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管理角色分析

2011-12-31 00:00:00郝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年13期


  摘要:目前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管理角色有三个:建设者、日常管理者、使用者。这三者之间在现实的管理中,存在目标不统一。该文将以笔者的工作经验和公共机房管理实践为例,通过划分三者的角色职责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公共机房;管理;角色职责
  中图分类号:G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3-3189-02
  1 高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机房管理现状
  各高校在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已经不再是奢侈品,每个高校都拥有了自己的公共机房,但是其建设、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和现象[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学为主,但也承担着其它功能: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主要功能是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的教学,但同时也承担专业实验课,如电子电路模拟,图形图像处理等;还有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承办社会各行业的各类培训,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IT&AT大赛等等。
  2)硬件设备更新快,设备不统一,维护难度大: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速度,更新频率高。各高校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大多采用逐年投入,分批更新,但是由于各个批次采购的机器配置不相同,缺少配套的人性化的机房管理软件,增加了实验人员的维护难度。[2]
  3)应用软件安装臃肿:机房所安装的软件除了基本的办公自动化和程序设计类软件外,还为专业实验安装matlab、labview、photoshop等软件,使现有的系统已经运行很慢,维护工作量大,难度也相当大。
  4)计算机病毒很猖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存储的大量使用,学生在外面网吧上网下载的时候不经意的将木马等计算机病毒存放在自己的移动存储设备上,然后又到公共机房使用造成机房网络瘫痪,系统死机崩溃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所导致的。但有时上实验的老师传播病毒的能力也不容忽视,实验老师从家里已经中毒的计算机上拷贝课件到机房使用时,造成教师机系统崩溃,影响实验教学进行的情况也很多,因此实验老师也需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5)高校对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重视:目前高校主管实践教学的部门只负责投入建设不参与管理,对机房实验员的技术水平也不够重视,认为实验岗位是个闲岗,机房管理就是每天开门关门,打扫一下卫生,而更多先进高效的能够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管理技术由于实验员的能力水平受限得不到应用。
  6)实验教师和学生未积极投入到机房管理中:实验教师和学生到机房上实验课,其他事情一概不管,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也一无所知,和实验员也缺少沟通。
  2 机房管理概述
  1)严格管理,贯彻始终:机房管理是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面对诸多因素和关系,必须“严”字当头。首先是部门领导和机房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从严管理的指导思想。新建机房从一开始使用就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并使这种严格思想贯彻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机房使用的始终。在实际工作中要常讲、常查,要不怕得罪人,必要时还要制定各种奖惩措施。
  2)健全制度,依章行事: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机房管理关键。有了章法,机房管理就有了依据,严格管理的指导思想也能落在实处。在机房日常管理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可制订《机房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机房安全保卫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学生上机守则》等规定和制度。使机房的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定期检修,重视完善:机房以及有关设备也有老化、更新、维修等问题,除进行日常的检修外,还应对机房建设时存在的缺陷,计算机鼠标和键盘损耗、开关按钮损坏等问题定期检修、更换。坚持每年定期对机房整修一次。调整活动地板、检测安全防火设备、空调设备检修、除尘、照明设备检修、安全防盗、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
  4)重视学习、加强宣传是提高机房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一是学制度,就是积极组织实验人员学习机房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使新、老同事人人皆知,条条搞清,提高大家遵守机房各项管理制度的自觉性,使每个人自觉用有效的制度约束自己;二是学习各种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如:配电系统、地线系统、空调、防火设备、UPS等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杜绝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人为事故;三是加强宣传,机房是公共学习场所,大家都应自觉维护和遵守正常的机房工作秩序。保证计算机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计算机运行效率,促进计算机应用工作顺利开展。
  3 机房管理的职责角色划分
  该文从整个公共机房建设运行使用上将机房管理的参与者分三个角色:
  1)实践教学主管部门:高校的实践教学主管部门职责角色毫无疑问是公共机房的建设者,公共机房的建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职责是监督实验人员对机房的管理和评估实践教学效果,并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2)日常管理部门:机房的实验人员的职责角色是公共机房的日常管理者,负责机房软硬件维护、不同上机时段的机房管理以及日常管理文件的归档等。
  3)使用者:实验教师和学生的职责角色是公共机房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和学的任务,并通过测试和考试来评估实践教学效果,并对实验软件和教学手段提出合理化的要求。同时教师和学生在公共机房里也进行课外科学研究,可以积极协助实验人员搞好机房的管理。
  4 机房管理各参与者的关系
  实践教学主管部门与日常管理部门之间是“老板”的关系,前者负责机房建设,机房管理制度的制定,对机房日常管理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后者要向前者提出一些关于机房建设的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认真学习并落实机房管理制度,还应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的优秀的管理技术。
  实践教学主管部门与实验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客户”的关系,前者提供可供实践的服务,后者来享受这种服务,既然是“客户”关系,提供良好的,人性化的学习实践服务是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参与机房管理的目标,这个目标如何实现呢?除了投入更多的经费来购置配置高的硬件之外,更重要的是监督好日常管理部门,把机房管理的软件实力提高上来,经常到机房中走一走看一看,多了解机房日常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及时的解决问题和困难。作为“客户”,实验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向主管部门“投诉”日常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实验过程中机器出问题找不到实验员。
  日常管理部门与实验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是“侍者”的关系,前者要为后者准备好良好的实验环境,以保证实验者做实验的效率;实验人员除了准备好每天的实验环境外,还要进行系统维护升级等,因此实验教师和学生也要尊重实验人员的劳动成果,遵守上机实验守则,消除教师需求与管理不协调问题。
  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实践教学主管部门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也是提高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5 总结
  通过职责划分管理,各个参与者职责分明,目的明确,最终做到目标统一,才能有利于提高机房的管理水平,共同很好的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才是机房管理的最终目的。总结几年的管理经验和教训,本文提出了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管理的一些建议,希望能给高校主管部门一些参考,给同行们一些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俊.浅谈高校机房管理模式[J].中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