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华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散杂居地区回族青年礼拜不积极现象浅谈
——基于对河南省开封市的调研
常振华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回族是伊斯兰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特殊民族,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不断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现代,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变迁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巨大变化,作为回族核心文化的宗教信仰在观念和行为上随之适应与变化是很正常的现象。宗教观的内化已经成为散杂居回族青年的一个主要特征。散杂居回族青年在遵从先民传承的信仰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现实利益和自身权利。
散杂居地区;回族青年;伊斯兰教;宗教观内化
河南省作为地处中原的一个大省,虽然不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但其少数民族由来已久,人口众多,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开封市作为北宋时期的都城,是国际国内的商业中心,吸引了不少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穆斯林商人,他们运来香料、药物、象牙、犀角和珠宝。北宋政府对前来贸易或定居的穆斯林采取友好的态度。在都城设有都亭驿、礼宾馆、同文馆等馆驿,其中怀远驿主要是接待大食等伊斯兰教国家的使节和商人的地方。这些定居开封的阿拉伯、波斯等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即是回回先民,其后裔是回族来源的一小部分。另外,在元代,元兵的屯田、移民和联姻也带来了一部分回回商人、宗教职业者、回回官吏及其属民。“这些元代回回人是开封回族的主要组成部分。”[1]P15到明清及民国时,随着回族工商业的较大发展,开封市回族人口继续增多。至1982年开封市回族人口已达3095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41%。[1]
在如何反应宗教信仰情况这一问题上,笔者在对开封市各方清真寺的田野调查中总结出,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集中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活动方面。就回族而言,去清真寺做礼拜是其宗教信仰情况的直接反映之一。但对于青少年来讲,由于日常的学习或者工作,每天的五番礼拜可能无法全部完成,这就给统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此次调查的时间点最终被确定为每周五,即伊斯兰教的主麻日。因为在伊斯兰教中,主麻是很尊贵的日子,主麻聚礼得到的回赐最多。伊斯兰教学者刘智认为:“聚礼者,敛众归一,以示敛性归真之义也。”《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当聚礼日召人礼拜的时候,你们应当赶快去记念真主,放下买卖,那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 ”(62:9)。[2]
为了更直观更清楚的展现开封市回族青年的宗教信仰情况,笔者将抽取的开封市6方清真寺主麻日的礼拜人数制作成表格,列于表1中,以便说明问题。
表1 开封市6方清真寺主麻日礼拜情况表单位:人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参加主麻日礼拜的基本上都是年纪较大,退休或赋闲在家的中老年穆斯林,而回族青年人数在主麻日的礼拜人数中所占比例较少。在田野调查中笔者得知,个别清真寺甚至根本没有青年来参加礼拜。诸如工作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这种回族青年参加礼拜人数少的现象的产生,但开封市的回族青年存在一定的信仰缺失或退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认为,宗教信仰的退化或缺失,是导致回族青年礼拜不积极的最直接原因。回族青年接受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较少,从小接受的都是普通学校教育,从而导致回族青年对伊斯兰教的认同感不强。回族青年对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法了解不多,加上平时学习和工作的压力较大,对伊斯兰教无暇顾及,更不要说自觉的信仰。根据文化结构理论,散杂居回族青年的宗教意识在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已经退居到心里层面,仅仅保留对本民族和伊斯兰教的认同感,而在物质层面(服饰和使用的器物等)和心物结合层面(制度文化)上已经基本上失去其特征。另外,散杂居地区回汉通婚现象普遍,由此而产生的子女不信教现象也很突出。伊斯兰教信仰意识的淡薄是导致主麻日来礼拜的回族青年数量稀少的直接原因。
一般来说,回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主要依靠家庭和社会(区)宗教场所的教育和宣传。“现代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正在逐渐外移,而普通学校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少之又少。”[3](现代的早期教育是针对不同年龄的无区别化教育,并没有针对不同民族幼儿的宗教信仰教育,从而使儿童从小就没有宗教信仰观念,有的至多只是自我的民族认同感。在社会方面,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正经历城市化进程,不少民族社区面临被重新洗牌,丧失自古以来的聚居方式的窘境。而就城市散杂居回族而言,沿袭千年的围寺而居的习惯在城市化的滚滚浪潮中已经不能适应,而回族社区的被打散就意味着社区核心的清真寺的作用将被弱化,随之而来的将是清真寺对回族青年的吸引力也将减弱。而在农村回族社区,回族青年也面临着外出打工时宗教信仰不能被公平的对待,礼拜、饮食方面得不到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回族文化的传承途径在当代社会正逐渐失去它的功效,回族青年也在渐渐远离伊斯兰教。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分化的加剧都使得青年人不可能像老年人一样安逸地生活。整日疲于奔命,受生活所累,使得回族青年无法完成一天五次的礼拜功课,甚至是周五的主麻。笔者曾就此问题采访过一些回族青年,他们普遍反映,在城市里工作,压力的确很大,每天的中午休息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下午一点半左右就必须开始工作,连午饭都只是匆忙应付几口,更不要说去清真寺做礼拜了。他们表示不能去做礼拜是很无奈的,因为现实的压力太大,根本无法顾及宗教信仰,毕竟生存才是最基本的需求。工作学习等社会压力是造成一些有宗教信仰的回族青年无法来清真寺做礼拜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在清真寺频见老年人而较少见到中青年穆斯林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众是指 “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4]。笔者在对青年穆斯林进行访谈时发现,从众心理也是造成回族青年很少去清真寺礼拜的原因之一。由于青年穆斯林不经常去礼拜在社会上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当个别青年前去礼拜时会有周围的人投来诧异的眼光,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而青年穆斯林在清真寺的礼拜期间周围又都是老年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彼此很少沟通。而来自同伴一些不去礼拜的青年的压力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最后的结果是刚建立信仰的青年远离了清真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人在宗教信仰上不成熟,没有意识到信仰乃是个人的事情,信与不信都在于自己,而不应该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或阻挠。
