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2012-01-08 06:31韩九曦元春华陈秀法王靓靓
中国矿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查基础

韩九曦,元春华,陈秀法,王靓靓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而呈刚性上升态势,目前铁、铜、铝、镍、铬、锰等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均已超过50%,据专家预测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高峰将出现在2025~2035年,如何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

德国和日本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矿产资源贫乏国家,尤其日本,其有色金属资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但是德国与日本都走出了一条符合其国情的成功的境外矿产资源保障之路,其中境外基础地质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两个国家在长期的境外地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境外基础地质工作与矿产资源开发战略,学习借鉴与利用他们的经验,对于有效推进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实现矿产资源的全球配置,意义深远。

1 德国境外基础地质工作

德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依靠其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技术,以进口矿产资源和其他工业原料为基础,通过精密机械、制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环保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这决定了德国必然是全球矿产资源消费大国之一,除煤炭外,其他矿产资源几乎全部需要从全球160多个国家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院(Federal Institute for Geo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BGR,以下简称BGR,其部分职责相当于我国的地质调查局)认为,通过协助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越南、蒙古、纳米比亚等)提升矿业管理水平、建立矿业员工健康、矿山与环境安全的国际标准,并在污水处理、矿区复垦等领域给予发展中国家资助,促进全球发展中国家矿业的发展是其职责之一。基于以上原则,BGR的基础地质工作重点放在了境外。

1.1 目的和方法

二战结束后,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BMWi)与BGR制定了一系列在国外进行矿产勘查和地质工作的计划,包括建立国外石油供应基地、勘查海底金属矿产、开辟金属和非金属原料来源等。这些计划由BGR向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提出项目申请,BMZ批复后政府给予财政帮助,具体工作由德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即现在的BGR)和一些矿业公司来完成。从1958年起,BGR与BMZ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实施了德国的援外基础地质技术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德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大力推进德国的矿业公司以不同方式广泛、全面参与全球矿业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德国的境外基础地质工作以国际合作为基础,以援外技术合作为手段,以本国政府项目、欧盟地质调查机构(EuroGeoSurveys)、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项目为载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球很多国家开展了境外的地质调查工作。

1.2 工作现状

目前,德国在中南美洲、亚洲、非洲、中东等地区近20个国家开展着援外基础地质技术合作项目(表1),项目的内容涉及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地下水开采、数字填图等诸多领域。近几年更加侧重于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地震、海啸和火山活动)的防治,地下水资源的管理等方面[1]。

表1 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院(BGR)与发展中国家及组织正在开展的援外基础地质技术合作项目[1]

1.3 案例分析——以德国与加纳的合作为例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近30年里,德国地质部门与加纳政府联合开展了长期的援外基础地质合作项目(GGMPP),在加纳境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调查及物探、化探、重砂测量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加纳的地质工作程度,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资料。完成了1∶10万的地质填图3万km2;建立了在加纳及西非国家前寒武纪地层中勘探金矿的一套全新找矿模型;发现了亚姆佛(Yamfo)金矿(后改名为阿哈佛(Ahafo),目前由美国的纽蒙特(Newmont)公司进行开采),其黄金储量达到了370t,是西非近代找矿的重大发现之一。

新世纪以来,德国在欧盟的牵头下,与加纳地质部门合作,对加纳主要成矿区(带)开展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对覆盖较厚的沉积地层区开展了系统的航空地球物理测量工作。

2002~2006年间,两国地调局开展的合作项目主要涉及地下水、环境、地质灾害等领域。目前的合作为地质填图数字化项目,主要任务为收集、整理、识别、数字化已有的地质科学相关图件以及地质相关的数据,并在加纳地质调查局建立一新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了20世纪20年代的野外工作数据、60年代俄罗斯协助完成的地质图、80年代到现在的德国与加纳合作完成的地质图、近几年获得的航空遥感卫星影像数据、雷达卫星图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等资料。通过该数据库的建设,拟将加纳地质调查局的地质信息数字化水平提升至世界一流地调局的水准。同时,对20世纪50年代的1∶100万地质图进行修编,编制新的1∶100万数字地质图。该项目采用德国GAF公司最新开发的“Georover”数字化软件,并在加纳建立起数字地质图工作方法与流程[2]。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德国的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具有目标明确,项目合作周期长、采用最新的技术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等特点,从中不难看出其长期性和战略性。

2 日本的境外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矿产资源极为贫乏。明治维新以后的100多年间,日本迅速完成了工业化,本国的资源也消耗殆尽。二战结束以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所有资源基本上从国外进口,在进口的矿产资源中,许多矿产是世界上第一或第二进口国,而有色金属几乎全靠进口[3]。但通过以国际合作为平台,境外基础地质调查为基础,采取战略性措施综合保障资源的稳定供给包括强化与资源国的关系:了解资源国的切实需求,利用日本的先进科技优势,与资源国开展多领域的广泛的合作[4]。

2.1 日本境外地质调查方法与成效

日本在境外进行的基础地质调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称为“海外地质调查”,完全由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在境外进行地质工作,日本政府提供全部经费;另一种方式称为“海外联合地质调查“,由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与资源国联合进行,经费由日本政府提供资助。这相当于日本政府承担了海外前期草根勘查的全部风险。在找到了矿或圈定了远景区后,再由日本企业申请取得矿业权。仅1997~1998年度,日本政府就通过金属矿业事业团(也包括日本协力事业团)与资源国签订了7个此方面的合同,涉及6个国家(表2)。这些合同的签订,为日本企业在境外获取矿产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表2 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也包括日本协力事业团)与资源国签订的合同情况[5]

2.2 案例分析——以日本与蒙古的合作为例

日本在蒙古进行的境外地质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此时蒙古刚刚开始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改革,日本地质调查局与蒙古开始了跨世纪的长期的地质合作研究,日本政府支付全部费用。从其合作领域与方式上可以看出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长期性与战略性。

