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天心镇和新移民社区位于天心圩镇,版右线公路旁。经过近五年的规划建设,到目前止,该社区共有移民185户1256人,成为全市规模较大的移民社区之一,如今该社区是一个道路畅通、房屋整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现将该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简介如下: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子
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鼓励和帮扶深山区群众通过移民搬迁,从根本上解决其生产生活困难的问题,同时,又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乡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但是深山区群众很难搬得出、城镇化建设步伐很难加得快的“两难”问题现实地摆在众人面前。为此,该镇针对“两难”问题,深入调研,创新理念,决定通过在圩镇建设移民社区,把深山移民与小城镇建设两项工作同谋划、相促进。一方面坚持宗旨观念,把移民搬迁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以低成本在圩镇安排移民集中安置用地,让深山区群众分享城镇公共资源,提高搬迁积极性;另一方面更新发展理念,通过动员深山区群众搬迁到圩镇来,扩大圩镇人口规模,增强圩镇集聚功能,增强圩镇发展后劲。
二、合理规划,着力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品味
一是坚持依法规划。严格按照《天心镇总体规划》、《天心镇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法》等有关规定,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在2006年选定了和新社区的移民集中安置点。二是坚持科学规划。为吸引农民进镇,繁荣活跃圩镇市场,把社区建设点确定在圩镇规划区内、农贸市场附近;为充分调动移民搬迁积极性,把社区建设点确定在交通、就医、就学方便的地段;为增加群众安全感,充分考虑避灾避险因素。三是坚持长远规划。按照节约集中用地a918ccf6afab37151fc113b2cce6779ad8e7aa1b3355b54e8990e319cd9bdf24原则,充分利用荒地、滩地集中安置移民,按照可持续、扩规模的要求,连续几年的搬迁建设先前考虑,从早规划。四是坚持高起点规划。早在2006年就设计好了和新移民社区的详细规划图,对道路交通、房型设计、给水排水、综合管线、绿化景观、公共服务设施、防灾避险、环保环卫、近期远期建设等进行专项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分期实施,确保和新移民社区建设有品位、不落伍。
三、创新模式,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度
在和新移民社区的规划建设实践中,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理事会运作”的模式,实行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设施建设的“五统一”办法,成立由移民户推选产生的理事会,具体负责建房补助资金发放、联系借贷、协助移民户与施工队伍签订合同、监督工程质量等工作。县、镇、村干部一心为民,认真细致做好移民搬迁和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当好宣传员,注重宣传发动,深山移民、圩镇社区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不少群众不理解,为此,该镇首先从宣传发动人手,采取召开户长会、印发传单、上门走访调查等形式,详细介绍规划意图、配套设施完善、搬迁后供电供水人户和老人就医、小孩就学、劳力就业等相关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其搬迁积极性,执行建设规划的自觉性。二是当好服务员,提供优质服务,改变传统的“政府唱戏,百姓看戏”的做法,围绕怎么使社区建的快,建的好的问题,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干部的协调服务作用,消除群众对政府的疑虑,大大调动了搬迁和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当好监督员,严格执行规划,坚持原则,认真监督,切实解决部分群众不采用新房型、部分泥工匠不按图施工、少数人乱搭乱建等问题。
四、完善机制,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动员引导深山区群众搬迁到圩镇,建起新房,住进社区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更重更难的任务还在如何让移民户稳得住、富得起。因此,该镇从2006年社区建立之初就致力于探索管理服务办法。一是着力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硬件平台。投资28万元新建了社区服务中心,内设便民服务室、综治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社区书屋、计生服务室,为正常开展社区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党员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提供便利条件;后来陆续投资220余万元建设了文体广场、防洪护堤、休闲健身场所,硬化路道、架设管线等等,为社区群众构建便利、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着力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组织。建立了“三会四办”的社区组织管理网络,“三会”即社区支部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建设监事会,“四办”即计生服务办公室、公共设施环境管理办公室,就业培训办公室、和谐平安联创办公室,推动社区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水平的提高。三是着力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措施。通过开展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社区移民660余人次,提高了他们的果业、泥匠、电车等知识和技能,除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外,通过开展就业帮扶工程,实施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有11户承包了200余亩加工橙基地,21人在本镇彩灯厂、玩具厂、制衣厂等企业务工,8户从银行贷款购买农运车搞起了营运,还有19人长期在天心镇金宝天琪现代农业示范园种植无公害瓜果蔬,更有一大批劳动力干起了建筑,做起了小生意等等,有效地解决了移民的“无事荒”,使得移民由农民向工人、经营户转变,成为圩镇居民后有收入;通过开展以“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为内容的社区环境卫生维护行动,户户遵守环境卫生维护十项承诺,自觉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今,和新移民社区的村民们告别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过上了和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他们满怀信心,努力拼搏,描绘更美好的生活蓝图!
责任编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