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辉
摘要:岩土工程是一项研究岩土构成物质的工程。是研究从工地采集的岩土样本以及岩土样本中的数据,然后计算工地以及相关建筑所需的格构。地基、桩、挡土墙、水坝、隧道等的施工都需要岩土工程的数据支撑和技术解释。该专业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管理、岩土工程监测及质量控制四个方面。本文就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 数据支持 技术解释 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一、岩土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的概念和重要性
著名岩土大师摩根斯坦教授曾经说过:“工程地质是解决与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岩土工程是解决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在工程项目与地质相关方面,无论是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则是指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的一项人为活动。两者结合起来可总结为一句话: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目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控制和协调从而实现项目目标的一项活动。作为一门科学,它是融决策、管理、效益为一体的组织、过程和方法的集合。
二、岩土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特点
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包括了政府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与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领导层建立牢固的预防意识,将安全事故预防管理纳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及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将对整个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与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效益尤其是安全相关,不能牺牲公共安全为代价去换得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尽可能多方面地收集安全问题预测信息,以科学的手段分析事故产生原因,可以有效地将安全事故控制在萌芽中。
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两者并不是独立的个体,两者是相互穿插,相互组建的。其中施工管理中就包含着质量控制的和质量达标的内容。其项目管理则以成果性目标和效率性目标为其工作成果的表现方式,是整个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
岩土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把项目看成有完整生命周期的过程,强调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岩土工程项目管理通常具有临时性、柔性及协调控制职能,是以项目经理负责为核心,以处理和协调工程环境及人文环境为内容,以工程合同和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以标准化作业为基础,对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实行的控制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岩土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目标的动态控制措施
1、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质量
由于地质勘测报告不能将与工程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做完全的描述,所以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便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知状况,所以工程岩土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目标实现动态控制才是科学并且行之有效的控制办法。具体的各项措施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措施。即及时分析由于组织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项目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分工、和项目管理人员等方式。使得项目在组织方面合理,协调。
(2)、管理措施。分析由于管理原因而影响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进度管理办法和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和强化合同管理等。
(3)、经济措施。分析由于经济问题导致的项目目标无法或者延后实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落实加快工程资金的到位等。
(4)、技术措施。分析由于技术原因(包括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而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岩土设计方案,改进岩土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具等。
对于大型的项目,应通过编制施工总进度规划、施工总进度计划、项目子系统进度计划等措施将总进度目标逐层分解。再通过进度计划和实际值的比较,如发现进度的偏差,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加快。
2、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质量。
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并对两者进行协调和统一。在项目的施工开始前就该对项目质量总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对各部分工程做详细的要求,并与进度计划做统一的协调,使得质量与进度相辅相成,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值。并且在具体的施工阶段要对各工程项目做出实际值得收集和汇总,并与计划值进行对比,编制质量控制报告。在其过程中如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
3、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作为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程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项目开展前期成本规划的编纂是经济控制的重中之中。与此同时成本控制本身和进度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三者是“三位一体”的,是为工程本身的合理和顺利实施服务的。也就是说,成本控制不到位很有可能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进度产生影响,同时前二者中的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也会对其他的两个方面造成影响。如同三脚架一般,任何一支出现问题另外两只也会出项无法“支撑”的问题。
施工成本规划应该与工程投标价格、工程合同价格、实际实施成本以及工程款支付方式做合理的匹配和协调,而达到成本控制的优化方案。
四、施工管理中的规划和条理
作为一项复杂而且多内容的管理工作,对施工的内容和施工的程序作出相应的规划和条理性也是对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实际运作和体现。由于岩土工程的工作特性,有大量的大型地下隐蔽性工作和开挖等工作,条理的先后,其他子项目的入场顺序等内容对于工程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对其作出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从而减少工作量,加快工作进度,保证工作质量,控制施工成本。与此同时,岩土工程对于技术的依赖性影响着其工作的内容和详细步骤。所以在项目前期策划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对其技术要点进行必要的描述,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的相应问题,其选用原则可分为四个方面:
1、经济性原则。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凡事能省责省,有钱要花在刀刃上。这对成本控制来说至关重要。
2、适用性原则。避免有的工程中出现所有目标都追求高。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只要对的,不要贵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实际的和没必要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本身就是对项目合理性的一种挑战。过高过低都会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3、实践性原则。实现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凡事不钻牛角”尊重现实,尊重实践。
4、绿色原则。在倡导环保节能的新社会,环保和绿色也逐渐成为工程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其中关系到生态,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民生产和千秋万代的未来利益。不容忽视。
总结:合理的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工程本身来说就是一种科学的支持和现实化,这门学科发展和进步必将对岩土工程学以及相关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善圣.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水利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年07期,2008.
[2]魏鸣冬姜润文.观音阁水库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7年03期 ,2007.
[3]李晓强薛有良.浅析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进度控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