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迈进国际经济持续危机的2011年,外部国际金融体系持续动荡,内部经济发展动向调整仍不明朗。美国债务前景依然堪忧,财政计划“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其主权信用评级史上第一次被下调,欧洲诸国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愈演愈烈。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在2011年这个不平静的一年,颠簸飘扬中走出了令人惊心动魄的涨跌曲线。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优秀的金融行业引领者如何渡过危机,如何逆势而上,带领中国经济走出颓势,奠定未来发展基石。本期《银行家》以此为契机甄选出年度十大金融人物,与所有金融从业者一道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
周小川:一位深遂的思想者
2011年对于中央银行又是尴尬的一年。如同2008年一样,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饱受通货膨胀的困扰。但显然,中国的中央银行不能独立做出利息率调整的决定。过去三年的信贷和投资的扩张,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杠杆上升到一个不可持续的高度。它们集中偿债高峰的到来,又面对高通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被挤到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21.5%这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位置。
一年前,周小川行长抛出了“池子关热钱”的讲法引发诸多猜想。我重新找出了当时的原文“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是放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能在宏观上减少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周行长心中的这个“池子”是什么呢?今年大家终于明白周行长心中的池子就是准备金。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奈何?中国一方面继续采取大规模政府投资的扩张计划,如建数万公里的高铁,数千万套经济适用房,再来一个4万亿元水利的投资,再加上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中对新兴战略产业十几万亿元如火如荼的热情,另一方面又要控制银行贷款和通货膨胀,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苦煞了周行长在任的八年。其苦或是市场所不能明白的。这八年央行既背负货币超发的诟病,又承担紧缩所带来经济下行的罪责。
2003年以后,中国的货币扩张机制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内生性变得极强。某种意义上讲,中央银行实际上已经控制不了货币供给,中国央行每年制定的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信贷的目标就几乎没有实现过。这一点可以从数据实证得到验证。2003年之后中国实际投资增速(剔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与M2-E(广义货币减去高能货币部分)的增速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而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却没有。
中国的地方政府和国有部门控制着土地、矿产,并控制着税收、收费、准入等对经济和金融活动有着绝对影响力的多种要素。掌握着这样一些被银行视为最值得信赖的抵押物,事实上也就掌握了货币的创造权。中国货币供给都是商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信用活动急遽膨胀的结果。周行长何尝不明白其中中国经济的逻辑。所以他不断地在尝试,在思考,如何使得他治理下的央行能尽可能多的发挥作用。2004年,他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把一个疑问抛出,到底是谁在累积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很多人当时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周小川明白,以央行职能去对抗一个各级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体制,无异于螳臂挡车。但他没有放弃,总是在不断抛出他的思考。
当今天银行被庞大的政府性债务所梗塞之时,人们终于可以领会周行长六年前所抛出“金融生态”概念时,其内心所蕴含的深深的忧虑。这一年多来,周小川行长在多个场合不断在释放信息,要为地方公共投资的融资机制“开前门而关后门”,具体讲,就是要彻底改变当前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主体、以土地储备作为抵押支持、以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构建以市政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多元化的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模式。作为中国宏观金融的管理者急切地希望为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找一个对冲的安排,不能全压在国有银行的身上,这样最终会在软预算约束的框架下全部转化为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的地步。
我们深切理解周行长的苦心,或许在他这个层面也只能做到如此(甚至还未必能实现)。我们仍钦佩他的改革勇气。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突破性进展,得益于周小川治理下的银行间市场所制造了“鲇鱼效应”,短融、中票等等层出不穷的市场创新将沉寂多年的一潭死水激活。八年过去了,他把无奈、勇气和更多的思考留给了未来的中国经济。周小川是中国经济界一位杰出的思想者,他深邃的目光永远投向中国经济的逻辑深处。
尚福林:“啃硬骨头”的改革者
改革者总会让人略有微辞。
十年前,当尚福林从银行界迈入证券界,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掌舵者,市场上无人看好他。因为证监会主席的位置一度被称为“做不好也做不长的火山口”,时常需要承受来自民众和上层的双重压力。之前数任证监会主席的平均任期为30.5个月,而尚福林不仅坐稳了这一位置,而且一坐就是九年。
十年后评价尚福林的功绩,大抵脱不了“为人低调,成就斐然”八个字。尚福林作为中国证监会的第五任主席,一直以来被业内誉为历史上最低调的主席,究其原因在于其任职期间,公开发言的数量甚少,并一度被误解为不作为。但这种印象终被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的大发展所打破。
2002~2011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的“黄金十年”。在中国资本市场制度顽疾中,“最硬的骨头”是股权分置改革,因为只要涉及这一字眼,中国股市就会以歇斯底里般下跌的方式迫使改革者收回言辞,而尚福林正是在那个饱受争议的环境中,一路坚持并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对此他如是道:“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要把它搞好”。由于股改的成功,中国的证券市场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资本市场也由此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占GDP比率为32.82%,十年后这一比率上升至90.03%。
