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腾飞 龙俊 刘荣阳
摘 要:在水利施工中,水工建筑物的质量是很重要的。不仅关系着后面的工程进度,还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问题。而且其外观的优劣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程度直接影响着所在地城市建设的整体形象,因此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前后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是达到预定外观效果的前提。
关键词:措施;水工建筑物;防治;原因
一、外观质量的内容及控制措施
(一)水工建筑物设计外观的质量控制措施
1.设计构思要开阔,意识要超前
在体现水工建筑物结构特点的同时,应体现时代建筑水平,广泛征求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外观轮廓构想时,应增强建筑物美感、提高外观设计品质。
2.设计风格满足特殊需要,并兼顾地方特色
在保证运行功能和投资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风格,以及有无仿古、旅游开发、城市规划等要求,力争设计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形象性建筑、景点性建筑。
3.方案上要消除设计隐患,适应施工发展水平
合理的设计布局及构件外形,有利于进行施工分割。还应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增加维护设施的设计,避免因结构上的缺陷导致的裂缝、施工缝、撞痕等。在进行设计方案选定时,应考虑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使工程在实施中能尽量采用先进可行的施工工艺,将设计意图更好地体现到工程结构实体中去。
(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以树立企业形象为宗旨的内部行政管理体系, 明确外观质量目标。具体工作中,应做到如下几个结合:一是数量与外观质量的结合,处理好外观和进度的关系;二是生产要素与科技含量的进步,靠技术更新改进生产要素,提高外观质量;三是企业效益与外观质量投入的结合,投入的加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必然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市场契机。引进由业主、监理单位参与监督的外部督察体系,提供外观质量保障。建筑市场的日趋规范,工程建设“三制”的推行,为建设工程提供了外观质量保障。投资者以合同条款的形式,明确施工单位所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监理工程师则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对工程各环节、各工序进行全过程监督。2 者的外观质量行为完善了实施工程的外部督察体系。落实具体负责实施的现场执行体系,履行外观质量控制职能。班组内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及“三验”(初验、复验、报验)程序,履行外观控制职能,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是工程外观质量的基本保证。
2.控制影响观感的要素
人员素质。通过岗位培训、技术交底、经验总结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等手段,规范操作行为,明确外观质量标准,从而杜绝外观质量隐患的发生。材料质量。在满足建材试验规程的前提下,必须选择性能良好、色泽稳定、质地坚硬的材料。施工工艺。对直接影响混凝土成型效果的各种工艺,宜进行统一的设计。模板的选型及架立: 模板制作应考虑拆卸方便, 不刮碰结构棱角;同时,为保证整体刚性,模板安装必须有足够的对销拉件或支撑。混合料的配制及浇捣:对浇筑过程中的配料、拌和、送料、导料振捣等环节进行统一设计,根据施工量的大小合理划分作业区,避免因疏漏和操作差异而引起混合料的不均匀性和浇灌缺陷。机电物业。浇筑前,应对各类搅拌、振捣及输送机械等进行调试运行,以保证其工作状态正常,避免因施工中断时间过长而出现施工缝和蜂窝等现象。
二、常见外观质量缺陷的形成原因及防治
(一)蜂窝麻面
1.形成原因
模板孔眼或接缝附近浆液在振捣时溢出, 并形成空隙或泛砂;粗骨料粒径过大,导致混合料不能完全填充钢筋保护层;配比中砂率偏小,粗骨料含量偏大;漏浆部位上端掉浆,引起“月牙形”水浪缝;振捣半径过大、振时过短或漏振;浇筑高度太高、导料入仓措施不到位,引起粗骨料与砂浆离析。
2.防治办法
提高模板拼装精度,并宜将拼缝形式设计成企口;根据不同振捣设备合理布设浇筑振点, 防止漏振, 严格控制振捣时间(25~35s); 优化施工配合比, 并选用粒径适宜的粗骨料; 浇筑高度>2m 时,必须辅以串筒、溜槽等导料设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水灰比,保证砂浆稠度;采用大块件拼装模板,减少接缝数量。
(二)偏模
1.形成原因
木板质量差,部分支撑点作用在软基上,形成局部位移,尤其是大体积箱涵混凝土浇筑时,因支撑点密度过稀,模板不规则,新旧模板混用等,在混凝土振捣时更容易产生偏模。
2.防治办法
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偏模, 应选用厚度均匀的新鲜模板,避免新旧混用,支撑点受力要求均匀分布,点与点间距不宜过大,支撑点后座宜坐落于坚硬的地基上, 如建筑物附近未见坚硬地基,可加大后座与地基的接触面,且优先选用钢或钢木组合模板。
(三)气泡偏多
1.形成原因
模板表面油性隔离剂配制过稠、涂抹过多,致使拌和料入仓振捣时,隔离剂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接触模板的混合料表面出现浸润现象,并包裹其内的气体形成气泡。此部分气泡在振捣过程中大多逐渐溢出并变小, 剩余部分因油性隔离的黏稠度较高而继续吸附于模板表面,较难溢出仓外的气泡,在混凝土凝结后形成气泡空隙;浇筑层厚度过大,气泡的溢出行程过长,也易引起气泡偏多的现象。
2.防治办法
采用稀释剂(如柴油等),降低隔离剂稠度,相应减少封闭气泡的吸附力;减小涂抹厚度,并以润湿模板表面为宜,由此减少浸润气泡数量及浸润膜厚度,便于其内气体在振捣时破膜而出;适当延长模板附近振点的振捣时间,以帮助此类气泡溢出;调减浇筑层厚度,以缩短模板表面气泡的溢出行程;使用适量的减水剂,增大和易性,提高气泡的振升速率。
三、外观缺陷补救措施
(一)错台修补
根据施工经验, 对错台的处理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3d 强度)前后进行修补效果最佳。对错台>2cm的部分,用扁平凿凿除,并预留0.5-1.0cm 的保护层,再用电动手砂轮打磨平整,使其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对错台<2cm 的部位,直接用电动手砂轮打磨平整。
(二)蜂窝、麻面、挂帘的修补
对超过规定的蜂窝、麻面先进行凿除,然后将填补面冲洗干净,涂刷1 道水灰比为0.4-0.5 的浓水泥浆,然后回填微膨胀砂浆,最后压实填平。对超标的气泡,先凿成深度≮2cm、边长≮4cm的小坑,再用微膨胀砂浆填补。挂帘用扁平凿和砂轮凿除、磨光,
先用粗砂纸磨平,再用细砂纸磨光。
(三)模板拉筋头处理
永久外露面的模板拉筋头先用电动手砂轮沿混凝土表面切割,并且割入混凝土内0.5cm 左右,然后在钢筋头表面涂刷1层环氧基液水泥浆。模板拉筋头严禁用电焊或气割进行切割,以免破坏混凝土表面。
(四)悬臂模板孔洞回填
先将孔洞清洗干净,并用钢丝刷将孔洞周边刷毛,接着刷1道水灰比为0.4-0.5 的浓水泥浆,然后回填微膨胀砂浆,并拍打密实,直至泛浆后再抹平,养护。
四、结术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质量控制主要在设计与施工两个环节。搞好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工作,不仅可以让工程变的更有艺术性,还能直接和城市的环境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