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瓯海关贸易报告①

2012-01-12 07:52吕萌明赵肖为
关键词:温州

吕萌明(译),赵肖为(校)

12

(1.人文学院;2.学报编辑部,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

1877年瓯海关贸易报告①

吕萌明1(译),赵肖为2(校)

12

(1.人文学院;2.学报编辑部,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

北京,海关总税务司

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先生钧鉴:

1877年4月1日温州辟为通商口岸。最初的形势非常乐观,人们对它像所有新口岸那样怀有同样的预期,但是,后来的贸易规模很小,与开埠初 3个月的交易量所引起的期望相去甚远。8月,当局突然强制推行严苛的厘金税,而后经济陷入全面停滞。开埠之初的盛景只需用以下数据说明:在35 800匹原色洋布和41 903匹洋标布的进口总量中,仅开埠初3个月就分别达到30 750匹和29 265匹。此后,交易性质以零售为主、批发为辅,并且一直延续下来。

进 口

从初夏的进货情况判断,棉织品和毛织品的消费预期相当良好,但是,受到厘金的影响,适宜出口的物资匮乏也有负面作用。棉织品主要有原色洋布35 800匹、洋标布41 903匹、斜纹布12 759匹、细斜纹布1 500匹、洋红布1 903匹和手帕655打。毛织品主要有羽纱890匹、染色呢762匹、斜纹呢470匹、粗斜纹呢600匹和棉经毛纬发光呢1 728匹。金属类主要有熟铜368.21担、制钉铁46.20担、铅锭102.98担、钢材60担和马口铁71.40担。值得注意的杂货有白糖267.15担、火柴4 305罗、煤油216.12担、桐油217担、大米2 093担、海带1 298.45担和窗玻璃13 890平方英尺,还有白蜡54.66担。针的进口则没有通过本关,可能从宁波经陆路运来或者由民船输入。白皮土进口39担,其中12担复出口,公班土也运来10.80担。鸦片生产基地孟买歉收,导致今年有段时期鸦片价格居高不下,从而限制了本地洋药的消费量。

出 口

本报告所回顾的这段时期的出口情况并不理想。茶叶出口只有278.64担,这个数量绝对表明其贸易尚未启动。就出口而言,如茶叶成为大宗,本口的前景必定光明。人们似乎普遍认为,茶叶运到温州的费用比福州低,因为邻近产茶区且水路交通便利。但是,本口还需要拥有比目前更多的洋行以及因此展开的竞争,以吸引茶叶进入本地市场。九江就是这方面的生动例子,大量茶叶尽管准备运往国外,还是先送到汉口,而不是在当地出售和直接出口。两家洋行已在温州派驻代理。除非本口再引入其它洋行,否则茶叶还将继续运往福州,大家将如同以往无根据地惧怕来自温州的竞争(这种竞争有段时间被认为非常难以对付)。曾于1869年到过温州的Jansen先生在他精彩的报告中告诉我们:“1861年之前,温州是唯一允许茶叶出口的口岸,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它成为周边地区的贸易市场,城市一派繁荣景象。但是,为了防止茶叶落入当年横行在整个地区的长毛手中,原来的规定有所改变,授权沿海所有海关分口均可出口茶叶,因此先前集中于此的大量贸易现在可以在任何沿海小港口进行。”(见《1868年海关贸易报告(Customs Trade Reports for 1868)》第57页)本地船只装运一些准备在乡下销售的普通茶叶,如果课以与销往国外相同的税金可以通过洋关。但是,这将涉及改变现行的征税制度,且不限于茶叶,其它产品都要求同样的免税,因此对目前的复进口半税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作为实质和天然的茶叶出口地,但愿温州的自然能力如同并非一朝一夕获得现在的重要地位的福州那样逐渐得到开发;但愿耐心期待的人士或许在许久以后得到回报。柑桔是仅次于茶叶的另一大宗出口商品,虽然本身价值不高,但是体量大,运费可观,对于船运很有吸引力。第一批新上市的柑桔在 11月运走,其中的精品进贡到北京的皇宫。那时的价格每担1.2两,而后降到每担800文(约5钱)。汽船运费每桶1元,老闸船每桶50–60分。现在,汽船已下调至每桶60分,老闸船降到每桶40分,中国小船每桶只要30分。每桶重量1.2担,桶的需求为箍桶匠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柑桔出口总量为2 451.97担。柑桔树一般零星种植,从这些树的外形(大小和排列)来看,很像英格兰果园里的苹果树。柑桔结果时,树枝上覆以网罩,以防偷盗。药材是唯一记录了制作工艺的出口商品,总共出口334.32担。虽然中国货船出口竹竿、木炭和木板的数量相当可观,这类贸易也绝非无足轻重,但因无法承担汽船的运费,所以没有列入贸易统计中。

