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则

2011-12-31 00:00:00
领导文萃 2011年19期


  吹 风
  
  吴邦国: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严格依法办事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强调,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多发,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增多。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不是无法可依,也不能说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完全不知法,关键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按法律办事、另搞一套,使得本来可以预防和化解的矛盾酿成了大问题。还有的甚至以权谋私、徇私枉法,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做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熟练掌握依法行使职权必备的法律知识,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国家各项工作开展,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经济要参》)
  李克强:分配公平是住房保障的生命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确保分配公平,这是住房保障的“生命线”。要完善制度设计,坚持阳光操作,接受全社会监督。做到公平公正,促进持续运行。绝不允许搞“权力房”。(《领导决策信息》)
  
  问 题
  
  中国CPI涨幅创3年新高
  中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6.4%,创下3年来最高升幅。亦略高于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16位经济学家的上升6.3%的预期中值。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的上涨是导致CPI上升加快的主要原因,但非食品价格的涨幅亦在扩大,显示出通货膨胀压力的普遍性。(《世界博览》)
  上半年违法违规用地呈上升趋势
  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土地、矿产违法违规情况,西部地区违法违规用地呈快速上升趋势,个别地方存在违法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问题。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3.0万件,涉及土地面积27.8万亩,同比分别上升8.0%、14.8%。共有近700人被移交司法和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决策信息》)
  中国潜在的资产负债风险
  一是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地方政府债务已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的最大风险点。而随着“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经济增长速度面临放缓,部分运作不够规范、偿还能力不够强的地方融资平台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正在加大,从而加大了政府的偿还责任。二是社保支出缺口。由于养老金支付规模远远大于积累规模,个人账户尚未做实,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日益增大,形成政府对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三是准政府债风险。政策性或准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具有政府信用担保,其所发行的金融债被视为“准国债”。此外,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如高速铁路也具有准政府负债的特征。这些债务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一旦现金流发生问题,极有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财经》)
  科研经费陷“无底黑洞”
  “在中国,为了获得科研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50%以上的时间都是用来拉关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在世界著名杂志《科学》发表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水平高低。“要公关,先分钱。”南开大学教授张伟平、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和丁伟岳、“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等人士都公开表示这种“潜规则”的存在。知名教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很多项目还没下来,分钱就已谈好了。”熊丙奇指出,关于黑幕和潜规则的问题,主要是目前科研经费缺少透明的管理体制,所以在使用上面出现了挥霍经费、进入私人腰包的情况。这些问题很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还在“健康”地成长。(《电脑报》)
  
  趋 势
  
  微博江湖中的官员微风暴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4.85亿,微博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在浩大的微博“江湖”中,行走着一群身份特殊的人。这些独具“微”力的人,就是微博“江湖”中的官员们。他们之中,既有能够以不足140字的“微”言,影响、带动一批人,进而推动中国网络问政进程的“高官”;又有对百姓冷暖体察入“微”的父母官。有的人在“微”城外观望,有的人在“微”城内留连忘返。因为这个群体的变化,政府机构开始变得有了温度和表情。身居高位者,“微”言有力,往往带动一个群体、一个地区都闻风而动,加入到微博江湖中来,听民意,察民情,与网民直接沟通、对话,形成一种微风暴。(《小康》)
  住宅建设将经历跨越式发展
  从2003年开始,城镇新建住宅面积的增长就滞后于GDP的增长,城镇住宅供不应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不但有历史欠账,而且未来的住宅需求很可能呈现井喷式地增长,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会加速,一部分农民工会成为市民,一大批棚户区需要改造。如果住宅建设不经历一次跨越式发展,历史欠账和新增需求的双重压力将是房地产业和政策所不能承受的。需求增长往往是非线性的,那么,在一些时期、一些地区、一些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有必要的。(《共鸣》)
  
  未定稿
  
  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导致人民币升值
  北京睿库社科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专家学者协会理事高连奎指出,货币的币值从根本上是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货币自然处于升值状态。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将大幅提高,因此人民币持续升值是大势所趋,热钱涌入中国不可避免。有人可能会反对这样的说法,认为中国缺乏技术创新,这将会成为中国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阻碍。其实,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非完全依靠技术创新,现有成熟技术的深度运用同样可以保障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瞭望东方周刊》)
  在腐败高发态势下惩治是最大的预防
  中国人民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毛昭辉教授认为,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并重是中国反腐败战略的一大特色,两者不能割裂,特别是在当前腐败高发的态势下,惩治则是一种最大的预防。毛昭辉认为,当前需加快包括财产申报制度在内的预防腐败的制度构建,并推进整体制度建设的完善。这样才能标本兼治,既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有效抑制其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的势头,又能够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瞭望新闻周刊》)
  从三个方面判断三公支出的合理性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李长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三公支出是否合理:第一,比照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和日本在这方面的支出比例都可以作为参考;第二,应该把支出和部委的职能挂钩,不能所有部委的三公支出都相同比例,有些部委可能公车消费高,有些可能公务接待高,不能同一而论;第三,看部委用三公支出做了什么事情;公车是不是真的公用了,招待费是不是真的出于工作需要等。但不管什么标准,三公支出都是越少越好。(《大家文摘报》)
  
  举 措
  
  重庆:220万农民转为城市户口
  在过去的一年中,有220万重庆农民转为城市户口。进城农民工子女基本实现了不交择校费就近入学,当地公租房也向农民工开放。重庆市长黄奇帆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在缩小当地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方面有“撒手锏”的作用。去年8月1日,重庆启动了中国地方政府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户籍改革计划,计划在10年内将当地1000万农村居民转为城市户籍,这一数量相当于重庆全市人口的近三分之一。(《中国新闻周刊》)
  辽宁: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辽宁省“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加强和谐劳动关系法规制度建设、依法规范用工和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处和监督机制等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具体措施。按照《意见》,到“十二五”末,全省80%以上的企业达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达到90%以上。(《领导决策信息》)
  
  数 据
  
  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在77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有45个空气质量超标。(《中国新闻周刊》)
  审计查出违规资金3280.5亿
  审计署发布的2010年度绩效报告显示,去年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查出违规资金3280.5亿元。(《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留学回国13.5万人
  2010年,留学回国人员13.5万人,预计到2012年,海归总人数将超过百万。(《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