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辉
性别:男
年龄:40
所在企业: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志愿工龄:5年
技能服务:给大学生讲商业道德
“如果你的公司陷入了困境,已经开不出工资,这时有一笔订单过来,其实价格并不合理,不足以完成你的开发成本,但能顶一段时间,你会选择接这个单子撑一下,还是不接单子解散公司?”
“假如你的公司生产了一批药品,投放在非洲落后地区,说明书印成了英文。当地有大量的文盲,他们因为读不懂上面警告1岁以下儿童服用后会出现严重副作用,因而导致死亡事件发生,你们会怎么做?”
这不是哪个学校商学院里教授的课程,却比那些课程更受当下高校学生的追捧。这是由Junior Achievement(青年成就组织,简称JA)发起的GBE课程,全称为《全球商业道德》。作为一个总部设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非营利教育组织,其一直专注于经济和商业教育,而GBE课程则专注于学生理解企业所需要面对的道德准绳和作为公司人的价值体系。
1997年加入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王辉,于2004年开始了在JA的GBE授课辅导工作,除了2005年驻外中断一年外,一直没有过中断。而他服务过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外交学院等等。
课程之所以受追捧,王辉觉得是因为这个课程的讲授者,全部是来自各个企业的志愿者,“有的是HR,有的是Financial,我呢,本来就是做培训的。”更接近第一线的信息往往比书本上枯燥的公式和模型更令人兴奋,但是道德的标准往往连公式和模型都不存在。
“企业的道德是一条重要的准绳,但企业还需要赢利。如何在不破坏道德的前提下,赢得利润,是很难把握的一件事。而犯错是很容易的,一旦犯了错,会让你很难再掉转头来。”这就是王辉认为GBE课程的意义所在。
但是,现在的孩子们早已不是原先埋头做笔记的“填鸭”,GBE的课程也设置了各种讨论和模拟演示环节,甚至不服气的学生会在模拟表演结束评分完成之后与王辉据理力争。
一个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女孩儿,因为不满意评分的结果,而与王辉辩论,“非常能言善辩的一个女孩儿,甚至我都被她说得哑口无言。但最终我们还是维持了最初的判断,并且告诉她因为她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有些激进,而没能拿到第一。”在王辉看来,虽然女孩儿向他要了名片,但始终有点不欢而散的感觉。那是那一年5次课程中的最后一次,“按理说,上完课就各走各的了。”但不久以后,王辉接到了女孩儿发来的邮件。邮件里女孩儿没有再提及那次争执,反倒和王辉探讨起GBE课程的意义和自己的收获来。
这事对于王辉来说并不陌生。通常在课程结束后不久,他都会收到学生的来信,但随着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通信也就渐渐少了。与其他的辅导课不同的是,价值观和道德辅导的效果难以评估,而且社会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观念的变化。有时候王辉也会反问自己,究竟我做的这些事起到了多少效果?结果不得而知。但他觉得去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树立一个道德上的概念,即便一时半会儿没有直接的作用,“将来也许会有一天,他们在面临选择时,会想到这个事情,我不能这么做。”
而让王辉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大一大二的学生正在步入他的课堂。“他们不再是为了求职而来听有关的课程,而越早越持久的教育,会让他们对于企业道德和价值观有更多更深入的认同。”但是经常牺牲周末的教学还是让王辉感到有些疲惫,“如果有更多年轻人来接替我,一起做这个事,我会更轻松一些,这事也会更容易做得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