复出口

这类贸易并不重要。原色洋布1 350匹、被单布180匹(总共进口220匹)、细斜纹布和斜纹布200匹从本口复出口。荷兰羽纱进口总量的一半(10匹)和棉经毛纬发光呢120匹被退回。金属类复出口贸易仅限于制钉铁8.40担、铁器25.72担和钢材10担。

进口值255 737关平两,减去复出口值10 328关平两,净值245 409关平两。出口值18 117关平两。总值263 526关平两。

金 银

总共进口2 800元,出口175 491元。后者输往宁波151 600元,输往上海仅13 003元,这说明温州是宁波并非上海的辐射口岸。金银从温州往宁波的陆路运费为3‰,可以与汽船竞争。鸦片在这两个口岸之间也经陆路运输,由此推测,走这条运输通道最为安全也广为人知;也许安全性来自交通量,其已经因时间的积淀而显示了重要性。

税 课

现在我出具一份按月统计的数据表,以征收的税额与谈论本口美好前景的本报告前几段更为详尽的内容一起展示新口岸的发展情况。从下表(单位:关平两)可以看到5月和7月的数据超过其它月份。总税收中,悬英国旗船只占1 334两,悬德国旗船只536两,鸦片税1 206两。

通常人们衡量成功与否的判别结果不如人意,对于对本口感兴趣并抱着坚定信念的人士而言,所幸的是,情况正在好转,与同时起步的其它新口岸相比,温州的情况并非最糟。写这份报告时,外面盛传两家中国最大的商行(一家华行和一家洋行)已经商定轮流派一艘汽船开往本港。就进口而言,如果以往的经验能够让当局考虑缓和征收厘金的压力,这样的举措无疑有利于温州的发展。如果今后汽船运输更加频繁和有规律,本地商人很快就会体察其好处,但他们仍旧需要引导。人的冒险精神并非天生就有,而是从无到有。

洋货税收 土货税收 子口税 合 计4月 179.767 179.767 5月 753.044 62.000 815.044 6月 397.626 109.550 507.176 7月 804.688 10.250 814.938 8月 94.048 8.620 102.668 9月 211.459 25.808 237.267 10月 53.085 28.871 81.956 11月 147.927 15.325 1.000 164.252 12月 249.628 5.632 255.260合 计 2 891.272 15.325 251.731 3 158.328

内地贸易

将温州作为仓储地或集散中心的转口站点在浙江有9个,每个站点无一例外运去原色洋布,共计4 127匹;另外6个站点运去洋标布820匹;4个站点运去斜纹布739匹;3个站点运去英国细斜纹布147匹;还有天鹅绒2匹运往黄岩。棉织品就这些了。至于毛织品,黄岩总共运去37匹,每个品种都有一些,可能作为样品,也是补偿当地棉织品节俭的消费量。在其它站点中,太平紧随其后运去18匹,里面没有英国羽纱;处州10匹,其中花纹棉经毛纬发光呢8匹;剩下的站点都没有运去毛织品。金属类只分配到2个站点:制钉铁4.20担运往玉环,钢材10担运往黄岩。除此之外,黄岩还进口火柴50罗和绿漆1担;处州进口火柴25罗;龙泉进口海带11.20担。发放半税单照 93张,所有货物均运入内地。我们希望茶叶和其它本地特产办理半税单照运出内地以出口的日子不远了;只要温州再多来些汽船,同时明智地削减厘金,就会促使洋行再多些,本地企业再壮大些,这个日子就能到来。根据推断和经验,好好地思考发掘本地区的潜力,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稳定贸易流;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航 运

