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天籁下的曼舞

2012-01-01 00:00:00颜士州
科学大众(中学) 2012年5期


  蜚声中外的丝绸之路和沙海驼铃,对于久居江南水乡的人们来说,不啻是遥远而神秘的梦。它常常引起我无穷的遐想和神游。
  一个幸運的机会,使我畅游了西北,夙愿得偿。
  我们从兰州出发。汽车离开兰州就步步爬高,开始了艰难的跋涉。远眺祁连山,横亘西方,绵延不绝。车子沿着河西走廊,经金昌、永昌、山丹,抵达了张掖。
  大佛寺是张掖的名胜。它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寺内,木胎泥塑、金装彩绘的释迦摩尼涅槃像,身高34.5米,肩宽7.5米,颇为壮观,据说是全国室内卧佛之冠。在它的两侧,分立着信女优婆夷和善男优婆塞的塑像。十八罗汉形态各异。四墙上满壁绘画。巨佛长卧900年,始终不朽,足见千百年来香火鼎盛。观赏者、朝拜者无不赞叹。
  当晚下榻酒泉。酒泉何以为名?相传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大胜而归,汉武帝赐御酒一坛犒赏他。他顾念战士辛劳,不愿独享,便将御酒全部倾入金泉,与三军战士同饮。酒泉由此得名。
  酒泉西行10多千米,便到了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嘉峪关南衔祁连山,北接马鬃山,地势险要,关隘宏伟。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拱卫我国内地的重要屏障。在这儿流传着许多爱国志士的动人传说。登上城楼,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不由地产生了崇敬和肃穆的感情。
  出嘉峪关百余千米,便是—望无垠的大戈壁了。戈壁滩地面平整,表层覆盖着灰褐色的沙砾岩,其下为坚硬的沙层。由于终年缺水,寸草难生。纵目远望,那无边无涯的沙漠,无穷无尽的旅途,梦幻中的丝绸之路,竟是那样的严峻而艰难。幸喜好客的主人为我们备下了西瓜,供我们旅途解渴、解热。我们吃着西瓜,随意地谈起了唐僧取经的故事。当年他们向天竺取经,克服了千难万阻,头一道难关恐怕就是这戈壁沙漠的干渴吧!
  经过两天半的跋涉,敦煌古城终于在眼前了。在敦煌城南6千米处有一座鸣沙山。它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山势陡峭,漫山黄沙。山北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汪清泉,像娥眉弯月似的,水草青青,波光粼粼,人称月牙泉。长时间困顿在漫漫沙龙中的人们,顿然耳目一新,喜上心头。当地人说,风起沙飞,居然绕泉而过,从不落入泉内。月牙泉历经沧桑却依然涟漪萦回,未被黄沙湮没,真是造化的奇迹!
  至于有关鸣沙山的传说,更为神奇。人们登山时,沙陷双脚,步履维艰。但是,人们从山顶上下滑时,沙砾卷裹,响起奇异的声音。鸣沙山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又有当地人说,天气晴朗时,山中隐隐响起丝竹管弦之音:风沙起时,山中又传来军马嘶呜、鼓角阵阵之声。我想,兴许是人们缅怀历史遗迹而产生的想象吧!如今鸣沙山已是甘肃省的一个重要旅游点。当地有骆驼出租。骑上骆驼,悠悠缓行,驼铃叮当,领略大漠风光,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敦煌的莫高窟是真正的古老佛国胜地。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遍布石窟佛像,上下四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绵延近2千米。石窟佛像的凿建,开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经北魏、西魏、北周,到隋唐时形成宏大的规模了,号称千龛。是否确有其数,我不曾细数。然而工程之艰巨,规模之宏大,中外游人无不为之折服。
  第96窟是一尊巨佛弥勒,高33米,它是敦煌第一大塑像。据说是女皇武则天在位时凿建的。
  第98窟是五代时期洞窟的典型,也是莫高群窟中最大的洞窟,建筑辉煌,壁画精美。壁画大多反映的是佛教中的故事。
  像这样的彩绘壁画,莫高窟有45000平方米之多,窟中的彩塑有2450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它是建筑、绘画和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也是古代匠师们留下的极为宝贵的艺术遗产,我国光辉灿烂古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观看了众多的石窟佛像,不由地使我联想到当年佛教的昌盛。现在佛教在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喇嘛教。它在西藏、青海、甘肃有很大的影响。当地人说,每年农历正月、4月、6月和9月,要举行四大法会。2月举行两小法会。各族数以万计的群众,不远千里,赶到青海省塔尔寺进香。他们携带几十斤酥油,磕着数不清的头,最大的愿望是得到大喇嘛轻轻抚摸一下,赐福全家平安。
  我们饶有兴趣地来到塔尔寺。塔尔寺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派)六大寺院之一。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山坡上,依山建筑,高低错落,拥有大小金瓦殿和一座可容3000人诵经的大经堂。大金瓦殿,藏语称赛尔顿。相传黄教开山祖师宗喀巴出世时,其母将胎衣埋在现今大金瓦殿的地下。后来那里生长出一株菩提树,树上10万片叶子,每张叶子上都有“狮子吼佛像”。其母心疑,便在这里建了一座小塔,大约是为了镇邪求佑。后人在小塔基础上建了一座大银塔。清朝康熙年间,青海蒙古郡王额尔德尼,布施黄金千两,白银万两,将屋顶改为镏金铜瓦,这才成了真正的大金瓦殿。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寺庙占地虽大,也还觉拥挤。
  塔尔寺之行,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竟是佛学的研究。
  塔尔寺把寺庙办得像高等学府。学员们在这里学习佛教传统礼仪,同时学地理、天文、医学、诫律、仪式等等。设有哲学、因明、藏医和丁科四个专业,类似普通大学的系。哲学专业传授佛教哲理,因明专业研究佛经中的逻辑理论,藏医专业学习藏医藏药,丁科专业是学习科技方面的知识。每个进修的喇嘛,选定一个专业为主修学科。除此,还有戒律和忏悔,是共同必修的课目。
  我们到达塔尔寺这一天,适逢寺内展开佛学大辩论。一进寺庙山门,那广阔的广场上,三五成群,围着若干个圈。人圈里一个喇嘛盘膝打坐,闭目合什:另一个喇嘛对面站着:坐的大声提问,站的直立回答。时而招手,时而跺脚。周围还有一些喇嘛围观。向导告诉我们,这是根据佛学教义进行大辩论,也是对小喇嘛学业的一种口试。可见佛学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是头顶上烫几个疤,遵守佛门清规戒律,就能成为有修养的和尚的。
  告别了塔尔寺,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启程南行。乘机回眸,巴颜喀拉山群峰巍峨,日月山峻峭素洁。在冰峰下面有着甘美的乳泉、青青的草滩、白云般的羊群、奔驰的骏马,还有瑰丽而古老的文化宝藏。大西北并不都是荒漠凄凉,巍巍群山并不都是严峻冷酷。它给予我的是甜蜜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