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痛悔把家庭拖入绝境

2012-01-01 00:00:00晓红
检察风云 2012年1期


  当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忠县原副县长王开健涉嫌受贿一案时,王开健并未对自己做过多辩护,只是看着听审席上的妻子于晓琴泪水涟涟。实际上,旁听者和社会上的不少人对此人抱有同情,认为他是“另类贪官”,但法律对职务犯罪的惩罚是毫不含糊的。
  
  妻子瘫痪,
  丈夫默默兑现当初的承诺
  
  “我妻子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嫁给我,跟着我吃了很多苦,因此落下许多病根。我33岁那年,妻子瘫痪在床,生活完全需要人照顾。她病了,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我,我曾答应过她,一定会治好她的病,让她重新站起来。
  ——摘自王开健的“悔过书”。
  
  今年58岁的王开健先后担任过重庆市忠县建委主任、武隆县副县长、忠县副县长、忠县人大副主任。25年前,妻子于晓琴因风湿性关节炎而瘫痪在床后,这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的男人,遇到了人生的分水岭。
  那时,王开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妻子和刚上一年级的女儿,日子过得异常辛苦。于晓琴不忍心,曾跟丈夫提出离婚。遭到丈夫拒绝后,她偷偷服下大量安眠药,希望以此解脱丈夫也解脱自己。幸亏被家人及时发现,抢救过来。
  妻子一心求死,让王开健很痛苦,他将安眠药放到妻子面前,让她自己选择:要不好好活下去,要不然一家人一起离开这个世界。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的脸,于晓琴泣不成声。王开健向妻子承诺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一定想尽办法把你的病治好。”
  此后十年间,王开健带着妻子跑遍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几十家大医院,欠下十几万外债,可于晓琴的病一直没有起色。
  1996年4月中旬,王开健带着妻子从广西看病回来。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一进家门,女儿王珊就扑进爸爸怀里痛哭起来,说有人来家里要债,样子很凶,吓得她躲在衣柜里不敢出来。见女儿瑟瑟发抖,脸上泪痕未干,王开健很心疼。他亲自下厨给妻子和女儿做了两碗鸡蛋面,而他自己就吃了两个冷馒头。
  半夜里,王开健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传来妻子轻轻的抽泣声。“我这病怕是治不好了,不如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免得拖累了你跟孩子。”王开健紧紧握住妻子的手:“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当时,王开健正担任忠县建委主任,主管城镇建设,求他办事的人多如牛毛。以前每次有人要对他表示“意思意思”,都被他拒绝了。王开健知道只要自己松松口,钱绝对不是问题,不过他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妻子也总叮嘱他别犯错,所以他一直恪守本分。可此时此刻,王开健心里竟生出一种无力感,身为丈夫和父亲,不能让妻女过上安稳日子,他觉得自己很失败。
  王开健在经济上的窘境没有瞒过有心人的眼睛。四川省德龙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斌便是“有心人”之一。
  几天后,王开健在家门口遇到了杨斌。他提着各式各样的礼品来看望于晓琴。说尽好话,王开健才让他进去。
  看着王开健一家三口过得如此清苦,杨斌连连叹息,他把王开健拉到一边,掏出1万元钱:“王哥,我知道你的为人,这钱就算我借你的,是咱哥俩的私人交情,跟工作没关。”王开健一把把钱推开了,就像摸到一个烫手山芋:“这钱我不能要,你能来看看,我很感激。”王开健态度很坚决,半分商量的余地也没有,杨斌不好再多说什么。临走时,他把钱偷偷塞进了门口的鞋盒里。
  王开健整理东西时才发现,当时他一心想着赶快把钱还给杨斌。谁知,几天后,妻子发病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王开健连夜把妻子送进医院。缴住院费时,他身上只有几百元根本不够,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借钱,他们都说没有。护士在一边一个劲地催。走投无路之下,王开健回到家,动用了那1万元。
  一连几天,王开健心都是悬着的。杨斌来医院看望妻子时,王开健似乎感到自己矮人一等,好像再也不能挺直腰杆说话。察觉出王开健心里的矛盾挣扎,杨斌特意把他约出去喝酒聊天。
  杨斌知道,王开健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家人对他来说最重要,他便从王开健的软肋下手去说服他:“嫂子的病不是一个钱两个钱能看好的,这个病越早治,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耽误了,一辈子瘫痪在床的可能性都有。我想不通,你坚持的原则就比嫂子的健康都重要?”王开健咽下杯中的酒,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摸摸口袋里筹齐的1万元钱,最终没把钱还给杨斌。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满天星斗,王开健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当初刚参加工作时,他曾立誓绝不做昧良心的事,没想到,自己最终还是“破戒”了。
  回到家,女儿已经睡下,于晓琴正坐在床边织毛衣。王开健想把钱的事跟妻子说说,可转念一想,妻子知道后绝对会担心,一定会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想到这,王开健把一切都瞒了下来。他不知道,正是这1万元,将他的人生一步一步地推上犯罪的道路。
  
