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就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从注重积累,使学生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品味语言,使学生内化传统文化的细度;传承思想,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度;尝试写作,使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的高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来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精华 积累传承 人文素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含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当务之急,而语文教学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语文教师是承担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导者,要向中学生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在讲授语言文化时认真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内涵,有的放矢地传承优秀文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自觉地去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积累,使学生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要做好它,语文教师需要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凡教材上的古诗文全部要求熟读成诵,先在课前背诵,通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来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在课堂上答疑点拨,课后的背诵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之外,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每一年段的诵读内容。具体时间安排每周一节诵读欣赏课,可利用晨读的时间。对所选课外内容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至于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到期末再进行归类整理,背诵检测。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古诗文之外,还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古典名著。这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为了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我将课外阅读名著进行到底。比如八年级下册要求看《水浒传》,我事先预计2个月读完,每天看2回,概括故事情节,每天以提问的形式进行检查,阅读结束后,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把握,并以“‘少不读《水浒》’的说法对不对”为话题来写一篇文章,综合起来评价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情况。这样,由点到面到点的过程,步步为营地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涤荡,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以此来拓展学生积累传统文化的宽度。
二、品味语言,使学生内化传统文化的细度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文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语言积累除了背以外,还可以摘抄。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及时摘抄下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这就是精美的文本要在语言方面去品味和揣摩。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让学生学会在咬文嚼字中品味语言、揣摩作者、触摸诗句背后所隐藏的内蕴。
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什么画面,并联系现代文学中哪些作家也用这个“闹”字来表达相同的意境。再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似乎写的是花和鸟,但表达的却是作者内心无以言表的痛苦之情。当然,品味语言,不能仅停留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要更加关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是教学的核心。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入其中,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悲诗人之所悲。
除了在古诗文中品味语言,在现代文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季羡林的《幽静悲剧》中“不足为外人道也”,《阿里山纪行》中“峰回路转”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凝练古朴而典雅;《春》、《雪》中“闹”信手拈来的诗文化用,《成功》一文中引用的古诗词,旁征博引,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要内化字词句。理解了的语言在记忆仓库中处于激活状态,才能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才能文思如泉涌,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传承思想,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在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孟子的“仁政思想”“舍生取义”“忧患意识”,李白虽遭排挤却保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乐观,苏轼虽遭贬官却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动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如果不从思想上传承和发扬,语文教学黯然失色。
在语文教学中把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在保证语文教育为主的情况下,有机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如教完《送东阳马生序》,我便将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过去学生的处境作对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使他们明白读书必须勤奋、吃苦,方能成才的道理。如学习《核舟记》时,我讲述这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就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
四、尝试写作,使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的高度
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报国之志的人。要把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到的精华表现出来,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写作,因为“文为心声”
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选择最喜爱的古诗词进行诗配画或改写成小散文。在这一感悟与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手中的笔进行描绘。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根据词中的意象,学生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词中的意境渲染得更加凄凉、悲壮。在学习了元曲《天净沙·秋思》后,我介绍了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请同学们仿写。同学们还以自己喜欢的古诗文作为文章的中心来作文,或以自己喜欢的某个诗人和他的诗为内容,写下了《我走近?摇 ?摇?摇》和《在?摇?摇 ?摇?摇的引领下》等文章,从而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尝试创作,许多学生深深爱上了民族艺术的瑰宝——中华古诗词,被她展现出的美所陶醉。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交流自己读到的名诗佳句,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高度。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虽然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
总之,要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全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中呼吸清新鲜活的时代气息并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