回顾过去9个月的总量,进港船只23艘,载货量7 486吨,出港24艘,载货量7 508吨。其中,17艘悬英国旗汽船,2艘悬美国旗汽船,4艘悬德国旗老闸船,1艘装载量22吨的中国老闸船。悬英国旗汽船当中顺便提一下4月11日至10月3日跑了14趟、后因转卖而退出这条航线的“征服者”号。本口得益于这艘开拓性的定期贸易船,虽然她的多次造访像绝大多数这种性质的恩惠一样不能施泽于她所一直认定的力量引导她来此之时。当时,本口与外界的联系主要由往返于温州和宁波之间的一艘小汉口老闸船和两地之间每周一次的陆上邮路来维持。而经常光顾本港的只是一些装载量500–1 500担(即30–90吨)的本地小船,绝大多数来自邻近的沿海港口。没有可见于牛庄、上海、宁波等地的大型民船,原因是河道曲折,水位够深但太窄;潮汐力量也不容小觑,除非顺风,否则民船很容易搁浅于退潮时露出水面的淤泥滩。温州城墙东角的下方就有这样两片呈饼状、事实上已是淤泥岛的浅滩,它们并排地几乎横跨整个江面,所以船只在到达锚地之前须靠向对岸航行。驻在下游锚地的海关人员试图登记往来的中国船只和运载的货物类型。但是为了避免引起本地人反感,记录基本流于形式,因此记录数据只是近似值(见附件一)。

杂 记

温州位于瓯江南岸,距东海18或20英里,官方文件一般使用其传统名称“瓯”;因此本关称为瓯海关。温州有城墙,东、西城墙跨越几爿山坡,部分山体在城内。城市建在平原上,四周包围着丘陵和高山,山势连绵起伏,融化于淡淡的海天一色。山区风光秀丽,可与任何通商口岸媲美;辽阔田野色彩纷呈,使得城区和近郊足以入画。就中国城市而言,温州出奇干净,所有街道整齐铺设着石头或砖块,附近山区提供了足够的岩石资源。灰色而古老的城墙覆盖着苔藓和地衣,形成美妙线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到处可见成阴的古树融合在城市之中,蜿蜒的树枝饱含沧桑,处处显露悠久的历史。温州建城已有几个世纪,中国史籍如此扑朔迷离,其往昔恐怕只能退而在眼前的大地及其当代风物所呈现的事实中追寻。主要街道上的商铺在区域性城市中算是很好的,从中窥见其商业和生活;乞丐相对较少;庙宇众多,表明这里生活着或依靠财富或从事宗教活动的非生产阶层;尼姑的品行不比古时米尔恩(Milne)所赋予的高尚;凡此种种,还有百姓的普遍面貌,反映出温州的确繁荣甚至富裕。感潮河渠纵横整个城区,而且绝大部分通过水闸与瓯江相连,水闸可以控制潮汐冲洗河道,这无疑利于保持城市卫生。到处可见小溪和河流,它们与感潮河渠密切相连,使得温州犹如中国威尼斯,多数情况下商人借水路就可从郊区运来商品挨家挨户进行买卖。灰暗的古老建筑搭建在河道边,从美学角度看,这卡纳莱托(Canaletti)风景画般的景象为水彩画家提供了无尽的灵感。肥沃的平原并非没有吸引力,阡陌交通,勤劳的人们在所能到达的地方孜孜不倦地耕耘,其农业技艺似乎已有定论。我有幸得到一张 Horson先生绘制的本地区水路草图,从中可以很好地了解关于水路交通的丰富信息。该图根据一张华人出版的草图修改而成,但产地及其产物等细节内容均由Horson先生亲自调查获得(见附件二)。

