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统筹中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

2012-01-01 00:00:00何关新
职业 2012年4期


  近年来,杭州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工作总要求,以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为契机,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了以“制度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化”同步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为推进全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正义作出了贡献。纵观杭州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先进的理念破除旧有观念的束缚,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制度设计成为现实,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多元助推基本保障的社会化”。
  
  一、坚持先进理念,不断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设计和可持续推进
  先进的理念是做好工作的“种子”,惟有坚持不懈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才会产生新的实践,而实践探索又会推动着制度设计更趋科学合理。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杭州市逐步形成了以下理念。
  1.坚持“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理念
  早在2007年,杭州市就制定出台了《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两个《办法》把涉及不同人群的各项养老、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到一个制度框架内,从制度上实现了对680万本地户籍城乡居民和200多万“新杭州人”的全面覆盖,并打破了城镇户籍与农村户籍的城乡差别,打破了职工和非职工的身份差别,城乡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和身份变化选择参加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制度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转换和衔接,实现政策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2.坚持“优化资源、精确管理”理念
  杭州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社会保险信息登记工作,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对16周岁及以上本地户籍城乡居民实行社会保障信息登记,在全市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登记数据库,各项数据统一录入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各统筹地区信息数据定期汇总、交换,为全面、准确掌握全体居民的参保实际情况,实现社会保障从政策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以及实施精确管理、减少行政和经办成本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坚持“以人为本、均等服务”理念
  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继续扩大社会保障服务范围,着力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快构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与其基本需求相适应的普惠性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室,形成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城乡一体的管理服务组织体系。目前,基层站(室)普遍承担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劳动就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困难人员帮扶救助等工作,居民办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可以做到“不出村”“不出社区”。
  4.坚持“注重当前、面向发展”理念
  要做到既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各区、县(市)地方实际情况,注重城乡统筹、区域均衡和全民共享,又能够牢牢把握社会保障事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走在前列”和“城乡一体”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注重社会保障制度整体设计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
  
  二、坚持执政为民,以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完善新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去年,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7 011.8亿元,增长10.1%,已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总收入为1 488.92亿元,户籍人口人均GDP已达15 679美元,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 0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5 245元。杭州市新增财力部分主要向民生保障倾斜,2011年仅市级财政投入社保与就业资金就达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