2002年中国的上市公司仅为840多家,十年后仅首发公司就增加了1164家。
2002年中国券商七成亏损,十年后券商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水平日臻成熟,全行业赢利水平超百亿元。2002年,券商的经营环境相当恶劣,股市持续疲软、市场竞争加剧再加之庞大的券商自营、资管与委托理财的资金规模,从技术层面上看,大部分证券公司已经破产。而十年后,券商上市家数达到16家,伴随着中信证券H股成功发行,中国券商的国际化道路已经悄然打开。
细数这十年的制度建设之路,可谓道路崎岖、收效显著。
2004年6月中小板的推出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上市难的问题,而之前的中国股市基本上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的专用通道。
2005年4月29日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不仅解决了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而且解决了市场的定价难题,充分完善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降低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
2009年10月推出创业板,更是为成长型企业的上市提供了方便。
2010年3月,融资融券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为双边交易提供了新的机会。
2010年4月16日推出股指期货,无疑是对“单边市”的一种纠错,使投资者从一味“做多”赚钱,演变为“做多”、“做空”双向赚钱,从而扩展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新股市场化定价发行,对买卖双方的约束正逐渐变得强而有力,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懂得尊重市场规律才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基本法则。
尽管如此,这十年亦存在诸多亟待改进之处,例如投资者的投机文化改观有限,各种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新股发行定价过高,上市质量广遭诟病;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层出不穷。但瑕不掩瑜,在一个高速前进的市场中出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留给了继任者更好的发挥空间。
对于尚福林而言,2002~2011年是其人生重要的十年,他在收获鲜花和赞誉的同时,也收获了人生的价值;2002~2011年的十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十年。恰值尚福林履新之际,借用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的话来说:“改革者要啃硬骨头”,而尚福林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上一位“啃硬骨头”的改革者。当“低调、稳健”的尚福林重操旧业回归银行界,并从过去的“运动员”转变为“教练员”与监管者之时,我们期待这将是尚福林在金融市场上推行渐进式改革的新起点。
郭树清:再一次跨越
郭树清在中国金融界具有的较大知名度,更多来源于其曾担任建设银行董事长的身份。而这一身份本身,正是其在关键时刻广为人知的第一次跨越。2005年,伴随建行领导层变动,及建行股份制改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郭树清以央行副行长的身份被委以重任执掌建行,幕后走到台前,实现了从金融监管者到一线银行家的第一次跨越。而在当时,他所承接的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
任职建行期间,郭树清在政府支持下对建行全面施行了财务重组、剥离不良资产等手术,顺利引入拥有全美最大零售网络的美国银行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最终完成了建行的股改上市,啃下了银行上市这块“硬骨头”。作为先行者,2005年建行成功登陆香港并在此后回归A股市场,为工行、中行、交行三大银行的改制上市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为其他行的改革做出良好的示范作用。对于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国内曾有过不少的争论,其焦点在于是否存在贱卖银行资产这一问题上。暂不论孰是孰非,然与美国银行为建行提供的战略协助项目来看,数年间双方工作范围覆盖零售银行、客户服务、信息技术、流程管理、风险管理等大部分银行业务领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建行的经营理念和业务模式。目前,美国银行“用数据说话,用流程管理”的经营理念深入建行上下,影响深远。正是在美国银行的协助下,建行内部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此中更为令人称道的是零售网点转型项目。此前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无休止的客户等候和排队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申讨,在此背景下,建行启动了零售网点转型项目,重新定义了网点服务人员的角色,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服务方式,并辅之以内部流程改造相配合,成效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郭树清执掌建行的6年是建行获得大发展的时期,作为当家人,他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郭树清被业内认为是杰出的经济学家,尤以宏观经济研究见长,他曾两度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奖”。2010年11月,郭树清还与吴敬琏和周小川两位资深经济人士一道作为“整体改革理论”的主要贡献人,获得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正是这些扎扎实实的研究,使他无论担任何职都显得举重若轻,得心应手。此番郭树清调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客观上使他从一线银行家转身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领路人,这必定成为他又一次跨越,而这次跨越将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中国证券市场此前在尚福林主席的带领下,已经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新股发行机制改革、创业板上市、融资融券等改革,改革成果得到各方认可。但不可否认,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仍需深化,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亟待进一步推动。目前,证监业监管所需配套改革进展与各方期待相比依旧缓慢,如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新股发行机制的深入推进、审批制改革、国际板建设等方面均尚有滞后,股市很大程度上依然重视融资忽视分红,没有完全脱离帮助国企脱困的初始角色。正因为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一度被某些学者认为是制度性的合法“圈钱”工具,上市公司不分红的特征使其更多沦落为“赌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必须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且证券市场参与各方利益交织混杂,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最为复杂之地,所以无论监管还是改革都需要掌舵人具备极大的智慧与勇气。鉴于此前中国股市在2007年突破令人惊奇的6000点之后,已持续三年下跌,绝大多数股民停留在亏损状态,外界对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寄予厚望,期望其能在证券市场制度设计方面推陈出新,助力中国股市走出低谷。