回族青年的宗教信仰是自身发展,心灵寄托的需要。帮助青年穆斯林确立正确的宗教信仰观念不仅有助于回族青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更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团结。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试图通过下面的一些方法加以解决这一问题。
加强对伊斯兰教的了解是帮助回族青年重新建立正确的宗教观和信仰的基本途径。只有在充分了解伊斯兰教的本质及其内涵的情况下,回族青年才有可能走进伊斯兰教,才有可能真正信仰伊斯兰教。而在让回族青年了解伊斯兰教的途径上,也是有很多方法的。回族青年联谊会就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笔者就曾多次参加开封市伊斯兰教协会举办的回族青年联谊会,该会旨在加强开封市回族青年之间的联系与交往,主要对象就是在校的开封市回族学生,在每年的寒暑假会举办多次聚会,场所一般都选在各个清真寺,形式类似于茶话会。会中会有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却较少提及宗教方面的东西。但笔者认为,正是这种娱乐性质的聚会才使得很多回族青年第一次走进了清真寺,第一次对清真寺有了好感。也正是这种无形的好感大大增强了他们对伊斯兰教的好奇,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伊斯兰教,再加上联谊会上认识的其他回族青年的帮助与鼓励,伊斯兰教正渐渐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儿童最初的家庭宗教观念教育,是一个人宗教信仰的开始。虽然家庭的教育功能正逐渐外移,但社会并没有补上家庭宗教教育空缺,使得回族青年从小就缺少宗教教育,没有真正的了解伊斯兰教,也就谈不上信仰。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宗教教育必不可少。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够主要是因为家长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伊斯兰教了解不够等原因造成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针对这些问题,各方清真寺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一些回族青年去清真寺的有限机会(家里有婚丧事、每年的开斋节等),向回族青年宣传一些宗教知识,有时会刻意地请本社区的回族青年帮忙写黑板报,编辑文章等工作。这就在无形中向回族青年灌输了伊斯兰教知识,对他们进行了教育。虽然这种方法起到的作用有限,但在清真寺与回族青年的交往中,阿訇等人的鼓励与和善还是会给青年穆斯林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这种心理层面的拨动使得回族青年对清真寺以及伊斯兰教的陌生感与抵触感大大降低,伊斯兰教也就在他们的心理有了一定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笔者感受到,青年回族在谈及自己的宗教信仰时总是存在一定的压力或者精神紧张。这种压力来自多方面,有家庭的,社会的,周围朋友方面的等等。家庭方面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信教家庭施加给孩子一种必须信教的压力,而并没有考虑子女的内心感受,没有顾及子女是否愿意信仰伊斯兰教。在家长眼中,回族生来就应该信仰伊斯兰教,这是不容改变的。但事实上这些回族家庭的孩子可能并不接受这种观点。社会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已经把回族与伊斯兰教等同起来,认为不信教的回族甚至不能称其为回族,这无形中就给了那些没有坚定宗教信仰的回族青年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在信与不信的夹缝中艰难成长。亲戚朋友方面,回族青年经常会被问及为什么不去清真寺礼拜。殊不知被问到的回族青年可能根本没有接受过宗教教育,可能根本就不会礼拜,这无疑使得这些回族青年感到尴尬,心理上自然有了压力。其实,宗教信仰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甚至应该是一种隐私,而家庭和社会所给予的这种压力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可以避免的。家庭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回族青年,不要认为现在他们不去做礼拜就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行为。回族青年能了解一些伊斯兰教知识,甚至能表达一种接受伊斯兰教的意念,再加上日后与伊斯兰教的接触逐渐增多,回族青年就能正确面对宗教信仰问题,并愿意使其成为自己心灵的一种寄托(其实宗教的本质也在于此)。也就是说,对回族青年来说,不要让宗教信仰拘泥于形式,伊斯兰教在青年心中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家庭和社会能采取这样的宽容态度,回族青年在有时间或是有精力的情况下,主动去清真寺做礼拜或参加一些集体宗教活动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事,回族青少年宗教信仰问题也就不会出现节节衰退的现象。
回族是伊斯兰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特殊民族,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不断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现代,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变迁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巨大变化,作为回族核心文化的宗教信仰在观念和行为上随之适应与变化是很正常的现象,回族青年的宗教信仰现状正是体现这种适应性的表现。散杂居回族青年在遵从先民传承的信仰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现实利益和自身权利。虽然散杂居回族青年宗教观念有逐年被内化的趋势,但伊斯兰教仍是回族文化的核心,伊斯兰教的宗教价值观仍起着支配作用,仍被回族青年遵循和履行。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宗教观的内化已经成为散杂居回族青年的一个主要特征。面对现实,试图找到回族青年对于宗教的兴趣点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回族青年愿意走进和了解伊斯兰教的情况下,伊斯兰教才会在回族中继续发展和生存。
[1]开封市民族宗教志编撰委员会.开封市民族宗教志[M].香港:香港天马出版社,2000:7
[2]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57-458
[3]王申红.皖北地区回族女性宗教信仰现状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20
B923
A
2095-3763(2012)02-0053-03
2012-01-06
常振华(1986-),男,回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