  受贿救妻,
  游走在悬崖边心在煎熬
  
  “看着眼前厚厚的一叠钱,我心沉重得像灌了铅一样,我知道有了这些钱,妻子才不会停药,才能继续治疗。可同时,我肩上背负的责任又提醒我,这钱不能拿。每次拿了别人的钱,我几乎都是彻夜无眠。”
  ——摘自王开健的“悔过书”
  
  收了杨斌的1万元钱之后,王开健便在承建一些工程上给对方行了方便。他一直告诫自己,这是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2000年年初的一天,王开健从外地出差回来。女儿告诉他:“妈妈停药了,姥姥和姥爷劝她,她也不听。”王开健冲进房间,质问妻子这么做的原因。于晓琴无声地流着泪。这些天,家里的电话不停,都是来要钱的,她的病是个无底洞,她不想再浪费钱了。眼看着妻子的病越来越重,王开健异常心焦烦躁。
  杨斌知道后,再次给王开健送去1万元解难。这回,王开健拒绝的态度没上次坚决。一段时间后,杨斌的德龙公司顺利拿到了政府的一项承建工程。
  有了钱,王开健赶紧给妻子继续治疗,怕妻子心理负担过重,他还特意换了其他牌子的药,然后骗妻子:“我同事有个朋友在医药公司上班,这些药都是托他从厂里用进价拿的,比市场上便宜一大半。”于晓琴不信。王开健蹲在妻子面前,解释道:“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别老想着拖累了我,当初咱们说好了,等我老了退休了,咱俩一起出去旅游,你想去哪咱们就去哪,这些你都忘了?如果你真在乎我,在乎这个家,你就好好治病,其他的啥也别想,心放宽了,病才会好得快。”于晓琴听后直掉眼泪。
  就这样,王开健为了不让妻子停药,先后从杨斌那里收受9.5万元。这些钱几乎都花在了妻子身上。于晓琴曾问过丈夫自己看病的钱从哪来,王开健说是找同事借的。每次收下别人的钱,对王开健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回到家,他甚至不敢直视妻子的眼睛,就怕被看出什么,有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电话声都会让他紧张半天。
  2002年8月下旬的一天,王开健从楼梯上跌下来摔伤了腿,住进了重庆大坪医院。他一住院,家里顿时乱成了一团,妻子没人照顾,连一口热饭也吃不上,女儿家里医院两头跑,累得几乎虚脱。出院后,王开健的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想着要是有天自己不在了,妻子和女儿怎么办,谁来照顾她们的生活。如果说之前王开健心里还存在一些忐忑不安,那么在这之后,为了家人,他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豁出去了。
  知道王开健伤了腿,很多有事托他帮忙的人都寻着机会来看他,每个人都带着丰厚的“慰问金”。王开健稍微推辞几句,全都收下了。他的态度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给他送钱的人越来越多。
  2002年6月12日,忠县天吴建筑工程公司经理李成找到王开健,他们公司在工程审批上需要王开健的帮助。之前,李成来找过王开健好几回,可王开健油盐不进,他想尽任何办法也攻不下这座大山。前几天,有人告诉他,王开健变得不再那么难说话,他决定再来试试。
  
