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0/NKdxZfsQfnihio2vok23ce.webp)
为落实济南市民政局“贴心民政”服务品牌,打造孤残儿童温馨的家园,2009年8月,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召开品牌论证会,推出“亲亲妈妈”服务品牌,着力倡导“细心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恒心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爱心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诚心呵护孩子的幼小心灵,精心营造孩子的温馨家园”。济南市儿童福利院精心打造的“亲亲妈妈”服务品牌,已连续两年被济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授予“十佳服务品牌”称号。
舜耕历山,趵突腾空,千佛飞天,藕花深处里,沉醉李易安。
济南,这座古韵悠远的历史名城,一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密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这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后花园,有一座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的院落。这里,少了几分城市的喧嚣,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一位位可亲可敬的“亲亲妈妈”,用自己的情与爱,为350名孤残儿童撑起了一片蓝蓝的天!
用爱守护希望的“亲亲妈妈”
“妈妈啊妈妈,我是您手心里的娃娃,就像一棵小树不断生长发芽;妈妈啊妈妈,孩子走再远,福利院也是我的家。”这是一首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原创的歌曲,演唱这首歌的是白化病儿童福黄。每当这首歌在福利院响起时,每个人都会潸然泪下。
在福利院,每位女职工都是孩子们的“亲亲妈妈”,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班,已成了“妈妈们”生活的常态和雷打不动的习惯。不论是早上班半小时,还是晚下班半小时,目的都在于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或抱一抱、亲一亲,或与自己负责的3至4名孩子聊聊天。“亲亲妈妈”为每个孩子建立了儿童成长记录和影集,侧重对孤残儿童的情感呵护,同时保质保量完成针对孤残儿童的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等服务,开展多元化亲情养育模式。对肢残、残障儿童进行有效的语言动作恢复性训练;对上学的孩子,定期与学校联络,时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对大龄孩子,每周组织一次交流会或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们外出活动,培养其健康人格,帮助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福乐是福利院一名普通的“亲亲妈妈”,也是福利院培养的第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她自愿回到养育她的福利院,无怨无悔地护理起重症卧床的脑瘫、智障大龄儿童。这些年龄在12至18岁之间,体重从30斤到90斤不等的重症孩子,没有思想,甚至没有进食的要求。福乐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帮他们洗澡、喂饭、换衣、换尿布。她说:“在给孩子们换尿布、洗澡的时候,和他们对对话、聊聊天,是我每天必做的工作。虽然孩子不一定听懂我在说什么,甚至连一个反馈的表情都没有,但是在我心里,他们和健全的孩子一样,也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妈妈的关爱。他们是一个个睡梦中的天使,虽然感知不到情感的变化,但是他们的心是纯净的,我和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在她照顾的孩子中有一位多重残疾的患儿叫福华,患有精神和智力低下、脑紊乱等多种疾病,会不定时的狂躁不安,不能控制自己,经常会大哭大闹,还有非常严重的攻击行为,护理难度非常大。有一次,在福乐给她喂饭时,她拉住福乐的手就狠狠地咬了起来,痛得福乐眼泪直流:“福华,乖孩子,不要害怕,不要害怕……”福乐轻轻地呼喊她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她终于抬起头来。当触及到她那无奈又空洞的眼神时,福乐的心痛极了:“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她,福利院的孩子都是我的弟弟和妹妹。”