中国证监会在郭树清上任后随即出台诸如要求创业板公司现金分红,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遏制“壳资源”炒作、推进债市制度规范及监管审核统一、启动创业板非公开发债工作、严打内幕交易、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等一系列举措,直指证券市场的各项软肋。有理由相信,郭树清将在新一次跨越后不负广大投资者的期望,迎来其职业生涯的有一个新时代。
郑晖:两轮驱动——农发行的新起点
由于涉及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农业发展银行的转型之路一直颇为艰辛。未来的具体改革道路究竟如何,这个还在相关部门的研究当中,无人能够给出确切回答。但是,掌舵的人却不能迷失方向,他得按照他的理念带领着这个唯一的国家级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利用信贷杠杆切实解决现有农业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发行业务需要突出体现政策性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为此,郑晖一直强调粮棉油储备收购业务的极端重要性。但是,他也深知政策性的内涵绝非一成不变。事实上,农发行已在他的领导实现了从单一支持粮棉油收储向“一体两翼”多方位、宽领域支农格局的战略转变。而这次,郑晖更进一步阐释新形势下政策性内涵还需与时俱进,“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初全国分行长会议上的这句发言并不应该因其常用性而被简单理解。在农发行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上,他正式提出新的战略转变:“两轮驱动”。除了继续扩大传统粮棉油业务的深度和广度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业务则成为了推动农发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另一个轮子。
烈火见真金,远见卓识是需要具体行动来体现的。近两年,针对地方债务潜在违约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在银监会的部署下,银行界开展清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活动,各银行陆续暂停了涉及政府项目的中长期贷款业务。在此形势下,农发行在积极配合银监会相关检查活动的同时,按照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19号文件的精神,于2011年初向国务院请示,在合规经营确保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解除了中长期贷款业务发展中的阻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年中,该贷款余额已超过3000亿元。
当水利建设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再次被提起时,支持水利建设就处在农发行中长期贷款业务最显著的位置上。与顺应城乡统筹发展大势而支持的新农村建设一道,农发行在此形成的品牌已为各级政府所认可,农发行粮棉油收购行的单一形象也已彻底被打破。翻看新闻,各地各级政府络绎不绝的来访,这是农发行以前少有高朋满座的状况,它更是郑晖对农发行政策性内涵成功诠释的明证。
姜建清:金融巨擘,谋动全局
2011年,国内银行业发展“多波多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业压力测试、欧债危机等,给国内银行业发展带来诸多“困扰”,至今仍未云开雾霁。在此形势下,作为资产规模和市值最大、盈利能力最强、高度市场化经营的中国工商银行,其经营效果和发展形势自然成为瞩目的焦点。姜建清领导工商银行“披荆斩棘”——保护海外资产、开拓国内业务、谋划整体布局,深刻思考金融稳定和银行业战略转型等事关我国金融业长治久安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在“逆市”中实现了工商银行持续、稳健的经营和盈利。
此次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一直无法从“寒冬”中彻底走出,以欧债危机为代表的全球性金融市场问题频发,引发各界对我国银行业大量海外资产安全性的担忧。由于体制与经营发展阶段等原因,我国银行业海外资产虽未遭受大规模贬损,但安全性同样受到一定冲击,部分银行海外资产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失。作为体量最大同时积极开展海外业务的工商银行,似应遭受“同比例”的、较大规模的损失。但在姜建清领导下,工商银行积极创新管理思路、调整应对策略,在致力全球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海外资产安全的不断提高,以此得到国内外同业和监管层的一致肯定。仅截至2011年年中,工商银行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20家境外分支机构,与1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16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跨越亚、非、欧、美、澳五大洲的全球网络布局进一步加强,跨市场、全球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期,工行境外机构总资产已达103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37.2%;上半年,境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7.35亿美元,同比增长43%,再创历史新高。作为全球市值最大和致力于真正实现“全球化”的世界最具影响力银行之一,姜建清领导制定的工行海外发展战略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未来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的业务“触角”广泛而全面。受制于传统“四大行”业务范围划分和大型银行自身对“小微市场”的“忽视”,一直以来,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对象普遍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对小微企业的业务关注和开展极少。伴随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型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业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增强。针对于此,姜建清指出:“对大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已经不是‘要我做’的问题,而是‘我要做’的战略选择,要认识到小企业和小客户是个大市场,随着大企业、大项目从资本市场获取融资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型银行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向小微企业市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已成为大型银行实现资本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此为基础,工商银行加快了服务小微企业的步伐,不断创新和推出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业务在盈利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工商银行已成为大型银行小微企业业务拓展的“标杆”。