  在县城的一家茶楼,李成跟王开健碰了面。刚开始,王开健的态度依然冷冷淡淡。李成掏出2万元,放到了王开健面前。李成脸上胸有成足的笑容,让王开健觉得很刺眼,如果换在以前,他早就离开了。见王开健没说什么,李成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临走的时候,那2万元被揣进了王开健包里。
  回到家,王开健忙着给妻子做饭,忘了把钱先藏好。于晓琴帮丈夫放包时,发现了这笔钱,她忙问丈夫钱从哪来。王开健心里一阵惊慌,可脸上却装得很平静:“这钱是我找单位小李借的,过两天我打算再带你去北京治病。”丈夫闪烁游移的眼神让于晓琴察觉出一丝不对劲:“这钱真是你找别人借的?”王开健向妻子保证,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结婚这么多年,丈夫的为人于晓琴很清楚,她相信丈夫没骗她。
  几天后,王开健带着妻子来到北京治病。他背着妻子一步一步地爬上了长城。靠在丈夫背上,看着慢慢落下的夕阳,于晓琴心里溢满了幸福和满足,她觉得这辈子能找到一个真心待自己的人,死也值了!王开健却想着把妻子的病治好,让她能站着去她想去的任何地方。要实现这个愿望,就需要厚实的金钱支持。
  从北京回来,王开健胆子比以前大了许多,他想趁着现在多积累一点钱,如果妻子的病在国内治不好,就带着她去国外治。王开健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就算有天东窗事发,他也要在之前把妻子的病治好,把家人都安顿好。
  2003年6月,女儿王珊参加了广州的公务员招考。这些年,王开健一直对女儿心存愧疚,总觉得自己这个父亲做得不够,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刚好有家商场在选址上求他帮忙。王开健找机会把对方的总经理找来,故意把事情说得很难办。对方听出王开健话里的意思,得到示意后,一下子拿出15万元。有了这15万元,王开健急忙给女儿打点关系。
  父亲出手如此阔绰,这让王珊心里很疑惑,她问母亲:“爸爸是不是有事瞒着我们?我感觉这一年多来,他变了很多,总显得神神秘秘。”于晓琴和女儿有同样的感觉,她决定试探试探丈夫。
  晚上丈夫下班后,于晓琴特意把电视调到法制频道,借着案子找话道:“现在当官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为了钱什么事都敢做,其实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强,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你说对吗?”看着妻子的眼睛,王开健心里直打鼓,表面上依然风平浪静:“你说得对,钱是重要,但必须来源于正规途径,不然就是害死自己的定时炸弹。”说完,他借故找了个理由去了书房。王开健胡乱地想,是不是妻子发现了什么?
  晚上睡在床上,王开健选择跟妻子“坦白”:“我知道你晚上为啥跟我说那些话,不瞒你,这段时间有人给我送过钱,而且不止一次,可我没要,孰轻孰重我还分得清,你担心的事绝不会发生。”丈夫的坦诚让于晓琴的心彻底放下了。此后,她再也没问过丈夫同样的事。
  
  声泪俱下,
  怀念粗茶淡饭的日子
  
  “今天,我站在被告席上,心情格外沉重。当了27年的领导,是我自己未把握好人生方向,最终跌入深渊。现在我才明白,健康是福,平安是福,但我却亲手摧毁了所有幸福,我对不起我的妻子和女儿,对不起那些信任我的人。正如我妻子经常跟我说的那句话:只要一家人和和美美,粗茶淡饭也高兴。可惜这个道理我明白得太晚了。”
  ——摘自王开健的“悔过书”
  