对于大一点的学生,福乐牺牲了大部分的节假日,把大量的精力都倾注在他们的身上,并和他们建立起了良好的亲情关系。孩子心理有障碍了、不愿学习了、在学校受到挫折了,都会与她倾心地聊聊,孩子们发自内心地称呼她“乐乐姐姐”。福乐还根据自己手工编织的特长,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孩子学习手工编织,手工作品达到了30多个样式。
胡月是个90后的“亲亲妈妈”,虽然未成家,却已成为福利院十多位幼儿的“妈妈”。当被问到如何排解工作压力时,胡月微笑着说:“感觉苦时,抬头看看天空飘着的云,苦就随着白云飘走了;感觉累时,低头看看我们的特殊孩子,心里就充满阳光。我是个独生女,以前在家很少干活,从事这份工作,自己也感觉更成熟更有责任感了。”
焦桂云、曹静、李桂香、刘伟、冯岩……一位位平凡而伟大的“亲亲妈妈”,已经在福利院工作了30多年。她们从一个个花季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见证了福利院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30多年来,她们没有和家人过一个完整的节日——每年的春节,她们都在福利院和孩子们一起吃团圆饭;每一个“六一”节,都是爱人去学校参加孩子的庆祝活动,而她们则去给福利院的孩子开家长会。护士长曹静平静地说:“有时感觉自己最为愧疚的是对家人。”然而,她们无愧于福利院的孩子,她们把每一名孤残儿童都当作自己的亲生骨肉,精心呵护,任劳任怨。
福利院的“亲亲妈妈”要扮演多重角色,既是老师、护士、医生,当孩子遇到问题和解不开的疙瘩时,则又是知心的朋友。而最重要的一种角色,就是妈妈了。除了按照医嘱给予定期治疗和用药外,妈妈们要给孩子们温暖和关怀,每每听到孩子们热情地喊着“妈妈”,李桂香都会忍不住上前抱一抱他们:“这是一种良心工作,即使不给拥抱,也没人指责我们,但若不做,良心上会过不去。对待这些孩子,就要有耐心,有爱心,还得细心!”
让折翼天使翱翔蓝天的“亲亲妈妈”
2007年7月1日,一对出生2天,体重仅0.9公斤的孪生兄弟被送到福利院,两个孩子连哭都不会,趴在襁褓里一动也不动,全身青紫,半天只听见一丝进气,却听不见出气。
徐子健,这位视孩子为生命的院长,要求医生、护士、护理员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负责照料兄弟俩的护士吴丽娟现在回想起来,仍为生命的奇迹备感骄傲和自豪:“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小的孩子,和我的手掌差不多大,手臂都是透明的。用奶瓶喂奶,小家伙根本没有力气张嘴,每次只能用最小的注射器来喂。护理人员一看见这个场景就忍不住掉泪,大家常常是一边掉泪一边给他们喂奶。当时就一个信念:还有气呢,是两条命啊!一定要让他俩活下来。”20天过去了,他们终于睁开了眼,发出了嘹亮的哭声……
现在的奔、腾兄弟俩已经被加拿大的爱心家庭收养,幸福地生活着。
本着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坐着的孩子站起来、站着的孩子跑起来”的原则,康复师根据孩子身体的残疾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案训练计划,开展功能、理疗、推拿、器械、作业、引导式教育、聋儿语训、自闭症等康复训练,保证每天训练100多人次,每个儿童每天参训两个小时以上。初期、中期和末期,每个康复周期要评估3次。
只要有一丝希望,康复区的“亲亲妈妈”都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决不轻易放弃。今年6岁的福康威,1岁时被送到福利院,患有小脑先天障碍、肌张力低下,连站立都做不到。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康威可能一生都要在床上度过。针对他的情况,康复师精心制定了训练计划,经过“亲亲妈妈”长期耐心、科学、规范的训练,他现在不但能走,还可以背起书包去学校学习,独立地面对生活,快乐地健康成长!每当看到不会坐的孩子通过训练坐起来了,不会站的孩子能走路了,“亲亲妈妈”的内心都会充满欣慰和成就感。
科学的康复训练机制,“亲亲妈妈”的无私奉献,使百余名残疾儿童的身体机能得以改善,有的被爱心家庭收养,有的背起书包走进学校……2008年9月,儿童福利院被民政部命名为“山东省脑瘫康复示范基地”,“亲亲妈妈”又肩负起全省福利机构脑瘫工作专业技术培训、培养脑瘫康复人才的重任。
用爱筑起温馨家园的“亲亲妈妈”