作为学者型金融高管,姜建清长期研究和思考我国金融业转型发展之路,关注我国金融业主权、金融监管和国际竞争力,在诸多层面具有系统而独到的认识。如在系统重要性银行问题上,姜建清明确指出,工商银行是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但不应成为全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国内监管部门在商业银行资本要求和存款准备金实施的要求中,要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差别对待。针对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姜建清指出,美国的需求仍处在温和阶段,美联储将可能进一步推出新的量化宽松政策,新兴经济体国家需要落实可持续增长政策,欧洲经济则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同时,从监管层面出发,姜建清着重指出要加强对金融资本流出流入我国的监管,不同监管部门之间要充分协调,实现信息共享,从审慎监管出发,在宏观经济出现剧烈变化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姜建清在任工行期间,工行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跻身亚洲最大、全球前五大上市银行。此外,其领导下的工行“A+H”上市模式,是对传统体制和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促进工行实现完全的市场化经营影响深远,并把中国银行业的一系列改革行动推向了新的高峰。时至今日,姜建清依然在工行董事长任上兢兢业业、勤勉刻苦,他谦逊、低调、务实的研究和工作风格,在中国金融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金融巨擘,姜建清实至名归。他的全局性探索和思考,对未来中国金融业的整体发展和前进,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肖 钢:重塑“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2011年11月4日,中国银行作为唯一的新兴经济体银行不出意外地入选金融稳定理事会首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作为掌门人的肖钢明白,这次入选对于中国银行来说,既是荣誉也是挑战。所谓荣誉,是对中国银行国际影响力和综合能力的一种肯定;所谓挑战,意味着未来的中国银行将接受更加苛刻的监管标准。
自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银行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中国银行要确保国际化银行的地位,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化程度越高,风险就越高,盈利能力受到影响。肖钢带领中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之后抓住国内经济刺激计划的机会,注重了国内业务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紧缩政策的推行,中国银行快速拓展国内业务规模的空间受到限制。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中国银行国际业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2011年年初,肖钢提出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跨境发展”的思路。按照这种思路,中国银行重视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流程创新:在国内业务上,重视存款、重视小微企业贷款;在国际业务上,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为重点,确保传统优势;在综合经营方面,加大改革发展力度、提升集团综合管控能力,坚持以商业银行为核心,打造和完善多元化业务协调发展、风险内控严密高效的综合经营平台。
面对流动性趋紧的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银行进一步加大存款拓展力度,积极拓宽资金来源。9月末中行客户存款余额达到85383.05亿元,增幅达到11.21%。境内行人民币客户存款新增7208亿元,增长11.36%,高于银行业平均增幅1.20个百分点。其中,公司存款市场份额提升幅度居大型银行之首。
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中国银行控制了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的新增贷款,大力推行中型客户拓展,发展小企业贷款。前三季度,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整体贷款增幅31.57个百分点,在新增公司贷款中的占比提高到36.98%。
2011年,中行抓住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历史机遇,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加快全球布局,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持续推进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继续保持国际化领先优势。前三季度,中行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过5300亿元,市场份额约30%;中行海外机构中有24家已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结算量7700多亿元。中行已开立跨境人民币清算账户500多个,开户银行遍布各大洲。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带动下,海外人民币存款、贷款、现钞、兑换、清算、资金等业务蓬勃发展。9月22日,中国银行大宗商品融资中心(新加坡)及福费廷中心(新加坡)同时宣布成立,成为首家在海外设立大宗商品融资中心及福费廷中心的中资银行。中银租赁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
从总体回报来看,前三季度,中行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1.23%,都比去年有明显的提高。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31.74%,高于去年并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成本收入比30.14%,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另外,2011年中国银行在肖钢领导下还实现了IT蓝图的全面投产,完成核心业务系统的整合升级,这将为这家具有全球系统影响的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两年来,肖钢一改曾经的低调,多次在媒体上撰文、接受采访或在一些重要活动中发表讲话。今年,肖钢就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党组织在中国银行发展中的作用、中国银行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全球金融问题在中英文媒体上撰文,就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形势以及银行业发展问题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其观点颇具新意并得到后续形势发展的检验,体现了一家全球系统影响性银行的掌门人的学术形象。
2012年,中国银行将迎来百年华诞。中国银行既要享受全球系统影响性银行的所带来的荣誉和收益,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还将面临国内外环境不确定的风险,肖钢与他的同事们显然并不轻松。
马蔚华:创