1) “蒙古矿产资源的勘探与研究”(Research 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 in Mongolia)项目(1991~1994年),简称ITIT,其主要研究内容为蒙古与日本岛弧的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的对比研究、探讨应用新的勘查技术方法以提高包括燃料资源在内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在该项目中,日本地质调查局对额尔登尼特(Erdenet)大型斑岩型铜矿、温都查干(Undur-Tsagaan)变质岩型铍铋钼钨矿床、孟根温都尔(Mongon Ondor)中型银矿、查夫(TSAV)铅锌银矿床、察干苏布尔加斑岩金钼铜(Tsagaan-suvarga)等多个矿点进行了勘查。并对中戈壁盆地的3处煤矿化点、3处油页岩矿化点进行了勘查,发现具有很大的潜力。

2) “项目类型的技术合作”(the Project-Type Technical Cooperation,PTTC)项目(1995~2000年),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蒙古地质调查局完成以下工作:

①制定矿产资源调查方法和矿物分析方法;②分析整理目前所有的地质资料与数据;③矿物分析的样品制作方法;④矿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分析方法;⑤数据分析与整合;⑥数据存档与数据管理;⑦规划与规范地质工作流程。

3) “地质与矿物资源合作”(1995~1999年)。该项目旨在技术和工艺、科技发展上支持蒙古的国家地质办公室/处,为蒙古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4) “蒙古北部中心地区的地质调查”项目(1999~2001年)。依靠雷达与JERS卫星影像技术在蒙古北部地区开展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大型的铜矿与金矿。Baruun Erdenet 铜矿化点就是在这个项目中发现的,并在另一个项目中进行了研究。目前,日本与蒙古在遥感技术方面还有项目在继续合作。

5) 2010年3月蒙古与日本地质协会签订MOU框架协议,有效期5年。在该协议中主要包括开展学术研究,互派大学生以及增进大学间的交流等内容。

日本与蒙古政府间的这些合作,无疑为日本公司在蒙古的投资降低了风险,目前在蒙古的煤炭、稀土、铜矿等矿产资源领域到处可以看到日本六大财团核心企业的身影。

除蒙古外,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已在40 多个国家开展了140 个以上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等方面的技术和经济援助项目。这些项目的进行,改善了与资源国的关系,为日本企业的境外矿产勘查开发铺平了道路。

3 加强我国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意义与建议

3.1 加强我国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意义

目前,具有“百局千队百万”地质大军的中国地质勘查队伍正逐步走向国际地质勘查的舞台,但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的困难与阻力,加强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降低中国企业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对“走出去”各国地质矿产资料掌握程度,获取真实资料信息。发展中国家是我国企业进行矿产勘查的主要目标地区,因地质工作程度不高或其他原因,存在着地质资料可利用度低,可信度差等问题。通过以国际合作为平台的基础地质工作项目的实施,可以从正规渠道系统收集合作国的基础地质、矿产、矿业开发和投资环境等信息资料,了解该国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开发现状,为企业提供大量的基础信息。同时也为可以我国政府制定海外资源规划和宏观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 提高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区内的工作程度,降低企业矿产资源远景区不明确的风险。境外基础地质工作不以商业性勘查为目的,但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基础地质工作,可以获得真实的工作区域内的基础地质资料,提高工作区内的地质工作程度,引导中国企业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同时,协助企业圈定矿产资源勘查远景区,有效引导和拉动国内企业境外商业性矿产勘查。

3) 可以搭建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合作平台。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实施可以搭建与合作国地矿管理部门、我国驻外使领馆和经商处、当地社区等相关各方良好的合作网络以及人脉关系,为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便利。

3.2 加强我国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建议

1)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依托国际组织,开展境外地学合作,实施境外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目前我国学者参与的国际或地区性地学组织有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编图委、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中国国际地学计划(IGCP)、国际滑坡协会等,并有一批专家在其中担任了要职,实施了一些国际合作项目,但与德国、日本相比仍有差距。德国的很多境外项目是依托欧盟地质调查机构(European Geological Surveys,EGS)、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等国际合作机构来完成的。建议我国积极参与并争取主导更多的国际地学组织活动,更多的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建议由我国倡导建立类似欧盟地质调查机构的金砖国家地质调查机构(BRICS Geological Surveys),一方面可以促进矿产资源在金砖国家内部的合理配置(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与中国矿产资源丰富,但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需求也飞速增长),另一方面可以在矿产资源的管理和陆地环境的保护包括地下水保护、土壤保护、土地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调查等等方面加强金砖国家间以及金砖国家之外其他国家间的合作。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在国际组织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建议由我国政府专门设置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合作方面的境外专项资金,选择与我国互补性强的资源型国家,通过强化与资源国的关系,了解资源国的需求,制定至少五年一个项目周期的长期的境

外项目计划,并与资源国开展地学多领域的合作,深入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为中国企业的境外风险勘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做到降低商业地质勘查风险的作用。

3) 建议利用我国的先进的地质调查技术与方法(例如野外数字填图系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等),对重点资源国家进行技术援助,推广我国的地质调查方法技术,使资源国真正的掌握先进的地质调查方法,并从中受益。打破资源瓶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1] http:∥www.bgr.bund.de/EN/Home/homepage_node_en.html (德国)

[2] http:∥www.ghana-mining.org/(加纳)

[3] 胡斌,郭霓.日本有色金属矿产战略[J].世界有色金属,2003(6):52,59.

[4] 姜雅.日本的资源综合保障战略[J].中国金属通报,2010(3):38-39.

[5] 王家枢,张小枫,张新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勘查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整式”基础巩固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十二五”期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形势和特点分析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