Horson先生眼光独到,洋关选址在北门(双门)外的江滨,地处本地最繁忙的码头之一。从北城门通向南城门的大街是温州最重要的马路之一,洋关所处位置的价值不言而喻。牙厘局就在隔壁,从这里一眼就能看到每天熙熙攘攘的人流穿过城门,这足以显示当初选址何等睿智。对着码头的江段下锚条件良好,水深适合番船;“水巫”号废船停泊在离岸不远处,好长时间了,它是江上孤客。沿江西溯有座江心屿(现在改称“征服者岛”,或许得名于首先来此贸易的“征服者”号汽船),地面只高出江面一点,与温州城并列。此岛长不过1/4英里,除了几个和尚掌管几座寺院,岛上没有居民。其中一座寺院规模很大,里面供着大型佛像,面部表情安详端庄,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岛上一东一西坐落着两座历史悠久的古塔,虽已破败不堪,但仍造型优美。塔顶已被岁月剥蚀,木头结构裸露,砖块也已松动。巨大的老鹰四周盘旋,张开的双翼仿佛随时刮塌塔顶。两座塔是江心屿的标志,乃风水所系,这从建造材料之上乘可见一斑。此地崇尚建造宝塔,下游不远处的矶头上还有两座塔,城南平原一丘突兀小山上也有一座塔。如果刈除丛生的杂草,填平部分地面,修葺寺院并改建成现代民居,整座岛都像南边一样砌起堤岸,中心地带辟为公共花园,未来十年这里将符合洋人定居的要求。商务区可以建在对着江滨城墙的岸边,从海关码头往西一段路处有片空地。温州尚无租界,但已经有人选了几个地方。一处在城外炮台以东的低洼平地,但是需要大规模填地,而且附近没有地方可供番船停泊,落潮时会现出两座淤泥岛(在本报告的前文已经提及)。也曾考虑此处的江对岸,那里的水深符合航行要求,天气炎热时还能沐浴微风,坐落在风景迷人的山坡上,站在那里美妙江景尽收眼底,但缺点就是地处偏远。因为汽艇时代尚未到来,商人居住在那里需要花半小时乘船渡江,且江宽流急。最后一处选址在毗邻茅竹桥的状元桥,我们考虑作为下游锚地。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则可参考 Anderson船长与Jansen先生的报告同时发表的实地勘测图。他写道,“落潮时这里的水深从2到14英寻不等,沿南岸从东到西超过1英里的地方都适合下锚……。”有一个无从考证的传说,多年以前一位洋贵族满怀着对未来的期待买下了这里或附近某地。可以肯定的是,番船在温州开埠之前就在此地(茅竹岭)下锚。有证据说(我对此也不怀疑)1859年17艘不同国籍的船只曾聚集在这里。这些船都是中国租用的,载着盐、糖等货物,但它们到了茅竹岭后不再继续前行,认为再溯江而上不安全。谈到状元桥,Jansen先生在他的报告中说:“瓯江水深不够,吃水9英尺以上的船只无法越过状元桥这座离城 10英里的南岸小村庄。从瓯江口到这座村庄河道宽水位深,几无障碍,几个浮标指明了航道,通航任何大小的船只都没有问题。河岸陡峭耸立,潮汐涨落明显。状元桥铁和木材价格低廉,使得这里成为建造造船厂和兵工厂的最理想地点之一。而且这里锚地宽阔,装卸货物便利,几条河渠将货物转运至内地,这些条件使之成为未来租界的理想地。”但选址还未最终决定,取决于能否吸引感兴趣者来到本地、开展商务。

Van Stappen先生根据已经调任另一口岸的河泊司Gunthe先生的记录精心整理出今年后9个月的气象情况,见附件三;仪器不足且性能平庸,多少损伤了观测结果的实用性。本地气候可谓雨水足、风暴多、湿气重,山峦上总是云雾缭绕,导致经常阵雨。7月3日遭遇一场猛烈的台风,民船、房屋和树木皆受损。在下游锚地,房屋被吹倒,沿江两岸众多民船被推上岸。

