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拆分德克夏银行?

2011-12-31 00:00:00王佃凯
银行家 2011年11期


  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加剧,市场越来越担心主权债务危机会向银行领域蔓延。2011年10月4日,比利时政府宣布拆分法国与比利时的合资银行——德克夏银行集团。比利时政府将出资40亿欧元(约54亿美元)收购德克夏银行在比利时的全部资产,此外,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政府将向德克夏银行提供总额900亿欧元的财政担保,分摊比例分别为:比利时60.5%、法国36.5%、卢森堡3%。由此,德克夏银行成为在欧洲债务危机中倒下的第一家银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终于”蔓延到了银行业,这加剧了人们对可能面临新一轮金融危机的恐慌。
  德克夏银行是由比利时和法国合资成立的银行,又称德克夏集团,1996年由比利时市镇信托银行和法国地区信托银行合并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德克夏银行被拆分前是比利时最大的银行,也是欧洲最大的银行之一。究竟何种原因导致德克夏银行出现危机而不得不接受被拆分的命运,此次拆分德克夏银行事件带来何种启示?值得深入探讨。
  
  流动性风险直接导致危机出现
  德克夏银行出现危机的最直接原因是流动性风险导致的资金链断裂。根据德克夏银行2011年半年报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德克夏银行的短期资金缺口为960亿欧元,虽然比2008年的2600亿欧元下降很多,但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德克夏银行已经无法从金融市场上获得融资,不得不向政府求援,接受被拆分的命运。
  实际上,这并不是德克夏银行第一次接受政府援助。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当时的德克夏银行遭受重创,股价在数天内暴跌超过40%。而国际资信评级公司下调其信用评级,进一步造成德克夏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飙升。在此情况下,德克夏银行被迫申请政府救助,成为受金融危机冲击而接受政府救助的首批欧洲银行之一。当时,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政府联合向德克夏银行注资64亿欧元(约合85亿美元)。在三国政府帮助下,德克夏银行避免了破产的命运。但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德克夏银行不断出售问题资产、收缩资产规模,在此次被拆分前已退出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市场。至2011年7月底,德克夏银行累计出售了734亿欧元的债券、贷款及其他类金融资产,其中,2011年以来共出售210亿欧元资产,包括132亿欧元的债券(损失1.86亿欧元)和18亿欧元的贷款(损失1800万欧元)。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德克夏银行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收入远无法弥补短期资金缺口,这直接导致了德克夏银行危机的出现。
  
  信用风险扩大造成资产锐减
  作为欧洲大银行之一,德克夏银行持有大量风险敞口。根据2011年半年报数据,德克夏银行持有的风险敞口为5115.58亿欧元。从风险敞口的国家分布来看,居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比利时1133.5亿欧元、法国970.85亿欧元、意大利493.46亿欧元、德国333.65亿欧元和西班牙329.46亿欧元。此外,在美国与加拿大的风险敞口合计为598.72亿欧元。从风险敞口的部门分布来看,居前三位的部门分别是:地方公共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央政府。在这些风险敞口中,包括了希腊、意大利、爱尔兰等国的主权债务。截至2011年6月底,德克夏集团共持有包括希腊等国主权债务在内的国债209.71亿欧元,见表1。
  由于这些国家尤其是希腊已经出现了债务违约的趋势,各大评级机构纷纷调低对这些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的主权信用评级目前均为垃圾级。惠誉已将意大利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标准普尔表示因经济增长与银行业风险,将西班牙主权评级下调至“AA-”。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这些国家主权债务价格下跌、收益率提高。目前,葡萄牙、希腊和爱尔兰三国的银行5年期债务收益率分别急升至约8%、12%和13%。此外,由于主权债务的风险增加及资金紧张,评级结构还大幅调低了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调降了意大利7家银行的长期评级,并将另外8家意大利银行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降至负面;穆迪公司下调了葡萄牙6家银行的信用评级,造成整个欧洲银行类股票大幅下跌。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入,这些风险敞口导致的资产减记,无疑大幅加重了德克夏银行的损失。2011年,德克夏银行由于持有希腊国债造成的损失就达3.38亿欧元。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一年间,德克夏银行的资产锐减910亿欧元。
  
