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特许民政部发行“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1995年更名为中国福利彩票),用以筹集资金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从1987年7月27日试点发行算起,至今已有24年。2011年10月23日,中国福利彩票年发行量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1.42亿元,同比增长33.04%,实现了年发行量超千亿元的大跨越。至此,中国福利彩票历年发行总量已突破6000亿元,支付彩票中奖者奖金3000多亿元,公益金累计数量超过2000亿元,资助各类福利公益项目24万多个,受益人群超过2亿人。
24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和福利彩票发行机构秉承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坚持“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工作方针,恪守社会责任优先和诚实守信的原则,正确把握福利彩票的发展方向,全面落实《彩票管理条例》,努力完善彩票工作机制,狠抓规范管理,大力推进科学创新,积淀了独具特色的“公益、慈善、健康、快乐、创新”的福利彩票文化和“公益、安全、责任、诚信、创新、品牌”等核心理念,树立了福利彩票公益慈善的良好形象,实现了发行规模和公益金筹集数量的不断攀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中国福利彩票发展历程中,各级民政部门和福彩机构充分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信于民”的社会承诺,大力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效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福利彩票公益金重点用于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及其他特殊困难人群服务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项目和受助对象直接受益的项目。从1987年至2010年,除按规定上缴中央财政的资金部分以外,各级民政部门集中使用公益金905亿元,主要资助支持了“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农村敬老院建设霞光计划”、“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西部地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等一系列社会福利服务项目16万多个(次),新增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筑面积2亿平方米,新增床位227万张;资助城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伤残军人更换假肢、城乡医疗救助等非基础设施类项目7万余个(次),直接受助人数达2100万人,间接受益人群超过1亿人。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共有城乡各类社会福利机构40490个,比1987年增加了31202个,增长了将近3.4倍;集中供养人员257.9万人,同比增长12倍。同时,民办养老机构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得到了同步快速增长。目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年发行量突破1000亿元,标志着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在多年连续增长的基础上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是福利彩票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链接:2010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出明细
2010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共计937415万元,具体支出如下:
(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54420027元,用于公共服务、防灾减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二)农村医疗救助10亿元,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对医疗救助对象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给予资助。
(三)城市医疗救助6亿元,主要用于资助城镇困难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对医疗救助对象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给予资助。
(四)教育助学6亿元,主要用于资助60万名中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
(五)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77834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日常运转和设备更新给予补助以及师资培训。
(六)残疾人事业26109万元,主要用于残疾人康复、义务教育阶段助学、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以及残疾人假肢矫形器装配及辅助器具流动服务车购置。
(七)红十字事业17272万元,主要用于红十字人道救助360027元,卫生救护师资培训540万元,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设813227元和贫困白血病患儿救助500027元。
(八)文化3亿元,主要用于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补助和繁荣文艺创作。
(九)扶贫1.7亿元,主要用于贫困革命老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村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贫困村互助资金等方面。
(十)法律援助5 00027元,主要用于资助开展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