本地华人人口约170 000,像我这样周游欧洲、知道欧洲城市人口很少超过100 000的人认为这个估计太高了。但是,在中国始终难以精准确定人口数量,全国总人口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温州(包括下游锚地)有19名洋人,其中5名是女性,而且像溅落的水银那样散居住在不同的地方。由于人数太少,每个人的交际圈只限于3人或最多4人。至于家常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牛肉和羊肉是偶尔才能得到的奢侈品。华人买办有牛肉出售时,就发布重大通告,起初还附上证书担保宰杀时的卫生情况和牛肉的质量。因为本地的购买需求不大,不足以在变质之前及时处置全部牛肉,所以通常在有炮舰到来时才宰牛。天冷时限制因素比较少,有时甚至无需麻烦的手续就可以得到牛肉。要获得羊肉只能特意进口羊,价格是每磅15分;牛肉每磅6分。可能有人认为这些细节对于严肃的贸易报告不足挂齿,但是,为了如实展现洋人在新开埠口岸第一年的生活状态,希望它们能够确保报告的忠实度。当然,在这种环境里需要一定的毅力和物质保障,以免产生悲观情绪。

结 论

浙江温州还有许多资源:它是出产明矾、铁和鸦片的地方;据说最近在离港口约 90里处发现金矿;还有其它地方产业,包括女用纸伞,皮革凳椅,铁钉和铁丝,价廉物美、适合于天气恶劣时穿着、鞋底掌了铁钉的鞋子,等等。但是,笔者来此时间太短、经历太少、获得的信息量有限,讲到这些话题底气不足,不敢妄下定论。本报告不应只被看作一部回忆录,而是第一块铺垫石,希望将来资料积少成多,那时候的报告应当收集和筛选了丰富的信息。

最后,我呈上德国“独眼巨人”号军舰精致绘制的海港(即,对着北面城墙的那段瓯江,番船下锚于此)平面图(附件五)和温州城区的中文地图(附件六),有意来本口创业或者在本地有朋友的人士可能感兴趣。

余言容后再禀。

瓯海关帮办代理税务司

马吉(Jas Mackey)谨呈

1878年2月25日

致谢: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吴松弟教授访问哈佛大学期间摄录了《Wênchow Trade Report,for the Year 1877》,建议我们翻译成中文,以飨温州近代史研究者,并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件一

187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温州的民船贸易

?

温州的民船贸易(续)

附件二

温州府水路草图

附件三

1877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温州港气象观测摘要

9月 30.05 75.4 75.4 73.0 81.6 71.8 76.7 0.47 10月 30.21 67.2 67.2 62.2 77.2 62.1 69.7 0.84 11月 30.29 60.7 60.7 58.0 67.5 56.5 62.0 1.33 12月 30.27 52.2 52.2 50.1 57.4 47.1 52.2 1.39下午3点30分的观测 雨雾情况 潮汐(ft)月 份 气 压 湿度(°) 风 力 平均涨幅读数(ft) 温度(°) 干浴 湿浴 平均, lb/ft2下雨天数降雨量(ft)有雾天数 最高 最低4月 29.89 71.8 71.8 69.6 1.09 11 6 5月 29.92 72.3 72.3 69.2 1.34 6 1 6月 29.84 78.2 78.2 74.7 1.01 17 1 7月 29.79 82.6 82.6 78.8 0.89 12 8月 29.82 83.6 83.6 79.2 0.87 7 9月 29.99 76.8 76.8 74.1 0.57 13 11.3 10月 30.16 72.9 72.9 66.3 1.00 5 1.9 1 14.2 0.10 11月 30.21 64.3 64.3 61.1 1.37 25 2.5 14.7 0.9 12月 30.20 56.7 56.7 54.2 1.45 19 3.0 3 14.9 1.4风向(天数)风向汇总(上午9点30分的观测)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北 风 0 0 0 0 0 0 1 1 0东北风 3 7 1 1 1 1 1 1 3东 风 3 9 1 1 8 4 3 1 2东南风 12 5 7 3 4 1 3 2 2南 风 4 0 0 2 1 1 1 1 0西南风 0 0 1 0 0 0 1 1 0西 风 0 1 3 2 0 1 6 0 0西北风 0 1 0 2 2 1 2 16 13无 风 8 8 17 20 15 21 13 7 11风向汇总(下午3点30分的观测)北 风 0 0 0 0 0 0 1 2 2东北风 5 11 3 0 0 1 1 3 3东 风 2 6 4 0 9 6 8 4 1东南风 18 7 14 16 9 3 6 2 4南 风 3 1 0 1 0 1 0 0 0西南风 0 0 1 2 0 1 0 1 0西 风 0 1 0 2 1 1 4 0 0西北风 0 1 0 1 2 0 3 13 12无 风 2 4 8 9 10 17 8 5 9