福群,患有先天性脑脊膜膨出,下肢神经受压双腿瘫痪,在福利院生活了20多年,是福利院第一个出嫁的姑娘。徐子健,这位济南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福群的“亲亲妈妈”,常年来,无论是福群的生活、学习,还是工作,甚至成家立业,她都亲力亲为,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操碎了心。2002年,徐院长通过济南电视台“泉城夜话”现场直播栏目,为福群进行电视征婚;2005年,为福群在胶东人家大酒店找了一份工作;2006年,操办了福群的婚礼。徐院长作为娘家人,给福群置办了彩电、冰箱、服装、“四铺四盖”的床上用品等,嫁妆价值1万元。福群结婚后,徐院长逢年过节都要去看望她,为她送去生活必需品。当得知福群与丈夫经营的两个桶装水站不景气时,她又积极联系普利斯纯净水公司和省市媒体,帮助他们开办了“普利斯爱心福群健康水站”,使他们有了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
2010年1月,福群经营的商铺被偷去总价上万元的香烟,这相当于她和残疾丈夫辛苦经营3年的积蓄。得知消息后,徐院长第一个赶到福群商店安抚她,并带头为她捐款500元,同时在福利院发起“让自家女儿过个好年,为福群捐款”的活动,短短半小时就募集捐款6000元,在第一时间送到福群手中。
徐子健,作为福利院的院长,不仅是福群的“亲亲妈妈”,而且是院里所有孤残儿童的“亲亲妈妈”,福利院是孤残孩子的家,徐子健就是这个家的当家人。她视福利院的孩子为儿女,始终把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每天她早来晚走,舍小家顾大家,节假日都是和孩子们一起过的。她带领一班人想方设法改善孩子们的居住环境、膳食条件、医疗康复和娱乐设施,提高了伙食标准,安装了空调、暖气、有线电视等,配置了先进的康复器材,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
福利院所开展的文体娱乐活动,尤其是他们的“福娃艺术团”,在济南市已家喻户晓。为了给孤残儿童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舞台,培养孩子们自强、自立、自信的品格,徐院长积极筹资,广纳人才,于2004年5月创办了“福娃艺术团”。艺术团分舞蹈队、声乐队、器乐队与表演队,成员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20岁。为了使孩子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像健全儿童一样拥有灿烂的明天,她又创办了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首间独立的音乐工作室和录音棚。录音棚90平方米,配备了国内先进的录音及音乐制作设备,如YAMAHA数字调音台、纽曼U87专业录音话筒、DYNAUDIO专业监听音箱等。“福娃艺术团”的表演全是原创。作词、作曲、音乐制作人和导演均由福利院的职工担任。孩子们合唱的《走在洒满阳光的路上》《谢谢你》,音乐剧《我的好妈妈》已唱响齐鲁大地,孩子们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演出活动600余场,精品节目多达40余个。2006年,“福娃艺术团”走进驻济高校各大校园中进行巡回演出,向在校的莘莘学子展示了孩子们自强、自立的一面;2009年在济南市第七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艺术团参演的7个节目,荣获了6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由艺术团自己培养的童星——福黄获得2009年山东省青少年歌手大奖赛“特别荣誉奖”。
作为一家之长,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徐子健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去抱一抱孩子,和孩子们聊聊天。她常说每天不去见见那些孩子,心里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在她眼里,孩子的事没小事;在她心里,容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为此没少批评职工,但职工都能理解,因为在这严厉的背后是对孤残儿童深深的爱和无限的情……
是啊,在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以徐子健为首的“亲亲妈妈”们,为了孩子,用汗水丈量着脑瘫患儿的脚步;用心血描绘一个个孤残儿童的未来;用超越血缘的亲情,谱写着一曲曲慈心育孤、大爱无疆的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