  随着收受钱财越来越多,王开健变得越来越谨慎,他总是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生怕别人看出什么猫腻。
  2004年春节,王珊回来跟父亲说,她谈了个男朋友,两人想在广州买房安家。王开健大力表示支持。于晓琴知道家里的家底,她跟丈夫商量:“要不把咱们现在住的房子卖掉,把钱给孩子付首付,我们俩出去租房子住。”王开健没答应,他劝慰妻子:“孩子有能力自己供房,如果我们把房子卖了过得不好,孩子心理负担会更重。”同时,他又瞒着妻子放出话去,积极地为女儿买房寻找“资助者”。 当时,王开健已升任武隆县副县长。武隆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正在招标。很多承建公司都对这个工程跃跃欲试。
  果然几天后,就有人带着“资助金”主动找上门来。对方是重庆齐泰承建公司的负责人。从他那里,王开健收受了15万元。
  从父亲手里接过这么多钱,王珊惊讶不已。父亲却告诉她,这钱是他找朋友借的,先应应急。父亲入狱后,王珊后悔不已,她觉得如果不是自己考公务员、买房、结婚,也许父亲不会收受这么多钱,犯下这么大的错。
  2007年上旬,有人又送给王开健一间门面房。随着收到的礼越来越大,王开健开始有些后怕,考虑到妻子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女儿也有了自己的事业,王开健决定收手,跟妻子过平静日子。
  就在案发前夕,于晓琴曾问过丈夫,自己这些年治病欠下的钱该怎么还?王开健回答妻子:“我身体还算硬朗,等我退休了,可以出去找份工作,慢慢还。”于晓琴听后一个劲地埋怨自己没用,不争气。王开健为了劝慰妻子,跟她说过段时间去广州看女儿,还说要在女儿家多住几天。没想到,纸终究包不住火,王开健受贿的事最终东窗事发。
  刚开始听到丈夫被捕的消息,于晓琴怎么也不敢相信,她让女儿推着她亲自去问去打听。得到确切的消息后,于晓琴懵了,丈夫都是为了她,为了这个家才做傻事,极度自责内疚的于晓琴一病不起,不吃不喝。
  2010年11月25日,王开健因涉嫌受贿被批准逮捕。经查明,自1996年至2007年,王开健担任忠县建委主任、武隆县副县长、忠县副县长、忠县人大副主任期间,先后利用主管或分管城建、国土、环保、旅游等职务便利,分别在忠县、武隆县的相关建设工程项目中,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约117万元。
  这些钱大都被王开健用在给妻子治病上,所剩不多。为了积极退款,于晓琴由女儿推着,一家一家去找亲戚朋友借钱,受尽了别人的冷眼和嘲讽。王珊很心疼,劝母亲在家待着,钱的事她来想办法。于晓琴不愿意,当初,丈夫是为了她才会迈出错误的第一步,她希望,自己能一步一步把丈夫犯下的错补回来,就像丈夫当初为她一样,那么坚决。
  2011年5月4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王开健受贿一案。庭上,看着多日未见的妻子和女儿,王开健未语泪先流。于晓琴更是痛哭失声。在庭上,王开健并未对自己做过多辩护,只是哭着念着自己亲自写的悔过书。法院以受贿罪判处王开键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受贿所得117万余元予以追缴。宣判后,被告人王开健表示将提起上诉。
  最近,法院正在对此案进行二审,不日将做终审宣判。■
  (文中除王开健外均为化名,所涉及的公司名称也作了处理)
  
  点 评
  随着王开键受贿案的审理,各种评说就不断出现。其中一篇博客这样写道:“庭审结束后,法庭特许他与家人短暂接触,此时的王开健饱含泪水,他快步走向轮椅上的妻子,隔着护栏和妻子深情拥抱。这样的一幕发生在法庭、在贪官的身上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和很多人一样,每当有贪官落马,心里除了切齿的痛恨,还会‘幸灾乐祸’一阵。对这个贪官另有一种感觉 :既怜又恨。恨其目无法纪,悔了自己,也将家庭拖入绝境。”
  从常人来看,王开键的行为似乎成为其开脱罪责的理由,但从法理上来说,无论他的动机如何,其受贿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党政官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拿手中的公权力做交易。无论其动机如何“善良”,其忏悔如何痛彻,违者都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