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企盼幸福,却感到它非常遥远。它如此特殊,可望而不可即,几乎无法获得。殊不知幸福就在我身边,在我背后,它悄然无声,不事张扬。原来,我做的工作,度过的时日,与周围人的和谐共处——幸福就在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流年似水,只有回首时才顿悟:这就是幸福,幸福本来就一直与我相伴相随!
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感觉自己是债权人,另一类则感觉自己是债务人。债权人杞人忧天,总是怨天尤人,认为所有的人——儿女、双亲、同事乃至他人都在某些方面对不起他、亏欠他,造成他的生活不幸,葬送他的个人前程。债务人则经受着另外一种更高的境界—令人羡慕的痛苦:无法偿还生活的厚爱、他人的深情厚谊。我更像债务人。我既不求功名,也不盼利禄,我感到幸福的是能够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人1AxGcQzv9JlqsIKLLLaBxA==在很多方面依赖大自然,依赖天气状况。寒冷、阴雨,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等待大自然状态的好转,继续生活。雅库特老人说得好:“寒冷、阴雨——很好!这些过后将出现太阳,将会暖洋洋!”
寻找幸福——微妙而离奇。生活中一味追求功成名就,结果徒劳无益。应该老老实实地生活,接受大自然本身的馈赠。我们常常在遥远的某个地方寻找幸福,我们匆忙追逐转瞬即逝的光束。其实幸福就在身旁,在日常生活之中,如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称心的工作、家庭的和谐、亲人的平安。
当有人问萧伯纳是否幸福时,他回答说,他幸福是因为没有时间考虑这一点。他的幸福在于工作,在于创作。幸福各式各样,也可划分阶段,犹如昼夜时间一样。如果一切都按大自然规定的那样:适时、适度、无忧、无虑,那么,可以认为,人幸福地度过了一生。
善良
渡源
巴西经典电影《中央车站》,曾经获得过多个国际电影节大奖。电影讲述了一位叫朵拉的老妇人陪同一个小男孩约书亚,去远方寻找他爸爸的故事。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电影之外的故事。
年轻的电影导演沃尔特·塞勒斯需要从巴西各地的小男孩中挑选一位男主角。这天,他因事来到里约热内卢机场,一个小男孩要为他擦皮鞋。他当时拒绝了这个孩子,于是,这个孩子问他能不能借给自己一些钱,好让他买个面包,等他擦鞋挣了钱,一定会把钱还给他。
这时他才发现,眼前这个瘦弱的孩子和自己想象中的电影男主角很相似。他给了孩子买面包的钱,并且告诉小男孩,明天可以去他的工作室找他,不但有饭吃,还可以挣钱。
第二天,当他来到工作室的时候惊呆了,那个擦鞋的小男孩不但自己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他周围几乎所有擦鞋的孩子。
导演在这些孩子中间,发现有几个比昨天要给他擦鞋的孩子还机灵,似乎也更适合当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但最后他还是决定让这个孩子来试试,因为他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善良的人,而电影中的孩子正是一个善良的人。
后来的故事就简单了,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叫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的孩子,成了巴西家喻户晓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