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的实例分析

2011-12-31 06:51王铭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水泥砂浆聚氨酯底板

王铭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高层商住楼数量急剧增长,与之相应的地下室工程更是由1层增至3层、4层不等。本文主要结合实例探讨了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工程;原因;处理方法

前言

当前,地下室工程常受地面雨水渗透以及地下水侵袭,加上地下室内通风采光不畅,因此如果防水施工过程控制不利往往会留下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隐患,轻则阴角产生阴潮、结露,重则结构发生渗漏、室内积水,严重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以及结构安全;因此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一直是整栋建筑防水施工的重点以及难点;要求工程建设者不断开拓新技术新材料,以适应新的要求。下面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谈谈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高级商住小区,占地面积约43550m2主体一至三层为裙楼商场 ,四层为空中平台花园,地下室至四层连体,五至廿八层分C、D、E、 F、G五幢塔楼为高尚住宅,附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基坑支护分两部分组成:地面至- 4.5m 为放坡喷锚支护,- 4.5m至基坑底则采用挖掘式连续墙护壁桩。现F、G幢已全 部竣工投入使用,C、D、E幢已完成裙楼结构,塔楼正在施工。下面介绍的是已完成的F、G幢地下室防水工程实例分析。

F、G座地下室 (负二层 )长104.23m,宽53.8m(西部)和67.4m(东部),每层面积近6200m2,东部属 G座,西部属 F座,两座的中部均有核心筒(均为双重简体,内筒为11.7m×13m ,外筒为 22.5-24m×25m)。该芯筒四周均有一对剪力墙。底板厚1000mm,核心筒处2000~3000mm,其余桩承台厚1200~1400mm。

二、F 、G幢地下室防水施工概况

(1)地下室底板防水层设于垫层与底板结构之间,具体做法为:①在原土面捣100mm素混凝土垫层;②砌筑承台、地粱砖模;③浇筑底板素砼垫层;④在垫层、砖模表面批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并在找平层涂聚氨酯防水涂膜;⑤在防水涂层外表面批l:2.5水泥砂浆保护层;⑥完成面绑扎底板钢筋、浇筑砼。

(2)地下室周壁防水:①由于-4.5m至基坑底的壁板以护壁连续墙作外模,无法在壁外涂刷防水层.故当初决定采用“内防涂法”施工,即完成壁板后在室内壁面做防水层,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明智的做法,这层聚氨酯涂膜不但没有起到防水的作用,而且阻碍了对裂漏的观察判断和有效封堵;②-4.5m以上采用“外防水外涂法”施工,即壁板与面板完成后再做防水层。具体做法:在壁板完成后外侧批1:2.5水泥砂浆找平;在找平层上涂刷聚氨酯涂膜;在涂膜上批1:2.5水泥砂浆保护层。地下室防水构造详见图l。

需要指出的是,在地下室底板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并非按正常的施工程序进行,F、G幢地下室底板施工在防水涂层涂刷并批完水泥砂浆保护层后,相隔半年或更长的时间(F座相隔几乎1年多)才开始浇筑底板砼。中间经历了一个南方城市特有的酷暑夏季,在高选400c的气温下只有2cm厚的砂浆保护层实际上保护不了已完成的聚氨酯防水涂层,聚氨酯在这种高温下会表现很强的延性,出现流淌和蒸发,且易于老化。在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高温热延和寒冷干缩的反复作用下.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会产生许多细小的徽裂缝,逐渐形成一定规模、连贯的大裂缝,易造成防水体系的缺口,导致防水失效:

据现场对地下室负二层观察分析可以看到底板裂漏分布如下:

①104.23m长度的中央——两个核心筒之间,尤其是后浇带部位,裂缝基本与长向垂直;②东端宽度67.4m的中部,裂缝基本与宽度垂直;③整个地下室(G座)大角出现450斜裂缝;④车道(负一层至负二层)下端与底相连接处附近,裂缝基本与车道垂直。从地下室底板裂缝的分布、走向分析可知.除了因一般质量通病引起的结构砼的质量缺陷如蜂窝、麻面、露筋、孔洞、施工玲缝而引起渗漏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上述防水工程完成后的工期延误造成防水体系的失效.还有属于应力引起应变的情况—混凝土收缩受到限制而引起开裂,更多的情况是后两种情况的综合。长方向104.23m收缩受到两个核心筒的强大约束(限制),所以中央最易产生垂直于长向的横向裂缝;东面67.4m宽的中央板带由核心筒至东端外壁仅llm也是易产生横断的位置;地下室四个大角更是收缩(向心力)受到角隅约束而产生最常见的450斜裂:车道下端与底板交接处附近则由于窄长的车遭收缩 ,受到下端地下室外壁的约束,而产生横断裂。这些裂缝都是由于混凝土在 受力结构体系的作用下收缩变形受到限制,加上原有的防水体系的削弱、破坏而引起的,属于变形变化裂缝,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只要能够采取措施保证不让侵蚀性介质腐蚀混凝土内钢筋,就不会对结构安全和寿命构成太大的威胁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完成至地下室出现明显的渗漏相隔有三年多的时间,对于如此大面积地下室,如此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来说,这裂缝数量及宽度均属相对轻微。至于地下室外壁的开裂状况,由于-4.5m 至基坑底采用“内防涂 法”施工,内壁涂刷了聚氨酯,从表面无法看清裂缝数量及尺寸,但从墙壁渗漏及显露的表面水可以判定墙壁的裂缝相对严重因为外壁的连续长度更大,所处的环境(水位高度、温湿度变化在回土前更大)不及底板好,收缩受到底 板、负一层楼板的约柬 ,所以竖向裂缝会更多、更大,开裂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漏水影响正常使用和观感是不允许的,所以要按规范、规程采取防排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解决。