  经营模式缺陷加速危机到来
  作为一家大型欧洲商业银行,德克夏集团采取的是批发银行的经营模式。所谓银行批发业务,是指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从事大额融资中介的金融活动,其对象是大型工商企业和机构,单笔业务数额大,而主要从事批发业务的金融机构就是批发银行。批发银行的客户是大型工商企业和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金融市场上的同业拆借,而非零售存款。由于依靠同业拆借,相对于零售银行业务,批发银行的资金成本较低,欧洲大银行常采用批发银行的经营模式。但批发银行业务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同业信任基础上才能顺利开展,一旦金融市场出现紊乱或银行间信任度下降,资金拆借就容易出现问题,且部分投资者对银行发行的债务(债券或存款证等)需求会大幅减少,从而造成部分资金的回撤。因此,批发银行的资金来源并不稳定。在目前欧债危机加剧态势下,金融市场上的恐慌心理日益严重,银行间的信任度下降,造成欧元同业拆借利率大幅上升。同时,批发资金成本上升又导致银行转向对零售存款的竞争,间接推高了银行零售存款利率,从而加剧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压力。
  除资金来源严重依靠批发性融资外,德克夏银行的资金使用也较为特殊。德克夏银行是由比利时市镇信托银行和法国地区信托银行合并成立而来,两家银行均为专门向地方公共机构提供长期信贷的金融机构。从风险敞口上可以看出,德克夏银行大量投资于地方政府债券,这些债券主要用于公共项目的建设。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德克夏银行为美国100亿~150亿美元地方政府债券提供支持,所融资金用于纽约等地的公共项目。由于公共项目的投资周期长,德克夏银行实际上是以短期批发融资进行长期投资,导致其比欧洲其他银行更为依赖短期融资市场。数据显示,法国储蓄银行短期债务资产(不含衍生工具和保险)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为25%,法国兴业银行该比例为20%,法国巴黎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该比例分别为19%和15%,而德克夏银行该比例却高达44%。今年以来,欧债危机不断演进,金融市场融资收紧,德克夏银行“顺理成章”成为最早难以获得融资的大银行之一。
  
  启示
  从德克夏银行出现危机到最后被拆分,可以看出:
  首先,如何化解流动性风险已成为当前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德克夏银行之所以求助政府,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风险。从德克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其依然持有大量资产,但这些资产在短期内很难变现,而流动性枯竭也正是导致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最终申请破产的直接原因。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加之欧债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或已出现二次探底趋势,金融市场上的恐慌情绪正在蔓延,这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融资难度,如何应对随时可能升高的流动性风险是当前银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其次,信用风险管理内容不断变化。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建立在次级贷款产品基础上的金融衍生品,而引发此次德克夏银行危机的却是主权债务。2007年以前,普遍的观点认为房地产价格将只升不降,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产品均为低风险,但一旦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后,几乎全部相关金融资产都成为人们惟恐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目前,部分欧洲国家的国债已在事实上违约,诸多国家的主权评级被降至垃圾级,原先被认为几乎没有风险的国债现在也已成为了风险产品,甚至是高风险产品。这种变化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最后,银行的一致性选择问题值得警惕。如果只有德克夏一家银行持有大量不良主权债务,欧洲银行业将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欧洲各国银行间有相互持有主权债务的“习惯”,据欧洲银行管理局数据,法德两国银行持有的“欧猪五国”债务敞口分别达4190亿欧元和2932亿欧元,其中,法国银行持有的对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敞口分别为439亿欧元、2607亿欧元和778亿欧元;德国银行对上述三国的敞口分别为177亿欧元、1035亿欧元和1082亿欧元。当银行出现一致性选择时,将会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加速累积。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火烧连营”般蔓延世界各国,银行间的防火墙形同虚设,这正是一致性选择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但从目前欧洲银行体系来看,银行的一致性选择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对欧洲银行业来说,补充资本金和尽快处理问题资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欧债危机缓解和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目前,拆分德克夏银行的方案已被三国议会批准,且欧盟各国同意进一步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规模,使市场看到了欧债危机缓解的希望。但由于欧盟各国的财政或多或少均出现了问题,且各国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究竟能拿出多少资金稳定金融市场还存在较大变数。欧债危机越是无法解决,欧洲银行业出现全面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