云 量0–10 (上午9点30分的观测)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0 14 11 11 3 1 11 3 13 11 9 5 1 1 1 2 2 3 4 8 2 4 6 9 6 5 1 1 3 7 3 2 5 3 1 6 4 6 1 1 2 2 4 2 2 5 4 1 3 2 2 3 3 1 4 2 1 1 2 7 3 7 2 3 4 2 1 3 5 2 6 2 2 3 1 1 2 1 3 1 1 0 3 2 5 2 1 4 1 4 0–10 (下午3点30分的观测)10 12 6 10 3 5 11 4 16 13 9 4 1 3 1 5 2 2 8 2 3 5 5 2 3 1 2 5 7 5 6 5 3 3 4 2 2 1 6 1 3 2 1 4 3 5 1 1 2 3 2 1 1 3 4 3 5 7 6 1 5 3 1 3 2 1 4 8 3 1 2 2 2 5 3 1 1 1 4 1 2 1 1 1 1 0 3 2 2 1 1 5 1

附件四

温州地区基本情况(H. E. Horson收集)

本地文献记载,温州府的地域东西越179里、南北跨820里。

四至:

东:东海,离府城90里。

西:青田,90里。

北:黄岩,210里。

南:福宁府,490里。

属地区划:5县1厅,即:

1.永嘉县,府城所在地,东距海滨90里。

2.乐清县,位于府城东北80里。

3.瑞安县,位于府城西南80里。

4.平阳县,位于府城西南130里。

5.泰顺县,位于府城西南290里。

6.玉环厅,位于府城东方180里。

各地物产:

永嘉:茶叶、纸、鸦片、棉花、棉布、茧绸;药材:蓼嬴和益你草。

乐清:蚕丝、野蚕丝、茶叶、硫化铁;药材:蒉草、苔草和菅草。

瑞安:铁和茶叶。

平阳:银、铁、茶叶、明矾;药材:荪草。

泰顺:银、铁、茶叶、明矾。

玉环:药材:侯潮草。

主要工农业产品 鸦片、松木、麻绳、伞具、茶叶、竹、席、家具、红花、银、纱布、木炭、靛蓝、砚台、本色布、铁丝、蚕丝、小麦、铁、铜、纸、棕、铁器、豆。药材:绿草①提供绿色染料的植物, 见Williams的《Commercial Guide》第5版第11S页.,枸杞(Berberis lycium)、香薷(Vervain)、金银花(Honeysuckle)、山萝菔、何首乌(Dogbane)、石决明(Haliotis funebris)、雪里开、金线重楼、茜草(Rubia munjusta或Rubia cordifolia)、金钗石斛(Dendrobium ceraia)、凤尾草(Ferns various)、金星草(Niphobolus lingua)、菖蒲(Acorus terrestris)、黄精(Caragana flava)、金线草、络帚草。

温州府的山岳 温州城墙内山丘的名号如下:东面华盖山,因形似华盖得名,山上建有资福寺;西面松台山,以清洌的山泉著称;西北郭公山,以道学术数大师郭璞命名;东北慈山,也叫海坦山②译注: 原文如此: “on the north-east the Tsze, or Haitan”. 但是, 一般认为慈山是海坦山的南面支阜.,是整个街坊的风水所在。

