未来因特网后备人才”计划。该计划使德国的优秀人才有机会获得关于未来因特网研究合作的资助。面向未来的信息技术。重点从教育质量分析、具体软件的实体及其技术实现、Web2.0因特网共享版如何与新颖技术相结合等30个宽泛的、多种多样的研究课题中进行公开招标,而未来因特网服务脚本的制定则是本次招标的核心。注重成果的激励和转化。获胜者将获得1万欧元奖金,并可以以合作者身份参与未来因特网的开发,同时THESEUS联合组织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推进创意的实现。支持经费的多元化。BMWi将提供9000万欧元的专项资助,其中,50%由经济界和科学界各分配一半,剩下的50%由参与项目研发的企业及合作伙伴承担。

为海外德裔青年学者提供教育或科研领域的高级职位,同时,为他们子女的教育及其眷属的就业尽可能提供机会,让他们既能从事学术工作,又能兼顾家庭。

>>团队决定成败。创造性研究通常产生于与众多其他小组开展竞争或者合作的研究小组中。

拓展全球视野,吸引国际顶级科学家

2007年底,德国联邦政府新设立的“国际研究基金奖”正式出台。该奖项是德国政府为吸引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推出的又一项重大措施。具体表现为:“范围广”,即面向所有学科和所有国家。“国际研究基金奖”支持德国科学界和高等院校与国际合作伙伴结成顶级国际联盟,吸纳所有学科、所有国家的顶级科学家到德国工作。“奖额高”,即该奖是迄今为止德国设立的奖金额度最高的国家科学奖。其最高奖金额度为500万欧元,德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借助此奖获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科研领域的高端科研人才。“育能力”,即该奖项主要用于团队建设。该奖不仅用作向科学家发放有竞争力的薪水,而且绝大部分用于建设新的研究小组和研究结构的规划。因此,获奖者的研究方向须与所提名高校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

与“国际研究基金奖”类似,洪堡基金会和弗朗霍夫协会制定了一系列人才计划吸引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洪堡基金会推出了10大措施:1.增加科学家职位,创造7万个新的研究人员职位。2.为年青科学家设置预备教授岗位,并规定资格等级。3.支持职业生涯。4.鼓励青年科学家尽早独立。5.继续使招募和聘任专业化。6.放宽并逐步废除僵硬的编制制度。7.制定特有的工资协议规定。8.尽可能为顶级科学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报酬。9.使社会福利费国际化。10.提高透明度,创造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同时,德国弗朗霍夫协会推出“吸引力”计划,旨在招募新人和培养有创新思想的杰出外来科学家。受到资助的团队每年得到50万欧元的资助;3年后,对于通过了评估的研究小组将继续给予一定资助,并鼓励该小组逐步独立(递减资助);5年后,如该小组在弗朗霍夫研究所有发展前景将再给予资助。否则,该小组将面临两种选择,即创办新的公司或直接转入工业界。2007至2009年,该计划将资助40个科学家小组,其中2007年资助10个。

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德裔学者回流

一方面牵线搭桥。为便于海外德国学者归国,德国不少机构充当了“中介”的角色。其中,德国学术国际网(GAIN)出色地发挥着这一作用。该组织旨在通过吸引在美加的德籍学者参加其组织的各类联谊活动,进而争取他们返回德国定居和工作。GAIN推出的举措是:为海外德裔青年学者提供教育或科研领域的高级职位,同时,为他们子女的教育及其眷属的就业尽可能提供机会,让他们既能从事学术工作,又能兼顾家庭。另一方面,优化各种条件。2007年8月洪堡基金会又推出了“颁发奖学金和奖金的科学生涯阶段模式”,主要特点是:博士后可以用长期奖学金来维持其研究计划的稳定性;有经验的科学家的奖学金可分成3次使用;青年领导人还能与其在德国的研究伙伴建立合作关系,而保留国内的职位和本国休假的机会。自2007年初以来,洪堡基金会还新辟了一项800欧元/月的研究补贴,旨在为奖学金获得者与其德国东道主之间开展合作创造优化的框架条件。

着眼教育培训,强化后备人才储备

德国联邦教研部认为,德国企业迫切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而专科高等院校是培养德国后备工程师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有目的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资助。为此,联邦教研部在2007年启动“工程师后备人才”资助计划,每年的资助总额大约为1000万欧元。第二轮电子技术领域的招标阶段已经正式开始。已结束的第一轮招标重点是机器制造业,全德专科高等院校共有40个项目得到总额为930万欧元的资助,这些项目将培养出400余名青年工程师。

关注创新研究,培育创造性研究团队

2007年,为找出组织结构、经费提供模式和领导行为对科学工作的影响,弗朗霍夫创新系统研究所通过研究,发表了《创造性能力和创新研究的促进》,并引起德国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该报告得出以下结论:团队决定成败。创造性研究通常产生于与众多其他小组开展竞争或者合作的研究小组中。小型团队利于将新课题研究活动迅速而有效地融入到整体研究活动之中;而大型工作组容易因繁重的管理工作与社会应酬,影响研究的进展。联系至关重要。如果工作环境能与工作重点具有互补性的小组建立联系,研究团队将更有创造性。需要足够支持和空间。创造性研究团队需要自由空间、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专门的研究经费支持;避免科研机构的弱点。事务性工作负担会影响研究时间,这是科研机构影响科学家创造性研究的一大弱点;创造性研究的另一障碍是僵化的、按照专门学科结构和专业方向给予第三者资助经费的方式。

为了改善大批德国科研人员流失到美国这种情况,德国近年来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吸引和培育优秀科技人才,并取得了初步效果。

洪堡基金会:世界著名的以资助支持科学研究为宗旨的基金会之一,主要任务是资助德国学者到国外去学术交流,邀请外国有才华的青年科学家来德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并为他们提供奖学金。

德国弗朗霍夫协会: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从事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其科研成果使经济部门和企业部门直接受益。该协会共有40个研究所、4个国防研究所以及2个服务机构,主要研究领域有:信息与数据处理,电子科学,系统工程,结构和设备材料,建筑和木材工业,工艺和生产技术,环境技术等研究领域。

猜你喜欢
创造性资助科学家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假如我是科学家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与科学家面对面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