地下室底板浇捣至当时的防水堵漏施工时间虽然已超过两年,但由于长期处 于阴暗潮湿环境之中,其干缩值远未完成,亦即裂缝数量和尺寸还会增加和扩展(尤其是待地下室干燥之后或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时),而且对于完成的周壁很难做到完全封堵,所以处理的方法应以堵排结合为妥。

首先对地下室底板采用化学灌浆进行防水堵漏处理,先抽于地下室积水,对渗水部位的松软混凝土进行全面剥离清理,在潮湿和积水的地方擦于,找到渗漏的具体位置;沿整个裂缝开凿大约5—8cm 深(达底板钢筋刚表面)的倒 “八”字槽,开凿的裂缝总长达200m,在高压吹风机吹干,保证槽面干净、干燥的前提下浇捣快硬性硅酸盐水泥,适应潮湿环境下的水泥快速硬化,迅速初步封堵地下渗水,再在上面批膨胀水泥 (高铝水泥),利用其硬化初期高铝水泥中的铝酸盐和石膏遢水化合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酸钙晶体(钙矾石),随着水泥不断水化晶体增多、膨胀,充分填充水泥内部孔隙,达到初步固封水泥孔 隙的目的。 待水泥完全硬化后,利用事先预埋人的灌注管,采用现场配合的化学胶溶液丙烯酰胺(该材料简称丙凝或MG-646,粘度低,渗透性好,能注入0.lmm 以下的细裂缝中,可在有水压和十分潮湿的环境下凝聚,弹性和可变性较好,凝胶体抗渗性好,抗压强度0.0l~0.06MPa,抗拉强度0.02-0.04MPa抗渗系数2×10-10 cm/s,膨胀率5%-8%,凝结时间可控制在数秒至几小时),利用人工加压的方式以0.8 MPa的压力灌浆管压人化学试剂,溶液大约5 min就固结为白色乳胶状胶体,将产生裂缝的间隙完全固封。从防水补漏工程现场情况来看,大部分底板渗漏已基本遏止,底板面未出现潮湿现象情况良好。

在完成渗漏“堵”的工序后,再采取“排”的后防御处理方法。地下室底板的排水方案是对整筑层采取3~6m×3~6m分格缝透气疏水,分格缝宽上55mm下35mm,用聚苯板填缝,缝底空10mm 作透气疏水至外排水沟处理;而对于地下室壁板,本来已经设置厂聚氯酯防水涂层,仍让外围水从裂缝中渗入,表明外防水涂层有些部位已经失效。现外壁表面处理方案是采用内衬墙封闭及疏水处理,使墙体余水通过砖墙离空位脚下疏水,由外排水排出。

三、地下室底板处理方法

(1)浇筑地F室底板的整筑层之前,整平底板表面;(2)在底板铺设一层无纺布,用水泥砂薄批一层;(3) 扎铁支模分格浇筑整筑层,分格不大于6m×6m; (4)在分格缝铺设排水组合(为一种嵌有规则排列锲形圆台的疏水聚苯塑料 板,厚度约10mm 厚),作为疏水层;(5)浇筑 15mm厚细石醉,封闭分格缝;(6)在细石砼终凝后,在其两边各嵌入止水条封堵;(7)浇筑30mm厚的细石砼作为面层;(8)细石砼终凝后养护7天以上。地 F室底板疏排水详见图2所示。

四、地下室周壁施工方法

(1)在已完成的地下室周壁浇筑180mmx180mm的砼构造柱,离墙60mm砌筑120mm的内衬墙;(2)用膨胀螺栓收紧角钢与砼构造柱一起浇筑,加固整体性;(3)浇筑砼构造柱时预埋@500,2Φ6钢筋与墙连结 ,插入时加水泥油以使 其粘固;(4)墙脚预留Φ50孔或预埋塑料管伸出小明沟疏排水;(5)内砖墙批水泥砂掺入白灰搅拌,以防潮气大时出现墙面淌水。底板及周壁防排结合具体做法见图3。

五、结束语

本地下室防水工程严格按以上施工工艺施工,从完成防水施工至今已二年多,经过广东多雨季节及地下水位变化的考验,未发现有任何一处渗水漏水现象, 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受到业主、 监理及设计方的一致好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水泥砂浆聚氨酯底板
KD514:自催化型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特种聚氨酯助力油田钻井提效
聚氨酯泡沫材料研究进展
功能聚氨酯的研究
板上叠球
板上叠球
试论干硬性水泥砂浆地面施工方法
电脉冲下矿物掺合料对砂浆硫酸盐侵蚀的影响
海砂的淡化处理工艺与砂浆性能研究
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