在永嘉县,最著名的山丘是:灵素山在西边,北宋著名道士林灵素葬于此,公元 1120年他曾是朝廷高官。西南40里的大罗山③译注: 原文如此: “the Talu, 40 li to the south-west”. 上文认为瑞安和平阳县城也在府城的西南方向. 事实上, 大罗山在东南方向, 瑞安和平阳县城在正南方向.是这个方向的最高峰。东边30里的瞿屿山据说是唐朝隐士刘冲居住的世外桃源。西边 20里是梅福山,因一位道士得名,当年他遁世在此竭诚传授长生不老之道。西南和南面是雄山、瞿山和郭山,三条同名溪流源于此。位于西北150里的大若岩名列道教第十二福地,梁代陶弘景在此完成他的著作;唐朝傅隐遥在此升天;三国名人王玄贞、朱孺子曾居住在附近。再往西北是石桅岩④译注: 原文如此: “Further to the north-west is the Shihkwei”. 事实上, 石桅岩位于府城和大若岩的东北方向.,那里有一方形岩石,据说里面有传说时代黄帝留下的玉笏,上面还记着事呢。北边华严山盛产制作砚台的墨石;苍山尖龙娘宫相传住着一条龙母,天旱的时候人们通常来此祭拜求雨。其它山峰还有北边的千石山、上堂山和罗禅山⑤译注: 音译, 原文为“the Tsienshih, Shangtang, and Luhchang”.,西边的西山,西南的五峰尖和岷岗,南边的桐岭;明朝和本朝的官军常在这些地方与倭寇交战。

乐清有座县后山,县衙就在山脚下。城西丹霞山,本地人称为红山,一条溪流源于此,河床中出产硫化铁。西南60里的茗山是海上航行时能一眼望见的高峰。西边30里是白石,十分贫瘠,到处岩石裸露。东边90里的雁荡山⑥译注: 原文如此: “the Yentang, 90 li east”. 事实上, 雁荡山在县城北边. 乐清地方习称县城以北为“东乡”、以南为“西乡”, 报告人在确定方位时可能受到这种习惯的影响.是茶叶之乡,众所周知那里风景如画。西塔山在城西。西南50里的磐石山和南边的石马山是永乐和嘉靖年间与倭寇交战的地方,倭寇首领曾经策划从石马山发起进攻,于公元1559年占领了县城。

瑞安县城往东 5里有一座集云山①译注: 根据发音推测, 原文为“Tsiehyin hill”. 根据史料记载, 应该是“万松山”.,海盗郑成功(又称国姓爷)在顺治年间曾在附近安营扎寨。东北45里的仙岩山是道教第二十六福地,传说时代黄帝在此炼出长生不老药。西边35里的云峰是邻近地区的最高峰。同一方向还有陶山,山前有一条溪,山后有一洼湖,因陶弘景在此开始隐居生活而闻名。再往西有座高峰叫许峰山,海上航船用它来定位;它还因活跃于公元265年的道家炼丹方士许逊居于此地而知名,据说他的丹炉至今还在山中。瑞安港稍北的凤凰山是恶劣天气时船舶下锚避风之所。

平阳县城面对着的岭门山和东边的仙坛山在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②译注: 报告人由年号纪年推算公历纪年多有错误, 如: 嘉靖三十七年对应公元1558年而误为1559年、万历二十五年对应公元1597年而误为1598年. 为保持其原貌, 翻译时未作更正, 也不一一注释, 敬请读者详察.)遭到倭寇的洗劫。仙坛山顶有一块称作“仙坛”的巨石,著名道士葛洪曾在此炼丹。南边75里的婆山③译注: 也叫“望州山”, 现在多用此名.是附近地区的最高峰,也是指引海上航行的标志。龙山④译注: 音译, 原文为“Lung Mountain”.坐落在西南80里,山上有据说是从前道士炼长生不老药留下的丹炉、臼和水井等;唐朝道士马湘和王延叟在此升天。海上的近山是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倭寇舰队的集合地。

在泰顺县,以瀑布著称的天关山位于县城稍北。分水岭在东南方向绵延200里,形成福建和浙江两省的分界线。往东70里的柳峰尖以一天然石屋闻名,石屋能容10余人,内有泉水深不盈5英寸,即使大旱也终年不竭,乡里无不称奇,将其尊为神圣之地,纷纷在此祭拜求雨。菇岗山⑤译注: 音译, 原文为“Kukang-shan”.也在东边70里处,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60年)倭寇曾驻扎于此。

在玉环厅,只有玉溜山值得一提,该山坐落在海上,名列道教第七十一福地。城外四清山⑥译注: 音译, 原文为“Sitsing Hill”.被喻为风景最美的山。

温州城的说明 温州位于瓯江南岸,东西均有丘陵包围,南边荡漾着会昌湖。

据说东晋太宁年间(公元323–326年)训诂学家和堪舆大师郭璞选定城址。当年郭璞登上郭公山顶俯瞰,但见海坦、华盖、松台和积谷等山四面环绕,正应北斗七星,于是相中了这片土地。因此,建城之初,唤作“斗城”。此后不久,出现白鹿衔鲜花的吉兆,改名“鹿城”。在宋、齐、梁、陈、隋、唐诸朝温州没有大的变化,后梁开平年间(公元907–915年)筑起内、外城墙,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6年)和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5年)、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年)曾修整,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8年)增建城门。

温州现存城墙总长18里,高35英尺,顶宽12英尺,东西跨976又4/10丈,南北长996又1/10丈。

7座城门名为:

东,镇海门,本地人称为石窟门。

南,瑞安门,本地人称为大南门。

南,永宁门,本地人称为小南门。

西南,来福门,本地人称为三角门。

西北:迎恩门,本地人称为西郭门。

西北,永清门,本地人称为麻行门。

北,望江门,本地人称为双门。

本朝顺治十五年(公元1659年)和雍正七年(公元1730年)温州城墙进行了两次大修。要补充说明的是,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期间又进行简单修葺,目前维护情况较好。温州城到北京的邮路距离4 690里,到省会杭州1 800里。

江心屿,或称塔岛,初名“孤屿”,坐落在西北城门外的江面上,岛的两端各有一座宝塔。东塔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西塔建于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6年)。后来,北宋神宗皇帝(公元1078–1086年)赐名东边寺院“普寂禅寺”、西边寺院“净信禅寺”。南宋高宗皇帝在即位后第四年(公元 1131年)驻跸岛上,分别为两座亭阁题词,同时赐名东边寺院“龙翔寺”、西边寺院“兴庆寺”。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2年),本地人士王叔杲全面修复江心东塔,4年后其遗孀又对西塔进行修复。此后两座塔完全退出人们的视线,现在已是破败不堪。

附件五

温州港实地勘测图

附件六

Wênchow Trade Report, for the Year 1877

LV Mengming (transl), ZHAO Xiaowei (rev)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2.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①译注: 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 “于……温州……添开通商口岸”. 1877年温州建立洋关, 先称“温海关”后称“瓯海关”. 本文根据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汇编的《Reports on Trade at the Treaty Ports for the Year 1865 –1881》译出, 是瓯海关呈报海关总税务司的首份贸易报告.

10.3875/j.issn.1674-3555.2012.01.01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1-03-04

吕萌明(1977- ),女,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论民俗学

温州城区图① 译注: 本图摄自南开大学图书馆珍藏的《Reports on Trade at the Treaty Ports, for the Year 1877》. 由于年代久远,且历经战火, 已经相当破碎. 原图彩色, 宽约45厘米、长约60厘米, 受版面尺寸和印刷条件的制约, 读者只能了解轮廓而无法辨识文字. 如有需要可向sherwood@wzu.edu.cn索要可以看清文字的原始照片.

(编辑:赵肖为)

猜你喜欢
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好玩的温州乐园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难忘九二温州行
又是一年新 硕果更见盈——2017温州工博会招展进度以超85%
手工艺·温州发绣
“温州财经”如何做深本地垂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